《CMO不emo指南》专栏. AI朗读版

07. 为何我们要跟车企学习‘小步快跑’的人工智能营销?

这是整合媒介传播机构 群邑蔚迈 x WARC的《CMO不emo指南》专栏的第七篇。

本篇话题的联合作者是:

蔚迈中国 管理合伙人 张栩

蔚迈中国 效果营销总监 纪思聪。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攀升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作为人们生活和出行的重要载体,汽车正在通过搭载智能科技,让人工智能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包括像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人脸识别技术、智能语音助手和智能互联技术等。

然而,在切身体验智能科技的同时,很多人还未意识到,智能科技在汽车的传播和营销上,已经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因为汽车可移动智能空间的特殊属性,让AI在汽车营销领域有着更大的想象力。

为什么AI在汽车领域的实践值得其他领域去学习呢?

首先,汽车行业天然拥有AI的基因。从产品的角度,人工智能已经深入骨髓般地渗透在技术应用层,对AI的思考与融合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思维。同时,汽车行业对营销效果和后链路转化的追求很高,需要对整个营销链路进行整合和优化,以确保营销效果的最大化。于此,智能营销在汽车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汽车行业非常重视对品牌调性的保护,在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品牌的诠释上会更加严格谨慎,传统的车企也已经形成了稳扎稳打的行事风格。

对于AI营销,传统车企会先选择一到两款车型,在媒体、产品、投放方式上进行试验,验证可行性后再覆盖所有车型,既能以较少的成本试错,也能够及时止损。也因此,车企在AI浪潮下,虽然走得快,但也十分严谨,用“小步快跑”来形容,可能是最贴切的。拥有足够的科技DNA却又小步快跑的车企,通过不断审慎地尝试新的营销策略和技术,不断迭新从而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当然,有小步快跑的企业,也有大胆探索新方法的企业;哪一个风格更好,没有定论。同样的,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要以同样的节奏和程度,去运用新的AI营销方法。今天,我们分享汽车行业的小步快跑方式,在当下也许可以帮助所有品牌选择更加稳健的方式。

中国汽车行业AI营销现状:稳健迭新

长久以来,AI营销更适合运用在媒介投放的范畴,即利用AI技术对数字广告进行全面智能化升级,以提高营销效率。因此,精准营销以及效果广告在汽车行业的占比相对更高。大数据为AI营销提供了基础,而AI营销反过来也为大数据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体验交互方面,AI营销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交互场景体验,满足消费者层出不穷的个性化需求。在AIGC(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得以爆发式发展的当下,AI也逐渐在创意与内容领域开始有了更大的发挥。

AI的落地让更多汽车企业有了实时监控和及时优化的数字“作战室”,来整合销售渠道和营销活动,让汽车这个智能移动空间成为移动的广告平台、通过语音助手提供24小时的互动和支持。

在汽车领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一览AI的助力:

拓展用户过往是通过设定地区、预算、覆盖人群进行投放;而现在的智能投放可以自动挖掘哪些受众可能更感兴趣、更愿意进店及购车,从而在对应地区投入,确保更多曝光,促进到店转化。

深挖产品价值每个车型都有很多产品亮点,而在过往,车企必须通过单独的市场调查了解用户喜好;现在通过智能投放和分析,品牌可以针对不同车型洞悉真实车友用户的兴趣点、关注点和改进点。

品效结合在过去,品牌投放和效果投放通常是独立进行的,彼此之间缺乏数据和战略的协同。随着AI技术的发展,品牌投放和效果投放的数据相互反哺和结合,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包括用户行为、购买历史、搜索记录等,企业可以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为不同的投放策略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个性化推荐在定制化广告投放方面,AI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基于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广告投放数据以及评论上下文的分析,内容和形式更为精准。在汽车效果广告中,平台/媒体通过用户在站内站外的一系列行为(如转评赞、关注、观看时长、购买等)来判别用户意向度,从而推送相关个性化内容,促进转化。例如,住在北京的居民,车企会匹配的带有 “北京”的广告文案;如果用户在浏览汽车文章,那么内页广告就会推荐类似车型的广告。

