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银行股的城门立木,来自摸索fhy。
最近脑海中一直想写一篇关于银行城门立木及有关资本市场投资和投机的文章,想劝一劝那些新入场的新股民及新基民,进入2025年7月份以来,以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指数在微盘股、小盘股及各种概念股的带领下,短短2个月时间板块指数上涨30%左右,有些股票上涨50-100%,开启了一波小微盘股上涨盛宴,而基本面环比有所改善、利润占市场大头的银行股2个月的时间平均下跌10%左右,跌幅较多的甚至有15-20%,呈现冰火2重天的状态。
同时在主板中,白酒板块短期也出现了业绩越差,2季度业绩下滑越厉害的标的短期内反弹越多的现象,酒鬼酒上半年业绩下滑-92.60%,2季度亏损,净资产11.64元,股价短短几天从40多元上涨到70多元,基本面要业绩没业绩,要分红股息率不到1%,在白酒股内估值分红都是比较差的,可其反弹的确实比茅五泸都多,其今年的股价至今天还上涨18.68%,比大部分银行股都强,其他行业也基本呈现这样的现象。
以至于有人说,在A股市场,你看基本面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越亏越涨的反智认知大行其道,短期内市场先生确实很难把握,但长期来看,基本面、估值、股息、成长还是要起到决定作用的。
微盘股、小盘股、绩差股短期走强,甚至大涨特涨,造成短时间内有一定赚钱效应也有其一套炒作理由及逻辑,反其道而为之,过去长期股价下跌较大,盘小好控盘,不需要太多的资金量,量化基金因业绩不错形成资金正反馈,93阅兵前监管部门不太容易出台监管措施等等,可这些炒作都不能是长久的,这些资金也是心知肚明,都认为自己只要不接最后一棒,在高位跳水前自己能跑出来。
可实际上,除了里面的大机构,特别精明的参与者之外,很大一部分还是会被套牢的,可这不能说,一天两天的大阴线就形成头部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会把机构套在山顶了,往往是调整几天,还会大涨特张的,甚至会创出新高,多上上下下几次,机构才能把筹码派发出去。
原来我想上证指数会冲向4000点才会有像样的调整,才会换挡。今后绩差股仍会有一定的表演机会。这样的走势在过去指数走牛时,比如2014-2015年,只是每次路径有所不同罢了,最终还是标的的基本面、估值、成长性决定一切,有些股价从哪里来还会回到哪里去。
有些基本面好的则会螺旋式上升,大部分新股民和新基民则是其中的买单者,其中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吸取教训而成长为老股民或合格的投资者。我现在这一套说辞很多新人是不屑一顾的,只有行情落幕亏的盆盆叉叉,撞到南墙才有可能有所感悟。
2025年上半年银行股整体涨幅还是可以的,指数及股价的上涨也吸引了一部分新投资者,有些甚至是追高买入的,国家队进场,财政部注资,社保及保险等长线资金入场,指数今后要走慢牛等等,好像买入银行股就成了价值投资,我认识的一位过去一直看K线,追热点的一位同学在今年六月就主动给我联系,他知道我一直持有银行股,就说他今后也要开始价值投资了,也想买点银行股,让我推荐几只。
我只对他说,买银行股要立足于长期,现在短期不是太好的买点,按你的操作思路很难长期拿得住,最后还是买了一些,到了8月份,又给我打电话,亏本把买入的银行股卖出了,买了某某小盘概念股等,说牛市来了,不能重质要重势,他原来固有的一套逻辑还是起了作用。所以说,投资银行股,没有一定的认知和定力,一般人还真难长期持有的,因为长期能长期持有银行股的基本不赔钱,已经占到了10%以内了。
需要克服的就是不能想着快速致富,要慢慢致富,要知足常乐,特别是别人短期能挣快钱,而自己则是天天股价下跌而不为所动。人不知足就是天性,短期内靠运气赚到了快钱,再让他买入银行股等一年就是稳稳当当的赚个10%左右的,一般人也是不愿意做的,那些小盘,微盘,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1天就有20-30%上下的浮动,这种能赚到快钱的快感尝到以后,对多巴胺的刺激很难让人忘记。
银行股在早期其估值也是不低的,在早期银行股上市的还不多,规模市值也不太大时,比如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等,都给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其市盈率也是20-30倍,市净率3-5倍左右,后来随着6大行的陆续上市,在A股市场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而长期投资的资金跟不上,机构还是靠割韭菜进行收割获利,慢慢的造成了十几年上证指数在3000点附近徘徊。
