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久违(抽风式更新)的《第二性》。
近期,我的母校武汉大学的一桩公共事件,让“武大女生”这个词被意外地标签化和污名化。作为武大校友和前媒体人,我们觉得有必要从一个更理性的视角来聊聊这件事。本期节目不是“鞭尸”一个热点事件或者讨论孰是孰非,更想探讨事件背后暴露的深层次问题:
这起事件究竟是个人私德问题,还是学校应对失当,亦或是整个社会舆论机制的必然结果?
当我们在公共场合感到被冒犯,是应该选择沟通制止,还是直接诉诸“惩罚”?
互联网真的是解决冲突、寻求公正的万能钥匙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不可控的反噬力量?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大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大家长”,还是一个边界的守护者?
我们希望通过这期讨论,能和大家一起冷静、深入地思考,在一个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如何与他人、与公共空间、与这个时代更好地相处。
【主播】
Eve,武汉大学媒介经济博士,复旦大学人口学女性研究方向博士在读;长期主义者,终身学习者,创业者,女性主义者,文字爱好者
【嘉宾】
锤总,映天下策略合伙人,播客[直立行走]主理人
【Timeline】
01:03 从“武大女生”被标签化谈起
04:12 武大图书馆事件三问:个人问题、学校问题、社会问题?
06:25 当个人行为被快速社会化,我们失去了什么?
07:48 公德与私德:在公共场合,个体该如何约束自己?
10:15 两种选择:“制止”不当行为VS“惩罚”行为人
13:50 兴奋的“正义”:当维权变成一场“引爆”舆论的狂欢
17:20 为什么我们总想代替法律去审判他人?
20:34 互联网非人人可控的舆论公器,但我们都要学习公共事务表达方式
28:34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中折射的意识形态机会和规则思考
32:10 “家长式”大学带来的安全感VS当今教育机构的核心社会功能
37:45 大学如何面对日益复杂的学生和舆论环境?
43:16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也说武大的中庸玲珑
48:41 诠释高等学府之“高”:能力培养、人性滋养、社会实验氛围构建
56:48 在一个快速改变的时代,组织和个人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
【延伸阅读】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美]约瑟夫·列文森
【Staff】
视觉设计:鲁邦
制作监制:老袁
后期制作:蛋挞(播客公社)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Eve朋友圈
小红书:eve的第二性
微博:@李倩eve
Thông Tin
- Chương trình
- Kênh
- Đã xuất bảnlúc 07:24 UTC 22 tháng 8, 2025
- Thời lượng59 phút
- Tập1
- Xếp hạngSạ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