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颂—云冈石窟展 唐爸讲文博

复路娃FULUWA

朋友们,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相遇。 我是唐爸,从世界500强的供应链经理跨行投身热爱的文旅行业深耕近10年。喜欢和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聊文博、看展览和游世界。 「 大美之颂 —— 云冈石窟 千年记忆与对话 」 在搞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唐爸带您“游”云冈石窟,近距离 “听’”大美云冈。 此次展览于2020年12月26日到2021年3月28日 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120件臻品文物和世界首创的高精度3D技术复制的洞窟齐聚申城,为您全面展现北魏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在这个特别的冬日里给您准备了一场文化盛宴。 唐爸作为国家金牌导游和世界遗产爱好者,用这份有声读物,为您开启云冈石窟的独特文化魅力之旅。 请跟随唐爸的声音,与云冈石窟来场千年记忆与对话, 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1. 2021/02/10

    16.云冈石窟 包容与创新

    16. 云冈石窟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开放包容与开拓创新的精神 佛教“中国化”  上集说到12号窟前室左右两边都有弥勒的造型,但又和我们熟悉的弥勒不一样,这是什么回事儿呢?这就要说到佛教在进入中国之后,有一个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就拿这弥勒的造像来说吧!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弥勒也就是北魏时期的风格,是仿造了古印度佛教中的造型,最大的特点是就双腿交叉。 而到了唐代,弥勒就有了本土化的艺术特征,大家熟悉的四川乐山大佛,就是这一时期的弥勒形象,虽然头上还保留了古印度造像中的发髻,但装饰显然已经有了一种中国古典韵味了,并且双腿不再交叉,而是垂直而坐。 再后来到了五代的后梁时期,宁波雪窦山出了一个布袋和尚,自认为是弥勒的化身,后世尊奉他为我们汉传佛教的弥勒,他的形象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笑口常开和大肚能容的样子。 云冈石窟,一座由北魏王朝主持兴建的皇家石窟,在经历了1500多年风雨之后,终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而整个北魏的历史也镌刻在这雄伟的武州山上。从建国盛乐到定都平城,从跋山涉水到开疆拓土,从统一北方再到迁都洛阳,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 从更大的方面来讲: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历程,也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这就是云冈石窟,有着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与内涵,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开放包容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3 分鐘
  2. 2021/02/08

    15.十二号窟—佛国音乐会(下) 民族大融合

    各民族的乐器、各民族的歌舞、各民族的建筑在这小小的洞窟中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民族大融合  如果您还在12号窟,现在请面对大门,和刚才一样,同样也是找到墙与窟顶的连接处,加上侧墙,是不是可以看到六位比伎乐天更加高大的人物呢?这六位叫“夜叉”,他们也是在演奏乐器,但只有一位例外。就是中间这位穿着红裤子的舞者,他光着膀子,扭动着身体,双手举过头顶在拍手,感觉正在拍打着节奏,考虑到他所处的C位,很有可能是这场音乐会的“指挥”!专家告诉我们,这位人物的舞姿是典型的“龟兹舞”,您看又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实例。 建筑风格  除了音乐舞蹈之外,还有北魏时期的建筑风格也非常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大家注意看左右两侧墙壁中上部,有一排屋顶。屋顶上方有着佛教中金翅大鹏的造型,有着鲜卑人崇尚的火纹造型,还有着代表着“螭尾”的月牙形,“螭尾”就是“龙生九子”中螭吻的尾巴。屋顶下檐则是中国古建筑中斗拱的部分,有像一个“人“字一样的“人字拱”和有像三叉戟一样的“一斗三升拱”,其中一侧的“一斗三升拱”上还有来自波斯的兽首纹饰。所以,这些就是12号窟最精彩的部分,各民族的乐器、各民族的歌舞、各民族的建筑在这小小的洞窟中融入一体、相得益彰。 弥勒  我们再往下,无论是左侧墙还是右侧墙,中部都有三位人物,中间那位双腿交叉。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戴着冠,而另一边没有。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弥勒”,戴冠的是弥勒菩萨,没有戴冠的就是弥勒佛。您也许会问了,我们熟悉的不是应该胖胖的大肚弥勒嘛,没错他们都是弥勒。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下次再接着讲。

    4 分鐘
  3. 2021/02/06

    13.十二号窟—一佛国音乐会(上)

    在进入12号窟前,让我们先在门口稍做停留,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基本情况和外观特点。在我们面前的这个12号窟是用最新的高科技手段,精准到0.03毫米的3D打印技术一比一复制的,也就是说这件展品和在云冈现场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足以乱真,这也是“让文物走去”的重要一步。 整个洞窟的复制项目由云冈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共同合作,从前期策划到制作完成共经历了六年的时间。先在浙江进行展出,上海是这次全国巡展的第二站,今年暑假它还将南下深圳进行展出。 那您也许要问了,云冈这么多石窟,为什么单单要复制12号窟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因为它的高度为7米,这和大多数展览馆的高度相仿,这样既不受展馆高度的限制,又能很好的展示洞窟的气势。其次,12号窟的题材特别好,整个洞窟是以音乐、歌舞等人物造型为主,所以又被称为叫“音乐窟”。第三,12号窟开凿于孝文帝时期,正是北魏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表现了北魏时期中国古代民族的大融合,寓意平等、交流、和谐等美好主题。 12号窟是云冈石窟中期风格的代表,它一改早期大像大窟的风格,采用宫殿式建筑结构,分前后二室,正门面南,八棱形的立柱,在门前形成了三个开间。但外观风化严重,已经很难看出当年的面貌。 下一集就让我们进入洞窟,开启一场佛国的音乐会吧!

    3 分鐘

簡介

朋友们,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相遇。 我是唐爸,从世界500强的供应链经理跨行投身热爱的文旅行业深耕近10年。喜欢和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聊文博、看展览和游世界。 「 大美之颂 —— 云冈石窟 千年记忆与对话 」 在搞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唐爸带您“游”云冈石窟,近距离 “听’”大美云冈。 此次展览于2020年12月26日到2021年3月28日 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120件臻品文物和世界首创的高精度3D技术复制的洞窟齐聚申城,为您全面展现北魏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在这个特别的冬日里给您准备了一场文化盛宴。 唐爸作为国家金牌导游和世界遗产爱好者,用这份有声读物,为您开启云冈石窟的独特文化魅力之旅。 请跟随唐爸的声音,与云冈石窟来场千年记忆与对话, 让我们一起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