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外的世界

段艳苹

聚焦身、心、灵多重维度, 分享自己与他人走出各种框框的经验历程。 《矿石疗愈》的作者塞拉曾说:“身体的平和是健康,心灵的平和是幸福,而灵魂的平和则是自由。” 愿和大家一起活出平和喜悦、自在流动的生命状态。 主播/策划/剪辑/运营: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播客 "身心健康工作室" 主播之一 坐标法国里昂, 融合各种身、心、灵疗愈方法,在有温度的看见中,陪伴你走出过去创伤、原生家庭、各种信念、自我认知的框框,也会定期举办“培养自己的内核、建立滋养的人际关系”的小团体陪伴营,在团体中陪伴你,见证生命的舒展绽放。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陪伴营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1. 31 АВГ.

    14 - 交流框 | 不委屈自己,也不攻击别人 — 学会不卑不亢地沟通

    作为高敏感人,你或许熟悉这些状态:压抑和委屈自己,成了“老好人”;在吵架时,总是不能好好发挥;又或者像刺猬一样,时刻警惕别人会不会踩到你的边界,随时准备爆发。 而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的姿态——不卑不亢:既不委屈自己,也不攻击别人。从“你好,我不好”,到“你不好,我好”,再到“我好,你也好”,这是两个有主体性的人之间,能够心平气和沟通的阶段。 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两位主播合体,想和你分享: 高敏感的人,如何在各种关系里自在地表达自己? 支撑这种“不卑不亢”的底层力量是什么? 在日常沟通里,具体可以怎么去操作? 当你已经尽力沟通,却依然得不到好的结果时,又该如何面对?希望这一期能陪你一起,看见敏感背后的力量,慢慢活出“我好,你也好”的自在状态,也欢迎你需要的话,联系我参加「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和小伙伴们一起接纳自己,一起学习、练习更自如地、不卑不亢地与外界交流。 | 本期主播 | 🔆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 添加微信duanyanping-zixun 🔆 Linmin: 生命教练 Life coach 大学背包穷游中国,全世界Gap 4 年,荷兰跨文化研究专业硕士,突破了原生家庭的阶层和财富天花板,经历了深度创伤疗愈,现在拥有我梦13 - 高敏感框 |寐以求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 专注支持高敏感/ADHD/海外华人探索深度关系、收获幸福。链接1v1教练对话或参与线上交流会:jaymina(微信备注:小宇宙) | 这一期,你将听到| 00:02:01: 缘起:不卑不亢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00:09:30: 主体性是什么? 怎么确定自己和对方都是有主体性的人? “ 沟通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确认主体性的过程。” 00:15:00:这是防御性反应,还是真的在保护自己的边界? “边界是一条灵活的虚线,不是一堵墙。” “ 防御很多时候是对人的攻击,边界更多的是对事。” 00:19:28: 为何无法和妈妈心平气和、不卑不亢的沟通? “ 积压的情绪还在吗?” “ 你有接纳自己吗?“ 00:26:50 : 我们是怎么接纳了自己的“敏感“特质? 00:29:55: 如何具体去实践不卑不亢的沟通方式? “ 描述事实的困难之处:我们太容易划入评判了…“ “ 你知道你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吗?“ 00:34:30: 如何处理家庭矛盾 ? 以手机使用为例实践不卑不亢的沟通方法 00:37:48: 不卑不亢的沟通方式也是检验双方是否都愿意向前走一步以及这段关系是否可以滋养到你 00:45:44: 面对难以沟通的权威型领导不卑不亢不可能?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播客 身心之境 主播之一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个案来访以及小团体「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yanpingmarie@gmail.com

    54 мин.
  2. 30 ИЮЛ.

    13 - 高敏感框 | 海外中医视角下的高敏感体质:如何不被“敏感”拖垮?

