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深度简报 (2025年9月1日 - 2025年9月7日)
本简报将对2025年9月上旬的全球金融市场主要动态、核心主题及重要事实进行详细回顾与分析,涵盖美国经济、美联储政策、全球股市表现、商品市场、加密货币以及美联储独立性等关键议题。
一、 美国经济数据与美联储降息预期
美国最新的经济数据呈现喜忧参半的局面,但整体趋势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 就业市场疲软:8月ADP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仅为5.4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较上月大幅放缓。"Invawise 英华伟思"指出,ADP首席经济学家Nela Richardson认为“政策不确定性、消费者信心下滑、劳动力短缺以及人工智能(AI)相关扰动”可能是就业放缓的原因。此外,初请失业金人数也升至23.7万人,创6个月新高,进一步印证劳动力市场降温。这些疲软数据“迅速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即将降息的预期”,目前市场定价显示,美联储在9月17日的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攀升至97.4%。
- 服务业PMI回升:尽管就业数据疲软,但8月ISM服务业PMI从7月的50.1回升至52,高于市场预期的50.8,表明美国服务业活动以六个月来最快的速度扩张,主要受订单强劲增长推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经济全面放缓的担忧,并为股市反弹提供了部分动力。
- 降息路径分歧:市场对美联储未来降息路径仍存在分歧。Raymond James首席投资官Larry Adam对市场持续走高但就业状况走弱感到意外。花旗分析师Stuart Kaiser认为,除非周五即将发布的非农就业报告出现“绝对井喷式”增长(例如超过15万人),否则难以阻止市场对9月降息的定价。如果数据持续疲软,“市场可能定价超过一次降息。” "全球金融市场双週报"也提到,“美国联准会主席在全球央行年會中转鸽,公开表示劳动市场可能降温、而利率或有改变空间及需求;9月降息机率大幅飙升。”
- 数据真实性争议: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Investing.com”提到,在7月份非农就业报告“表现糟糕且超出市场预期”后,总统直接宣称数据是“伪造的”,并解雇了劳工统计局(BLS)局长。这使得即将公布的非农数据和未来通胀数据(CPI和PPI)变得尤为关键。
二、 全球股市表现
全球股市在本周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美股科技股引领反弹,而中国A股市场则面临显著下行压力。
2.1 美股市场:科技股引领反弹,但AI担忧仍在
在降息预期的提振下,美股市场温和上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最大,科技股是主要推动力量。
- 科技巨头表现: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飙涨超过9%,创4月9日以来最佳单日表现并刷新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反垄断诉讼获胜。苹果公司也表现出色,收涨3.8%,创近一个月来最大涨幅。博通(AVGO)盘后公布超预期的第三财季财报和第四季度营收指引,AI芯片收入加速增长,盘后股价拉升。
- 市场情绪改善:实际利率下降提升了科技股的吸引力。富国银行的Paul Christopher指出,“当前市场高度集中,标普500指数的约40%市值由前10只股票占据,因此少数大市值公司的积极消息就能推高整体指数。” BTIG首席市场技术分析师认为,标普500短期内可能继续震荡整理,真正的考验可能要等到9月下旬。
- AI投资回报担忧:并非所有科技股都表现强劲,例如Salesforce.com股价因业绩指引平平而在盘前下跌6.6%,凸显出市场对AI投资回报的焦虑。华尔街对AI企业端需求放缓的担忧正在加剧,这可能对美股未来的涨势构成考验。“Investing.com”指出,“英伟达业绩亮眼却陷股价困境”,自8月末披露业绩后,股价始终难以维系上行动能,甚至出现跳空低开,这可能成为多头担忧信号。
2.2 亚太市场:中国股市承压,南向资金活跃
亚太市场表现分化明显,中国A股市场面临显著压力。
- 中国股市回调:上证指数下跌1.25%,深证成指跌幅更大,达2.83%,恒生指数也下跌1.12%。这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正考虑采取多项降温措施,以应对8月初以来高达1.2万亿美元的股市快速上涨”,可能包括限制融资融券,旨在防止市场投机过热和潜在泡沫。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股和成长股也面临获利了结压力。
