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主言家庭
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HACE 21 H

    02.21(五)救得生命

    02.21(五)救得生命 聖師伯鐸達明義主教 聖劉翰佐(保祿)司鐸殉道 馬爾谷福音八34-九1 創十一1-9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遂召集群眾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 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和福音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救得性命。 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 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 誰若在這淫亂和罪惡的世代中,以我和我的話為恥,將來人子在他父的光榮中,同諸聖天使降來時,也要以他為恥。」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人中,就有幾個在未嘗到死味以前,必要看見天主的國帶著威能降來。」 釋經小幫手 你心目中的成功是甚麼?賺很多錢、買更大的房子、換更貴的車、成功的事業、光宗耀祖的孩子、環遊世界?這些能讓你得到心靈的平安嗎?1938 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了一項長達數十年的研究,想找出什麼讓我們在生活中感到幸福?研究人員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 724 名參與者的各項資料,包括家庭、健康、收入等,並每隔兩年追蹤他們的生活發展。經過 85 年,他們一致的發現是讓人最快樂、最健康、最長壽的原因在於正向的人際關係,而不是職業成就、金錢、運動或健康飲食。這和耶穌今天所教導的:「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有什麼關係呢?我想,耶穌知道人活在世俗的社會,難免會追求成功,讓人開始與人比較高下,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於競爭和彼此防備的狀況,而不是一個慷慨、博愛、共好的精神。換一句話,當我們的努力只是在於「救」自己的性命,讓自己過得更好,不願意吃虧、不願意妥協、想占據最好的一切,即便我們能在社會、職場或各行各業表現卓越,但我們卻會失去那真正能夠讓生命豐富、幸福、快樂的元素——用愛與人建立關係、造福世界。試問,若你今天能不和別人比較,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追求世俗的價值,而更加願意看到別人的需要而樂於助人,你是否心裡會感到更滿足呢? 品嚐聖言 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 活出聖言 今天你可以怎麼做來克制自己的私欲偏情,為了造福他人或團體? 全心祈禱 主,求祢派遣聖神教我分辨那些行為真正能夠帶給我長遠的幸福的並動手去實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2. HACE 1 DÍA

    02.20(四)耶穌是誰

    02.20(四)耶穌是誰   馬爾谷福音八27-33 創九1-13 聆聽聖言   耶穌和他的門徒起身,往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附近的村莊去;在路上問自己的門徒說:「人們說我是誰?」 他們回答說:「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些人說是先知中的一位。」 耶穌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 耶穌就嚴禁他們,不要向任何人談及他。 耶穌便開始教訓他們: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 耶穌明明說了這話。伯多祿便拉他到一邊,開始諫責他。 耶穌卻轉過身來,注視著自己的門徒,責斥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 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 釋經小幫手 福音中,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同樣,今天耶穌也在問我們:「在你心目中,我是誰呢?」是掛在教堂牆壁上與你不太相關的人?是在天上盯著你有沒有做壞事的神?是生活不如意時求一求,順遂時擱在一邊的神?或是會和祂分享生活點滴的好朋友?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值得我們仔細思考,千萬別用官腔的答案或別人的答案套在自己身上。因為,耶穌和我們每一個人的關係是獨特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福音中,伯多祿用自己的話語說出:「你是默西亞」,不是因為其它的人怎麼說,而是因為他和耶穌相處過一段時間,真的相信耶穌就是聖經裡預言的默西亞。然而,接著,我們卻看到伯多祿無法接受耶穌說自己將是一個受苦的默西亞,便把耶穌拉開,諫責了祂。這證明即便伯多祿和耶穌有一定的關係,但他還有很多地方不認識耶穌。耶穌的奧妙永遠超出人的想像或預設。伯多祿放棄了生活中的一切,跟隨了耶穌,當然期待這個默西亞會是成功的、偉大的,也能帶領門徒們以及以色列人成為偉大的,怎能接受耶穌必須受苦,被人棄絕,且被殺害呢?伯多祿想靠自己的力量扭轉事實,但耶穌卻嚴厲責斥他,稱他是撒殫在作怪。當我們緊緊抓住自己對天主的有限理解,一直想讓天主符合我們的期待時,耶穌也要來挑戰我們,因為祂要讓我們意識到,祂才是天主,不會被我們控制。 品嚐聖言 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活出聖言 思考你在什麼情況下特別會感受到耶穌的臨在,並說出耶穌對你來說是誰? 全心祈禱 耶穌,我認識祢夠不夠?祢到底是誰?祢還會如何為我顯示更多的祢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3. HACE 2 DÍAS