    这期我请来了一位好友,她是一位在德国行医的中国中医,也是一位高敏感人士。她从自己的个人经历以及在中国、巴西、德国行医的经历出发,聊到不同文化下的高敏感体质和性格,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Burn out, 又该怎么照顾自己, 才能不被“敏感”拖垮,当然都带着中医的视角: 针灸、顺应自然、养正气, 以及怎么挑选合适的中医师。 我们也提到了晒太阳、运动、好好吃饭和睡觉—— 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小事, 其实真的能帮我们变得更好。 连续几期我们都聊到和身体有关的话题,我想在下个星期用一场公益分享交流会来深入让大家体验和身体的链接,找到身体的放松,欢迎朋友们参加! 祝大家收听愉快 ! | 本期主播 |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 添加微信duanyanping-zixun | 本期嘉宾 | 胡昱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硕士,中国执业中医师,德国自然疗法师。目前在德国自营中医诊所,网页预约(仅限德国线下看诊):www.tcmanderenz.de | 这一期,你将听到| 00:02:00: 在巴西、德国当中医的经历 00:06:42: 饮食与文化对人的身体和性格的影响 00:10:02: 你是高敏感体质吗? “苦都是给能吃苦的人,爱都是给有爱的人。” 00:17:14: 如何和高敏感体质共处? “要让自己某些地方钝感一点。” “敏感是一种保护,是身体发出的信号被接收到了。” 00:21:30: 中医的应对方式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针灸可以刺激身体分泌更多的内啡肽和多巴胺。” “ 如何挑选合适的针灸大夫?” 00:28:20: 都是高敏感,巴西人、德国人、中国人会有不同的药方 “巴西人是快乐的民族,对压力、不快乐敏感。” “德国人是战斗的民族,和中国人一样,要求高,对“批评“敏感。” “北欧的装修风格是性冷淡型的… 。” 00:35:52: 肝淤怎么办?释放是重点。 “养成运动的习惯:动的运动是释放压力的,静的运动是给你蓄能的。” “ 存钱不如存肌肉。” 00:46:18: Burn out 是你身体和精神能量枯竭耗光的状态 “人类的社会属性被过度开发,生物属性沦为工具,完全不被重视。” “西医中医,可以在同一个轨道上并存,不是你死我活。” 00:52:30 : 高敏感的人很容易Burn out, 怎么办? “很多事情无所谓。” “运动, 运动,运动!让正气足起来,开启人的自愈力。” 00:57:03: 给高敏感人的几点建议: “晒太阳非常重要 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相信相信的力量。”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 “ 如何能够防止睡觉的时候,神经过度兴奋而睡不着? ”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播客 身心之境 主播之一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个案来访以及小团体「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yanpingmarie@gmail.com

    1 ч. 6 мин.
  3. 9 ИЮЛ.

    12 - 身体框 | 它是盟友,不是工具:用身体理解你自己

    今天,我们要一起跳出的“框”,是关于身体的。 很多时候,我们把身体当作一个工具——用来完成任务、达成目标、维持运转。但其实,身体不仅仅是用来“用”的。它储存着我们的记忆,也悄悄承载着我们的情绪。但是,我们并不等于我们的情绪。 我们可以利用身体发出的信号更好的做出选择、调节情绪、理解自己、更有效的学习等等,尤其对体感丰富的高敏感人群而言。我们也在节目中做了两次小小的角色互换,彼此扮演来访者,现场演示了体感在情绪调节中的实际运用。 欢迎你一起跟着感受、练习,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 本期主播 |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 添加微信duanyanping-zixun | 本期嘉宾 | 鸣鸣:戏剧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目前在加拿大执业。大家可以在公众号【即刻登场】找到她的中文内容,IG:minghealingspace 找到她的英文分享,也欢迎关注鸣鸣关于戏剧治疗的播客:初路-How We Begin? | 这一期,你将听到 | 00:04:00|体感是什么?外感、内感、直觉直觉一定准确吗? 00:11:42|现场体验:从身体感受出发,去体会一份情绪或一件事 00:17:00|我≠ 我的情绪 身体要足够好,才更容易做到;也需要为丰富的体感信息找到出口 00:23:25|利用不同类型运动带来的身体感受,反向调节情绪 00:29:57|不要再存储了,要学会释放:运动、流泪、化解心结 00:35:08|体感疗法现场演示:“我不想学法语!” 从事件回到身体感受,找到情绪卡点,联结到自己的资源 00:44:50|从身体感受中找到学习动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00:54:42|通过运动建立默契与信任,微妙的内在运动同样重要 00:57:05|日常可做练习:觉察身体感受、了解身体敏感点、自由书写、按摩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播客 身心健康工作室 主播之一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个案来访以及超小团体「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yanpingmarie@gmail.com

    1 ч. 5 мин.
  4. 16 ИЮН.