如果某个用户是高收入且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如何知道ta更在意的是续航里程范围是多少,更倾向于大7座还是轿车,等等?我们可以用品牌第一方数据,匹配平台数据去建模,用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的方式投放到更多的平台和场景,甚至可以根据人群包的意向度高低自动建议出价策略。这已是汽车效果广告营销领域的常见手段。在2023年Mercedes-Benz奔驰EQS SUV的项目中,我们打造了程序化购买策略与高阶投法,通过优选微信社交私域打造更适合品牌的全链路闭环生态,以技术为基石,在平台模型基础上叠加更适合该品牌的一方数据模型。这次的活动在中国重点城市线索收集比例表现优异,最终线索转化成本CPR比行业均值降低27%,转化率和点击率比行业均值高16%,这个项目也获得了金投赏铜奖(效果投放优化 类别)

内容生成与优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的质量与数量同样重要。人工产出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是当需要海量内容围绕消费者,影响心智时,通过AI产出内容可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以车垂平台的AIGC生产力为例,基于设定的车型卖点和传播重点、用户的反馈(包含论坛、评论、口碑等),通过语义识别,智能加工来生产新的功能性内容。AI技术可以帮助企业生成和优化营销素材、评估内容质量;AI也可以根据所生成内容进行自动校准(如错别字、语法有误、是否违背广告法规则等)。

然而,同其他领域的境遇相似,当下在汽车行业的运用并不多,尤其对品牌调性保护严格的车企。原因是:如何通过光影传递出符合品牌调性和产品的质感,就需要大量的人工判断与干预。这个过程也需要大量的机器学习,比如说背景是要精细化到怎样的程度,打光的逻辑等等。同时,目前也缺少足够的AIGC与人工创造的素材在不同的营销活动中进行对比和验证,来测试AIGC真正的实力。

客户体验和服务

AI技术也可以用于提高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例如,品牌可以利用聊天机器人提供24/7的即时客户答疑。通过分析用户的反馈数据,实现高频流程的自动化,提高响应速度。在汽车营销领域中,在常规表单收集后,企业或平台都会有智能客服进行线索跟进,通过语义识别进行沟通,如企业微信的自动化答复。

中国汽车品牌如何借力AI稳立潮头,扬帆出海?

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大潮中,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受压制程度较大,整车厂商及上游产业链企业需要寻求更大的增量市场,出海已然成为必选项。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创新高,达到311万辆,超越德国跻身全球第二大出口国。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超越日本,首次跻身全球第一。

中国车企抱团去看海,而出海也意味着失去主场优势,客场作战适应本土规则。远程作战尤其需要运用逐渐成熟的AI技术打底,从而部署全球化市场。

AI赋能汽车品牌扬帆出海的三道“必答题是:

01:新入局的品牌如何走向全球?

不局限于单一的产品销售渠道布局,以品牌国际化为方向拓展本土竞争。

当下很多企业选择的仍是产品出海,集中在特定的电商渠道将产品输出国外。而近年来,更为敏锐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了拓展全渠道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开始更努力地从“产品出海”走向“品牌发展”,从B2B走向B2C。在这个过程中,出海的思维也在其中由传统的“外贸思维”开始转向“品牌思维”。

想要成功进入当地市场,势必先进入他们的生活体系,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是“出海”的中国汽车品牌需要解决的核心议题:能够彻底并全面与该市场本土的企业去展开所有重要维度的竞争,从产品供应链的不断迭代、营销策略的制定与落地,到整体的服务与体验设计等等,才能全流程有机地在某个国家里面运营。进入一个境外市场是个持久战,中国车企的海外布局需要建立以品牌为核心的国际化战略,历经一个长期的过程去积聚成长的能量与要素。

02:国际化布局,布局的到底是什么?

应该布局的并不是渠道与销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