    02.19(三)真正看見

    02.19(三)真正看見 聖易貞美(璐琦)貞女殉道 馬爾谷福音八22-26 創八6-13,20-22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和門徒們來到貝特賽達,有人給耶穌送來一個瞎子,求他撫摸他。 耶穌便拉著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在他的眼上吐了唾沫,然後又給他覆手,問他說:「你看見什麼沒有?」 他舉目一望,說:「我看見人,見他們好像樹木在行走。」 然後,耶穌又按手在他的眼上,他定睛一看,就復了原,竟能清清楚楚看見一切。 耶穌打發他回家去說:「連這村莊你也不要進去。」 釋經小幫手 你怎麼看你周遭的世界呢?有些人用「想」的方法去看;對他而言,身邊的人事物都是他在腦海裡收集的資訊,收集後,便實際地、以邏輯分析的方式來衡量得失、判斷對錯,有用的就留著,沒用的就丟掉。他的世界就是「黑」或「白」,沒有餘地之處。也有人用「感受」來看自己,來看他人。不論事實怎麼樣,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所以即便別人說話並沒有要排擠他,那人若感受到被排擠,他就認定自己是被排擠的;對他而言,一切都是「好」或「壞」、「舒服」或「不舒服」。還有人是用「行動」的來看,重要的不是別人說什麼或想什麼,他只關心他人有沒有在「做」,自己有沒有在「做」;世界就是「有進步」或「沒有進步」。換言之,他停不下來,也不讓別人停下來。以上的「看」的方式都是有侷限的視力,就像今日的瞎子一樣;他首次被主耶穌醫治後,便把人看成是活動的「樹」,而不是人。你可曾把別人物質化,把他們看成可以幫助自己達到某些目的的工具而已?對耶穌來說,這是不夠的!為此,福音中,耶穌更進一步治癒那人,讓他能「清清楚楚看見一切」。耶穌也希望醫治我們的眼,讓我們有信德的眼光,能看到祂所看到的,在自己和別人身上看到「天主的肖像」。今天,你願意讓耶穌醫治你的眼睛,願意學習看到他人的珍貴,而不是只是可以利用、對自己有好處的工具? 品嚐聖言 「你看見什麼沒有?」他舉目一望,說:「我看見人,見他們好像樹木在行走。」 活出聖言 真誠對待每一個人,真正意識到他們是值得認識的、獨特的人,天主的傑作。 全心祈禱 耶穌,若我和他人的關係只是建立在方便和利益上,請祢叫我悔改,真正看見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4. HACE 3 DÍAS

    02.18(二)防備的心

    02.18(二)防備的心 聖劉方濟(格來)司鐸殉道 聖吳學聖(瑪定)等殉道 馬爾谷福音八14-21 創六5-8,七1-5,10 聆聽聖言   那時候,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外,隨身沒有帶別的食物。 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 他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 耶穌看出來了,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 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 當我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他們回答說:「十二筐。」 「還有,七個餅給四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籃碎塊?」他們回答說:「七籃。」 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不瞭解嗎?」 釋經小幫手 「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耶穌顯然對門徒們有些不耐煩,不是因為他們忘了帶餅,而是因為他們仍看不出祂對他們用心良苦。當耶穌囑咐門徒要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時,祂的用意是想讓門徒小心看待法利塞人虛僞的教導。然而,門徒們沒有聽懂耶穌,反而以為耶穌在指責他們沒有帶足夠的餅。你可曾也有這樣的經驗:好心引導弟子、兒女、員工,想對他們好,卻被誤會你不滿他們。當你看到他們對你不是信任,而是害怕和防備時,你的心情會如何呢?你可曾想過,為什麼人,包括門徒,在聽到一些建議或指導時,經常第一反應不是接納他人的好意,而是想反駁、辯解、或自責、內疚呢?是否是因為我們太少聽到讚美和關愛的言語,太常聽到糾正、懷疑、指責呢?這是因為我們太不會表達愛和讚美嗎?然而,今天,當門徒誤會耶穌的心意時,耶穌雖然有點受傷、有點不耐煩,但卻引導他們去回憶自己曾經兩次為他們增餅的經驗。耶穌要他們意識到,祂既慷慨又有大能,怎會去計較他們無意忘了帶餅的事件呢?也許門徒沒有聽懂祂話中的愛和關懷,但門徒們卻不能忘記祂以行動為他們做的一切。今天,我們是否也能看到身邊的人多年來用行動為我們付出的愛,即便他們不習慣把愛掛在嘴邊,或我們沒有聽懂他們言語中的愛? 品嚐聖言 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還不瞭解嗎? 活出聖言 用行動和言語留下愛,不要嘮叨或控制,學習讚美、肯定、分享。 全心祈禱 聖神,謝謝祢透過福音讓我看到我們行為可以改善的地方,讓我們活得更自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min
  5. HACE 4 DÍAS