    11 - 爱情框 | 和法国人聊聊浪漫爱情、婚姻日常、出轨问题与恋爱脑

    浪漫、激情、责任、沟通……当中法文化相遇,我们如何理解爱情的模样? 在这期节目中,我邀请了法国好友米莲娜,从她的视角出发,聊聊中法两国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看法。 为什么我们总说法国人浪漫?浪漫到底体现在哪? 法国人怎么看待婚姻的物质基础? 法国人会因为什么分手、离婚? 出轨在中国是不是比法国还普遍?法国人真的更忠诚吗? 他们怎么看待“爱情变亲情”? 中国男人更会照顾伴侣?法国男人更善于提供情绪价值? 远程夫妻在法国存在吗? “真正美好的关系,是从‘肚子里的小蝴蝶’发展到‘像养植物一样用心呵护’。 这些问题我们都进行了探讨,如果你正在思考爱情的意义,希望这期节目能带给你新的视角。 | 本期嘉宾 | 米莲娜 : 法国文化博主,定居上海,老公是北京人。常年活跃于小红书、抖音、微信视频号(账号名:小蹦蹦吃法餐),分享法式甜品、法国香颂与中法文化差异,常与传统和官方媒体拍摄。 | 这一期,你将听到| 00:01:45 — 法式浪漫到底是什么?中国人真的比法国人更浪漫吗? “激情不等于爱情。” “爱情是肚子里的小蝴蝶。” 00:05:30 — 爱情与爱情关系是两回事。 “选择爱情还是选择安全?选择爱情需要勇气,因为那是敞开全部的自己。” “‘我’、‘你’、‘我们’是三个不同的存在。” “像呵护植物一样经营爱情关系。” 00:11:00 — 法国没有爱情就可以分手?中国婚姻真的更现实更有责任感? “中国的婚外恋现象普遍吗? ”“法国男性更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更善于沟通。” 00:18:00 — 既要物质安全,又要精神安全,中国的婚恋市场是不是选择更少? “法国也没有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中国男人陪老婆逛街、背东西,法国男人真的不会照顾女人?” 00:29:50 — 爱的五种语言:语言、时间、礼物金钱、服务行为、肢体接触。中法情侣各自的偏好是什么? “中国男人的优点:更绅士?女性可以示弱?” “法国男人也有大男子主义?” “法国人不只是更自由,而是更多样化;中国人的问题相对更统一。” 00:43:00 — 沟通需要适度,需求要清晰表达。 “当两个人都状态不佳时,该怎么办?” 00:51:00 — 远程婚恋:“见不到面的爱情才更美好?” 00:54:10 — 如何看待出轨与婚外情? 01:01:50 — 给“恋爱脑”朋友的真心话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播客 身心健康工作室 主播之一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个案来访以及超小团体「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yanpingmarie@gmail.com

    1 ч. 12 мин.
  5. 10 ИЮН.

    10 - 家务框 | 你和家务、和空间是什么关系?

