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漫谈第一季|现代艺术

7 高更:在塔希提岛画月亮的男人

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和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名气等同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公认是“文艺复兴三杰”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他对整个二十世纪的艺术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主播】

初萌(微信公号:蓝木马)

【00:47】大师身后的荣耀

【02:36】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04:33】证券投资人与业余画手

【05:49】对异国情调的渴望

【06:50】成为高贵的野蛮人

【09:40】《朝拜玛丽亚》,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10:49】用生命作画的上帝之子

【12:53】是什么让高更对塔希提着迷

【14:07】高更带给我们的启迪

1、大师身后的荣耀

马蒂斯—表现手法

毕加索—创作思考

康定斯基—绘画理论

超现实主义—梦境与原始性

弗里达——民间艺术

2、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3、证券投资人与业余画手

高更出生在法国,但在5岁之前有过一段在南美洲的秘鲁生活的经历,5岁之后才又返回法国,并在修道院学习了三年,从那个时候起,哲学和神学就开始注入到高更的精神世界里了,对他之后的艺术创作播下了种子。

高更没有在专业学校学过画画,是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去掌握绘画的技巧,他那个时候主要的工作是做证券投资,是一位金融界的人士,他凭借自己的眼光赚了很多钱,不仅收藏了很多绘画和艺术作品,也有条件支撑自己购买画具,继续画画。

也因为他经常和艺术交易商接触,就认识了毕沙罗、塞尚、德加这些人,开始走进了这个绘画的圈子,从业余选手变成了职业画家。因为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让高更养成了朴拙、天真的手法,看他的画和雕塑总觉得不够完美,但是这些特点之后都成为了象征主义的绘画语言。

4、对异国情调的渴望

到了35岁的时候,高更不再做投资了,他下定决心要走上绘画这条路。他就这样一直画到了1889年的世界博览会,这次盛会展出了大量的古代文明的展品,前所未有的异域风情带给了他全新的灵感,有爪哇的舞蹈、吴哥窟的浮雕,还有日本、波斯和埃及的艺术品,佛教、轮回和莲花也让他产生了兴趣。

于是高更在两年后坐船前往了他的梦想之地——塔希提岛。

5、成为高贵的野蛮人

塔希提早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就有了欧洲人的身影,他们給岛上带去的疾病导致那里的人口从十五万减少到一万五千人。如今作为一个法属殖民地,失去了原本纯净的面貌,熏染上了现代文明的陋习,街上到处都是尘土飞扬。

高更很快就和当地人打成一片,搬到了位于山海之间、远离了城镇的一个小窝棚里。那里壮丽的风景将高更的激情重新点燃,还写了一本用当地的土话作为名字的散文集《诺阿.诺阿》,意思就是芳香的味道。

他在先后两次前往塔希提岛,也就是长达8年的时间里,创作出了《戴花的女人》、《塔西提少女》、《朝拜玛利亚》、《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等众多作品,抵达了自己创作生涯的高峰。

 6、《朝拜玛丽亚》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7、用生命作画的上帝之子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8、是什么让高更对塔希提着迷

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到:我喜欢塔希提,在那里我可以找到带有原始人品质的野蛮人。当我的木屐踏在花岗岩地面时,我听见了那种迟钝有力的声音,这是我一直在绘画中寻找的声音。”

当我们凝望高更的画,或许我们也能够在他的画中听到这种来自古老大地的喘息:

“在大神塔特加塔的眼里,君主和大臣的威严和荣耀,只不过是唾液和尘埃。在他的眼里,纯与不纯,就如同六位司雨之神的舞蹈。在他的眼里,为寻求一见佛陀,就如同向花间走去。”

9、高更带给我们的启迪

高更把古老庄严的生命主题赋予了神话式的色彩,去描绘自然,去歌颂永恒。美学和宗教在他手里,成为了一种新的宣言,结束就是开始,死亡就是新生,这就是艺术永恒的生命力,也是他一生不变、探索追寻的信仰。

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梦想,也许生活的柴米油盐和日常的紧张与忙碌将它们藏了起来,因为用力活着就已经很难。

可不论眼前的世界多么无常,多么动荡,我们都不会停下脚步,那就让我们全身心投入生活吧,只要我们拥有一个倔强执着的灵魂,那些曾经的梦想就会生机勃勃长在我们的心里,陪伴我们走过一生。

今天就到这里,感谢收听,期待下一次在艺术的想象里与你相遇。(完)

【推荐音乐】

1.Bruno Patinho /Minha Namorada

2.Bruno Patinho /Valsa de Euridice

3.Makoto /Campuhan

4.Kurt Elling /Rosa Morena

【订阅收听】

每周四更新,每期15分钟左右

点击“订阅”即可第一时间收到节目更新通知

【互动方式】

更多有趣的内容关注微信公号“蓝木马” ,期待在艺术的想象里与你相遇

【特别声明】

本节目版权归【艺术漫谈主播初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翻录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