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甲骨文的英伟达时刻,来自中国慢慢来。
九月十号晚上甲骨文发布了2026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涨幅最大40%,几乎涨了4000亿美金,这就是一晚上涨出来一个茅台+一个招行的体量。看了一下雪球上以及主流媒体的描述,主流就说他剩余履约金额高,反对的说拉里埃尔森是画饼,一下子把饼画到了2030年,科技形式一直在变,剩下的钱收不收得到就两说之类的。
自己也算软件行业的从业者,在看了两遍这场生成4000亿美金的电话会议记录以后,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先说结论,九月十号晚上确实是人类的软件生产范式的一个巨大跳跃,而且甲骨文有他的独特优势。这是软件开发的英伟达时刻,4000亿美金完全合理。
首先先聊一下人工智能的现状。
在公共网络,现在就是你提出问题,人工智能负责从公共数据里获得信息,然后组织语言回复你。
私有领域企业内是这样的,oracle数据库是企业级数据库的主流。除非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数据,可能会选择 甲骨文的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类的免费方案,否则重要的,需要防灾害常备份防黑客的有点规模的企业都放甲骨文。
这里头数据量是比较惊人的,比如你是一个开了10几年的机械厂,可能顾客的情报就有五六万条,每个顾客不止买了一台机器,机器数量10几万条。每台机器保养和维修又不止一次,那记录又是二三十万条。每次保养拍照带换零件又是三四倍的数据量。所以这种东西是比较难迁移的,数据越多越不敢换动他。这是甲骨文几十年下来积累的不见于财务报表的隐蔽资产。
在这些数据之上,是根据需求开发的各种软件,有些是市场上已有的,有些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这些应用软件和数据库一起,通常叫表现层,逻辑层和数据层,构成了软件应用的全部。
然后企业的打工人,负责定期收集汇总,然后按照老板的规矩分析这些信息。最后把结果汇总给大老板。老板拿着这些信息,再回到上面的公有领域,按照chatgpt给出的提示,看看自己公司有没有啥可以改善的地方。
我们再看看拉里埃尔森的愿景。
现状的问题比较明显,就是决策者无法直接和数据沟通。等拿到手下分析的报告的时候,还得拿着二手数据费心去问chatgpt。企业通常不愿意共享内部数据,所以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既能保证企业数据的私密性,又能让大型语言模型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推理。
拉里埃尔森给出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先说数据层,他设计了一套新的oracle,专门面向人工智能。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进行了矢量化处理。矢量化处理之后,人工智能就可以理解你的数据库。你把你自己的既存的数据库搬入这个甲骨文数据库原生提供的C语言应用程序接口里面。嵌在oracle云,还是其他既存的亚马逊云之类的他不管,但是注意,你还是私有数据库私有云,这点甲骨文用几十年的职业节操向你保证。
然后是上面的 A I 应用,chatgpt他们在获得授权后,既可以访问你的私有数据,当然也可以访问公有数据。oci负责训练数据,和他合作的人工智能负责推理。这样就一下子解放了上面的用户,让人工智能进入私有的领域。
比如你可以问,针对美国的关税,我应该怎么处理自己的在库品,哪些应该事先备货,或者反过来,我应该优先生产哪些产品以应对市场。人工智能根据你自己的私有数据,历史数据及外部获得的市场情报,关税情报,给你一个综合解决方案。
光这些如果还不够的话,他还可以提供你由AI自动生成的软件,因为数据和逻辑他都已经掌握。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他生成各种画面并且改善。如果有一天老板喊你说某某事情的工作流需要变更,我已经把作业流程在公司内系统里改了的时候,请不要惊讶。
人工智能将编写,或者说生成,被称为人工智能代理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销售和营销流程的自动化。比如你作为销售人员,也可以向软件咨询自家产品优化了的销售方案。这种愿景制造了一个既扁平又高效的组织,老板不依赖当中的员工,软件开发人员,这当中本来每多一层,执行力就会掉一些灵活的利用数据库和ai做出决策。
为什么只有甲骨文能做这事?
我们做软件的都知道,逻辑这种东西,看似很复杂,其实客户粘性不大,人能做,chatgpt能做,Gemini也能做,区别只在于成本。人工智能只是大大降低了这个成本。但是你给人新做个软件,被弃置不用的概率很大,因为里面没有人家的数据。甲骨文存有了大量的数据。这个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内功。以这驱动,很多平平无奇的招式,就产生巨大的威力。
为什么4550亿美金的剩余合同不怕被人放鸽子?
因为在私有数据的领域,是OpenAI、xAI、Meta他们主动愿意找甲骨文合作,扩大自己的应用场景。属于垄断性的乙方。这些钱后面只会更多不会少。
我能够自己把自家的oracle云搬到亚马逊云上,然后再用chatgpt对他分析吗?
被设了一些障碍,你的数据库没有被矢量化处理,几百上千万条数据,可能你也需要想当的专业知识才能用chatgpt训练自己的模型。并且如果这是个私有数据的话,你的模型也只能解决你的内部问题,帮你做一些抽取统计是可以的,无法结合公有云的信息。甲骨文的愿景就是给你一整个解决方案。
这次的破坏性创新颠覆了谁?
有人高兴,就有人要失落。很遗憾,我所在的软件行业必定会成为主要的受灾区,本来做软件的就是架在用户和数据之间,为他们搭建各种应用,可预想的未来会被严重冲击。各种云端也会变成受害者,虽然现在表面上说他随便你嵌入在oracle云还是别的云上面,但是考虑到安全性和私有性,有几个人会选择其他云呢?大公司更倾向于拥有自己的专用区域或 Oracle 云专属云,所以答案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