现在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的动能减弱,甚至开始拖累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替代房地产市场成为我们国家又一个长期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但过去市场惯有的炒作路径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而今后随着更多的长期资本的进入,原来炒作收割模式和基本面持有模式将会共存,甚至交替成为市场一段时间的主流。
其中还有跷跷板效应。这些炒作者也为他们的炒作行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成长股投资。其实看看这个标的估值,50-100倍左右的市盈率,甚至部分亏损,哪有什么成长性啊。
这不,题材股退潮时,价值股又受到了资金关注,今天农业银行就大涨5个点以上,又创出了历史新高,在历史上,农业银行大涨5个点以上的可不多,现在的价格7.52元离其净资产7.65元仅有一步之遥,市净率为0.98,正常情况下,其近期市净率将达到1倍以上,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股价站稳市净率1倍以上也是确定无疑的,这不是成千上万的散户可以决定的,肯定是大资金和大的机构所为。
说实话,农行现在的股价,估值并不算便宜,那为什么要拉农业银行呢,看看其主要股东持股情况也能明白一二,前十大股东再加上指数基金被动配置的量,A股市场真正流动的量大概只有5%左右,也就是1000多亿市值,拿出不多的资金就可以撬动2万多亿的市值和指数,具有明显的4两拨千斤作用。说白了就是要拿农业银行来为银行股进行城门立木,树立一个标杆,来为这些央企、国企、金融股权树立一个估值标杆。如果农业银行能稳稳的站上净资产以上,6大行也会逐步的站上净资产的。
股份行里面的城门立木对象已经确立—招商银行,现在股价为43.05元,市净率为1.02,现在的股息率为4.65%,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其他股份行基本面与招商银行差距不小,想上1倍市净率暂时又一定的难度,但随着时间的拉长,也会有一些站上来的。
城商行里面的城门立木对象比较多,就看机构如何选择啦,最有希望的有以下几个: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齐鲁银行等,这些标的基本面都不错,估值、成长性都很好,都是可选对象,现在成都银行市净率为0.94,杭州银行为0.87,宁波银行为0.85,江苏银行0.79,齐鲁银行为0.68。
看样子第一个冲击净资产的应该是成都银行,不用急,慢慢的这些优秀的标的都会站上净资产以上的,甚至市净率向1.5-2倍进发也是可能的,当然时间不确定,但方向是明确的。在成都银行可转债达到强赎回条件时我就写到,2025年应该是银行股可转债完成强赎回转股的大年,随后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齐鲁银行都完成了可转债强赎回,下一步常熟银行等也会实现。在银行股内,我最看好的群体就是城商行,基本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点,长期持有必将获得优厚的回报。
至于农商行里面的城门立木对象—首先是常熟银行,这个群体估值也不高,市净率比较低,现在入场的资金还不太多,还顾不上他们,由于他们的盘子比较小,股价拉升时需要的资金不太多,也会有资金青睐的。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思考和想象,至于是否客观,还得靠时间的检验,但我们做好准备也是应该的,较好的策略就是持有最有投资性价比的银行标的,来持股守息,等待过激,拿着时间站在我们一边的标的为好,就是要有一定的股息,估值也要低估,成长性要好,长期持有能有12-15%左右的年化收益,就立于了不败之地了。看估值而不看股价。
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即使站上了净资产以上,这只是机构或者国家意志,代表了一个态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