- 基本面支撑与风险:尽管短期面临政策调控压力,但市场基本面支撑依然存在。高盛表示,投资者情绪已显著改善,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中国央行于9月5日宣布将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被视为积极的流动性管理信号。然而,分析师提醒,“中国市场波动性较大,监管层在实施降温措施时需谨慎,以免市场过度反应。” "全球金融市场双週报"也提到,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股(如寒武纪)带动股市突破十年高点,但“本益比高達近600倍,須注意泡沫風險隱憂。”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根据“证券时报”报道,本周(9月1日至9月5日)南向资金合计成交净流入330.6亿港元,环比增长49.11%,已连续16周净流入,年内累计净流入金额达到10120.58亿港元,较历史最高净流入的2024年全年增加超2000亿港元。这表明“内地投资对港股市场情绪明显乐观,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有望再创新高。” 阿里巴巴-W本周获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最高,达到135.47亿港元。方正证券认为,港股后市行情值得期待,因其估值吸引力、美联储偏鸽派表态、中美关系缓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AI、创新药等新兴产业的稀缺性。
- 沪硅产业重大资产重组:沪硅产业(688126)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的少数股权,交易金额将达到70.4亿元。此次收购有助于进一步整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2.3 欧洲与日本股市
- 欧洲股市承压:受法国不信任投票升高政治风险、德国失业人数突破300万等经济数据以及俄乌冲突预期降温影响,欧股承压。“全球金融市场双週报”指出,欧洲央行会议纪要显示利率维持2%合理,降息预期降温,缺乏政策利多,风险性资产偏弱势。
- 日本股市面临挑战:中美需求疲弱拖累日本出口,同时薪资上升推升通胀压力,升息预期升高,使日股面临双重挑战,投资人情绪趋于谨慎。“全球金融市场双週报”强调,在日本出口走弱与升息压力并存下,日股恐面临双重挑战,投资人信心转趋谨慎。
三、 国际黄金价格与商品市场
贵金属市场表现亮眼,现货黄金和白银均创下历史新高。
- 黄金再创历史新高:现货黄金最高触及3570.24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盘中甚至一度突破3640美元/盎司。“FOREX.com”报道,“时隔4个多月,黄金再次突破3500美元刷新历史新高!...创下新高后,金价全年涨幅来到35%。”
- 白银升至14年高点:现货白银收于40.89美元,全年涨幅达到40%。
- 金银上涨驱动因素:金银的强势上涨受到多重因素支撑:“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降低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了其吸引力;其次,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例如乌克兰冲突的持续,增加了市场的避险需求;此外,各国央行的持续购金行为也为黄金市场提供了强劲的基本面支撑。” 摩根大通预测金价明年第二季度可能达到4000美元,高盛甚至喊出“5000美元/盎司”的目标。
- 股债汇三杀与避险:黄金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全球股债汇三杀的风险对冲。” “FOREX.com”提到,投资者对欧美国家政府债务和财政预算的担忧日益加剧,各国国债周二遭到大举抛售,长端收益率快速上升,给金融市场敲响警钟。这种全球性的“股债汇三杀”局面,使得资金持续流入黄金市场寻求保值和对冲。
- 原油面临供应增加压力:商品市场中的原油则面临供应增加的压力。WTI原油下跌1.02%,布伦特原油下跌1.14%。压制油价的主要因素是“OPEC+可能在10月进一步增产的预期”,据悉八个OPEC+成员国可能考虑撤销约165万桶/日的减产,这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多。
四、 加密货币市场
本周加密货币市场表现相对疲软。
- 比特币和以太坊下跌:比特币下跌1.55%,以太坊跌幅更大,下跌3.88%。这主要受到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增加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技术面上比特币在11.2万美元附近遇到强阻力,量价背离现象削弱了上涨连
Información
- Programa
- FrecuenciaDos veces a la semana
- Publicado7 de septiembre de 2025, 12:04 p.m. UTC
- Duración19 min
- ClasificaciónA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