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吉象《影视美学》轻松讲解

1.1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需要更加深入,书面化的纸质版背诵资料,可以加微信:xw521224 或者关注苏岸艺术考研公众号,回复 影视美学 了解,可以直接背诵!
本节主要介绍了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及其重要人物和流派。电影和电视作为年轻的“姊妹艺术”,在诞生初期并未被重视,但早期电影艺术家和理论家的探索为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堡从电影心理学角度论证电影是一门艺术,分析了观众感知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认为电影艺术存在于观众心理之中。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则从视觉表现手段出发,驳斥了电影只是机械记录现实的观点,但因偏爱无声电影而拒绝技术进步,其观点存在局限。

巴拉兹是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文化和美学的学者,他提出电影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新的文化,强调电影对人类感受能力的拓展和视觉文化的重塑,并对有声电影的潜力持积极态度,呼吁重视电影教育。

20世纪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受现代主义美学思潮影响,试图摆脱商业化倾向,探索新的电影表现形式。先锋派电影向绘画、音乐和文学学习,发展出印象派电影、抽象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等流派,强调画面造型、节奏和内心世界的表达,但因过于追求形式而缺乏感染力,最终衰落。尽管如此,先锋派电影在电影语言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后来的电影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