    家务,常常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日常琐事。但它真的是“鸡毛蒜皮”吗? 在这一期节目中,我再次邀请老朋友 Sandi,一起聊聊那些藏在家务背后的秩序、情感与权力关系——以及我们与「空间」这位“隐形室友”之间的亲密链接。 也许家务不只是任务,而是我们与空间互动的身体语言;也许空间的凌乱与整洁,也在悄悄诉说着我们的内在需求。 我们也聊到了亲密关系里的家务分工——当两个人对空间的需求不同,标准不一,谁来决定“怎么做”?有没有一种更柔软、不内耗的分工方式?是不是每段稳定的关系,都会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家务协定”? 每个人都可以去觉察一下:我真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 本期主播 |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 本期嘉宾 | Sandi : 坐标美国,花花世界海海人生 主播,隔壁班 主播 | 这一期,你将听到 | 00:01:19 家务童年记忆——被要求做 vs. 主动做:两条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 00:05:42「丫鬟命」标签:艳苹和家务关系的演变 00:15:02 家务= 人与空间的对话?当“空间”被视作有生命的伙伴 00:24:15 控制欲还是安全感:什么给了我们做家务的动力? 00:30:45 能量的流动:人使用空间,也被空间使用 00:40:15 亲密关系中家务的分工协调: “对空间要求高的人的标准一般会成为家里做家务的标准,但也不代表全都自己去做” “可能稳定的一个亲密的关系,都有一个两个人特有的面对每天日常这些琐碎家务的一个办法” 00:52:40 凌乱是孤独还是叛逆? 00:54:58 “做得好没人看见”——家务劳动的价值不被看见与尊重,每个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家务? 01:00:58 与“邋遢的我”和平共处,或者如果想走出“邋遢的自己”,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 | 相关书籍| 《清洁的力量》- 琳达·托马斯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提摩西·加尔韦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播客 身心健康工作室 主播之一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工作坊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yanpingmarie@gmail.com

    1 ч. 6 мин.
  6. 14 МАЯ

    09 – 母女关系框 | 和妈妈课题分离的旅程

    对我妈妈,我始终怀着一种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情感。它既不是单纯的爱,也不是简单的怨。因为录制上一期播客的契机,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母亲的情绪,也读了波伏娃的《她弥留之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母女关系,其实是普遍且正常的。我不需要等到自己能“平静从容”地谈起母亲时,才有资格去聊这个话题。 一开始我尝试录一段单口,但面对内心千头万绪的思绪和汹涌而来的情绪,我发现很难独自说清。于是我邀请了同样对母亲怀有爱恨交织情感的朋友Sandi 一起对谈。虽然我们的妈妈截然不同,但我们在疗愈关系的过程中却经历了许多相似的转折。 这期播客没有标准答案,也不试图呈现一段理想化的母女关系。我们只是想真诚地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希望这段对话,能让你感到被理解,也愿每个人都能找到面对母亲、面对自己的方式。 | 本期主播 |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 本期嘉宾 | Sandi : 坐标美国,花花世界海海人生 主播,隔壁班 主播 | 这一期,你将听到 | 00:01:00: 总是在生病、不快乐、自我厌弃、也爱读书思考的妈妈 00:13:40: 到处说女儿丑,使用打压式、比较式教育,也很有事业心、能干、精力充沛的妈妈 00:19:50: 用远离的方式自救,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 生能量vs死能量 重新学习接纳自己,接纳了自己,才真正接纳了这个家庭的样子 00:28:46: 我们都遇到了自己的“止痛药”,让我们有时间和能量慢慢疗伤 00:35:18: 承认妈妈是普通人,她有她的优点,但是也确实带给了我一些伤害 00:39:18: 妈妈像审讯犯人一样对待我,但是我理解了她,也愿意去靠近她,因为我重新定义和理解了母爱 “如何确定妈妈其实是爱我的?” “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很正常” 00:46:30: 不预设和强求我们和被分配给我们的父母一定要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就更自由了。 “他们可能永远看不到我,但是已经不再重要” 00:51:00 : 和妈妈的课题分离 “允许我们的观点、感受可以是不同的” “允许妈妈不快乐, 不为妈妈的感受负责,不去拯救任何人” “你是妈妈,我是孩子” 00:58:50 : 我们依然可以付出,但是不期望结果,不去为妈妈的命运负责 “把属于她的背包还给她,我们无法承担别人的命运” “允许她在自己的不开心中,允许自己选择去过快乐的生活” 01:08:20 : 让愤怒、悲伤这些情绪有机会释放出来,然后对自己现在的人生课题负责 “放下父母应该是完美的期待” “处理过去是为了更准确的修改我们的出厂设置,并且装上自己需要的运行程序” “我们对父母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视” “每一代都是在当一代的基础上进化迭代,尽力做得更好些” “密切的关系难免会有各种渗透和影响” “我们就是经历了交通事故的车子,成为了独特的样子” 01:20:20 : 当我梦见妈妈离开了这个世界 “ 孩子在等妈妈一句对不起,妈妈在等孩子一句谢谢,谁来迈出第一步?” 01:27:30 : 你会让妈妈听这一期播客吗? | 相关书籍、播客 | 镜头里的妈妈:一部家庭纪录片背后的凝视与靠近 走出原生家庭的框框| 父母不会变,但你可以得自由 公共场合无法表达,多半是因为活在了“沟”里 《她弥留之际》——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Suzuki Suzumi) -------------------------------------------------------------- 主播/制作/运营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播客 身心健康工作室 主播之一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工作坊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yanpingmarie@gmail.com

