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知识提纲
一、核心主题
四季邪气如何影响五脏?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关键。
二、基础原理:外邪入体的路径
八风:自然界的风(东/南/西/北/长夏/中央)是致病外邪。
传变逻辑:外邪→侵犯经脉→深入五脏→引发疾病。
三、四季邪气×五脏对应表(必记!)
四、人体阴阳的“隐藏地图”(调理依据)
昼夜阴阳:
阳:平旦-午(阳中阳)→午-黄昏(阳中阴)
阴:合夜-鸡鸣(阴中阴)→鸡鸣-平旦(阴中阳)
身体阴阳:背为阳、腹为阴;脏属阴(肝心脾肺肾)、腑属阳(胆胃大肠等)。
意义:看病要辨“阴阳部位”(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治疗才精准!
五、五脏的“自然朋友圈”(全息对应)
五脏不只是器官,还和自然万物一一绑定:
肝(春):青色、酸味、东方、岁星、鸡、麦、筋、惊骇
心(夏):赤色、苦味、南方、荧惑星、羊、黍、脉、五脏
脾(长夏):黄色、甘味、中央、镇星、牛、稷、舌根、肌肉
肺(秋):白色、辛味、西方、太白星、马、稻、鼻、皮毛
肾(冬):黑色、咸味、北方、辰星、猪、豆、前后二阴、溪骨
六、给现代人的养生行动指南
四季护五脏:春不冻颈项、夏不贪凉汗、秋不露肩背、冬不耗阳气。
护精是根本:冬天藏好阴精,春天少得温病;夏天排汗通畅,秋天不招风疟。
辨证调体质:根据自己常犯的部位(颈项/胸胁/肩背等),反推对应脏腑调理。
信息
- 节目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8日 UTC 10:22
- 长度4 分钟
- 单集1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