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Summary】
1942年,民国才女张爱玲在小说里写下:“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出名要趁早”在张学诸多名言里流布甚广,深入人心,被人们用来自我激励或激励后生。
本期两位主播,顾青与小林将讨论“年少成名”的话题。从顾青作为设计媒体人的从业经历、《设计之问》的采写过程,从设计师小林在日本、欧洲诸国的求学、游历经历,讨论成名对年轻设计师们意味着什么。对“成名”,媒体评价是一种衡量标准,大众视角是一种标准,而年轻设计师们,要成为自己的尺度,面对时代做出真诚的回应,切实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新的问题,这是年轻一代的“反叛”与“回归”。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电台收听“工艺知道”并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们,也期待能在评论区看到更多互动。
【时间轴 Timeline】
1:20 想出名的设计师
3:30 设计师为什么要出名?
6:20 小林在日本的求学经历
8:00 今年出版的《设计之问》是怎么来选择采访对象的
10:00 顾青在《家居廊》的工作经历
12:30 起步中的中国设计
15:30 设计媒体的黄金时代
17:25 这个世界偏爱年轻人
18:48 独立杂志《INTO》的“几近成名”
20:00 米兰设计周卫星展里脱颖而出的中国年轻人
22:10 设计师要成为自己的尺度
24:00 欧洲设计师与中国设计师有着相同的困境
26:55 与芦泽启治的交往
28:40 如何去做好一个设计师访谈
33:30 真诚的表达是最好的广告
35:50 设计师被看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7:50 年轻设计师要有反叛精神
41:35 一种反叛的具体行动:助力年轻中国品牌成长
45:20 永远会有新的痛点,新的机会摆在眼前
48:40 对“成名”的衡量有不同标尺,时间是最重要的尺度
【图片索引Photos】
庆应义塾大学,日本设计学院里的“商学院”
庆应义塾大学的设计课程
2024年米兰设计周卫星展第一名得主,studio ololoo(中)
2024年米兰设计周卫星展现场
2024年米兰设计周期间瑞士洛桑艺术设计学院的展览
瑞典隆德大学的展览现场
伦敦知名工业设计工作室Blond在米兰设计周期间的展览
蔡烈超工作室在米兰设计周期间的主题展览“柔性力量”
【工作人员 Staff】
主播:顾青 小红书@工艺知道
小林 小红书@INSDIM的林叔安
编辑:顾青
图片:小林
剪辑制作:小红书@郝玲聪
【联系我们 Contact】
公众号:QingStudiooo
邮箱:jessiegu2000@qq.com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Biweekly
- PublishedAugust 15, 2024 at 3:35 AM UTC
- Length50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