    1 ч. 33 мин.
  7. 1 МАЯ

    08 – 纪录片框 | 镜头里的妈妈:一部家庭纪录片背后的凝视与靠近

    这一期节目聊的是松动了我内心的某个框框,也拓宽了我的世界的一件事情:拍纪录片——一件我以前从未想过与普通人有关的事。在我印象中,纪录片创作一直是专业人士的领域。然而,今天的嘉宾马爽却从零开始,亲手完成了一部二十多分钟的家庭影像纪录片。看到她的作品,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讲述者。从那一刻起,我甚至在自己的梦想清单上也加了一项:拍一部纪录片。 她选择的主题也深深打动了我。她这样介绍自己的作品: “2018年我上大学那年外婆得了脑梗,这之后妈妈就开始照顾外婆,看着外婆的生命,以婴儿生长般的速度,一天一天枯萎衰竭,看着妈妈别无选择地成为家庭里始终唯一的照顾者,我却什么也改变不了。我想,回到家中拿起摄影机或许也是一次在纠结和无助中对生命和自我的探索。” “作为一个从家庭出逃的女儿,我重新回到妈妈和外婆的身边,想通过记录她们的生活来靠近我们共同被困住的身体和心灵。在生硬的触碰、靠近和拍摄中,我一直想要寻找和探索——家庭、记忆、生命,这些于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节目中,我和她深入聊了创作的过程和创作体验,也谈到了她对母女关系、家庭关系的体会。最后也聊到了我自己和母亲之间那些复杂又交织的情感。这段对话也给了我一次机会,去重新梳理母女关系的线索与脉络。我会把这部分内容单独录成一集播客,放在下一期上线,欢迎大家到时收听。 纪录片简介 (点击阅读) | 本期嘉宾 | Marsha : 影像与文字创作者,高敏感外向型infp,小镇女做题家,关注女性主义、心理疗愈、诗歌电影艺术等话题,运营有公众号/小红书【Marsha爱芝士】和播客【非典型女孩】,定期开展英文读书会、写作营和其它各种线上全女社群活动 | 这一期,你将听到 | 00:03:00 拍纪录片的这个主意从何而来 ? 00:04:54 为什么会想以纪录片的形式来记录? 00:06:36 创作过程是什么样的?从何开始? 00:12:46 如何在众多拍摄素材中找到主线?提前预设或者让主线自己生长出来? 00:18:49 作品可能是客观的呈现吗? 00:25:54 拍摄过程中如何面对妈妈的状态和生活? 00:32:09 主角妈妈也看了这部片子… 00:37:09 在这个拍摄和最后成片中,最让你背叛你自己的是哪一些镜头,或者你觉得哪一些是你需要勇气去面对的呢? 00:46:15 拍摄过程是否需要坚持?是否想过放弃?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是否有对结果的期待和预期以及担心外界的评价的时刻? 00:50:40 整体从创作到拍摄内容本身,对创作本身和家庭理解有什么样的一些影响? 00:56:00 你是如何从那样一个闭塞的环境中,生长成非常有生命力、有很多想象和思考的一个人? 00:64:05 当你看到你妈妈的命运是这样,你会有替你妈妈看世界的想法吗?你和家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有父母的这个家庭对你意味着什么? 00:69:15 妈妈在你生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她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00:74:11 我有想过妈妈有一天不在这个世界上的现实吗? | 纪录片中部分画面 | | 本期配乐 | Claude Debussy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Des pas sur la neige 》 | 本期提到的书籍、纪录片 | 书籍: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提摩西·加尔韦(Timothy Gallwey) 《她弥留之际》——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一个女人的故事》—— 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纪录片: 《蜗牛》—— 河濑直美(Naomi Kawase)| 延展阅读 | 纪录片创作笔记| I want to shoot something my heart is attached to纪录片创作笔记 | 以她的名义,我反抗这一切家庭·记忆·女性叙事 [书单分享] 家庭影像/纪录片片单分享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播客 身心健康工作室 主播之一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工作坊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yanpingmarie@gmail.com

    1 ч. 23 мин.
  8. 15 АПР.

    07 – 国界框 | 在法国与美国安家的我们,聊聊海外生活的体验

    在这期播客中,我和Sandi分享了我们的海外学习和生活经历。我们在相似的年代背景下,分别选择了留学和定居的道路。Sandi从香港留学,到新加坡工作,再追随伴侣到美国加州;我怀着对法国朦胧的向往,在各种机缘汇聚下,去了法国学习,遇到人生伴侣,回北京工作,再去法国定居。 这不仅是一场个人旅程的回顾,更是关于自由、标签、身份归属与文化碰撞的探讨:口音是问题吗?要不要融入?是否会被歧视?自由是否意味着孤独?什么样的国家,才是“适合自己”的地方?在我们的故事中,也许你能找到一些共鸣,或许是一点答案。 |本期嘉宾|: Sandi : 坐标美国,1岁和3岁宝宝的妈妈,花花世界海海人生 主播,隔壁班 主播 |这一期,你将听到|: 00:00:52: 命运的转折:上海女孩的香港留学与新加坡、美国工作生活的经历 00:05:11: 追寻法语世界的心愿:一个法语系学生的法国梦想之旅 00:11:46: 乡下小女孩的法国探险:紧张、好奇、自由 00:14:53: 难以适应香港文化,在新加坡多元的生活更开心 00:23:14: 在美国和法国有被歧视的经历吗? 00:28:02 : 我是在法国生活的亚洲人:距离也是自由 00:35:00: 法国人也有面子? 00:39:54: 我是亚洲面孔,我有口音,但这不是问题 00:47:10: 在国外可以自然筛选到更合适的朋友? 00:49:57: 文化碰撞下的思考 不以国籍肤色标签定义一个人 想做什么就去做,年龄不是问题 社会问题和我也有关系 海滩派与口罩派:自由与保守的对立,还是不同观点的合理存在?01:02:11: 人在墙外,心在墙内? 我们有了两扇门,而不是打开了一扇门,然后关上了一扇门... 中国像是我的“原生家庭”,法国是我的“公婆”... 没有完美的国家,适合你的就是好的--------------------------------------------------------------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播客 身心健康工作室 主播之一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工作坊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yanpingmarie@gmail.com

    1 ч. 11 мин.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聚焦身、心、灵多重维度, 分享自己与他人走出各种框框的经验历程。 《矿石疗愈》的作者塞拉曾说:“身体的平和是健康,心灵的平和是幸福,而灵魂的平和则是自由。” 愿和大家一起活出平和喜悦、自在流动的生命状态。 主播/策划/剪辑/运营: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播客 "身心健康工作室" 主播之一 坐标法国里昂, 融合各种身、心、灵疗愈方法,在有温度的看见中,陪伴你走出过去创伤、原生家庭、各种信念、自我认知的框框,也会定期举办“培养自己的内核、建立滋养的人际关系”的小团体陪伴营,在团体中陪伴你,见证生命的舒展绽放。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陪伴营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