    02.17(一)耶穌,天父的徵兆

    02.17(一)耶穌,天父的徵兆 聖母忠僕會七位會組 馬爾谷福音八11-13  創四1-15,25 聆聽聖言   那時候,法利塞人出來,開始和他辯論,向他要求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想試探他。 耶穌從心裡嘆息說:「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 他就離開他們,再上船往對岸去了。 釋經小幫手 在福音中,法利塞人向耶穌要求徵兆,而耶穌也拒絕了他們。為什麼呢?我們要思考,徵兆的用意是什麼?無非是要指向某個事實。比方說,人若要顯示自己有能力,就會考好成績、說話或做事都讓人看得出他能力很強。這麼一看,成績變成指向能力的徵兆。耶穌來到世界上就是要指出天父是誰,祂本身就是天父的徵兆,所以祂不需要再給法利塞人行另外一個徵兆。然而,耶穌是要指出一位具有權威、全能的天父嗎?還是一個願意包容、寬恕、疼愛我們的父?看看小耶穌怎麼誕生、祂在人世間的父母的社會地位、祂生長的無名的納匝肋村,以及祂最後的死亡…… 我們便能明白天父的思維和我們人類的思維全然不同。我們太愛權勢了,在日常生活中也無意識地渴望做有權威的人:例如,喜歡別人注目、誇獎,喜歡做決定、希望被詢問等,誤認為越厲害,就越像神。耶穌的生命卻讓你我知道,對天父來說,眼見是貧窮、無能的,反而蘊藏著生命無限的可能和價值。福音中的耶穌,沒有以權威和能力定義自己,耶穌自身就是最真實的徵兆,給我們指出天父是誰,叫我們意識到,無論我們感到自己多卑微,多不足,都不用害怕靠近天父。天國終究是屬於這些神貧溫良的人的!今天,讓我們決定靠近耶穌,透過福音更認識祂的作為,好讓我們更認識天父,也能夠因為效法耶穌,真正活出天主兒女的尊嚴和價值。 品嚐聖言 「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 活出聖言 在信仰上,不要刻意尋求額外的徵兆,但要決心好好的認識福音中的耶穌。 全心祈禱 耶穌,我真的認識祢嗎?請幫我透過福音的每個細節,不斷加深對祢的認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6. HACE 5 DÍAS

    02.16(日)耶穌的教訓

    02.16(日)耶穌的教訓 常年期第六主日 路加福音六17,20-26  耶十七5-8;格前十五12,16-20 聆聽聖言   耶穌同他們下山,站在一塊平地上,有祂的一大群門徒和很多從猶太、耶路撒冷及提洛和漆冬海邊來的群眾, 耶穌舉目望著自己的門徒說: 「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 你們現今飢餓的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得飽飫。 你們現今哭泣的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要歡笑。 幾時,為了人子的緣故,人惱恨你們,並棄絕你們並且以你們的名字為可惡的,而加以辱罵詛咒,你們才是有福的。 在那一天,你們歡喜踴躍吧! 看,你們的賞報在天上是豐厚的,因為他們的祖先也同樣對待了先知。 但是你們富有的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已經獲得了你們的安慰。 你們現今飽飫的是禍的,因為你們將要飢餓。 你們現今歡笑的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 幾時,眾人都誇讚你們,你們是有禍的,因為他們的祖先也同樣對待了假先知。 釋經小幫手 「你們富有的、飽飫的、歡笑的、被誇讚的,你們是有禍的… 」耶穌的教導真的很難懂。更何況我們在福音中看到耶穌明明就是一個喜歡歡宴、甚至因而被人指控是個貪吃嗜酒的人(參瑪十一19),朋友圈包括富有的稅吏和婦女(參路八3,十九1),也經常被誇讚(瑪九33)。若耶穌都懂得享受生活,為何福音卻好像要在提倡貧窮、飢餓、哭泣、被惱恨的生活才是更好、更有福氣的呢?當我們面對福音中耶穌這些令人費解的教導時,重要的是不要急於下結論,要麼認為我們已經完全知道耶穌在說什麼,要麼拒絕接受它,認為它是一種過時的、無關緊要的東西,對我們的基督徒生活來說是可有可無的教導。 相反地,我們被邀請在這些話語前保持謙卑,祈求聖神啟發我們,以便我們能夠正確地理解耶穌的話。今天,讓我們嘗試對照閱讀福音的前半段和後半段。耶穌想告訴我們,實際上,我們生活有時會富有、充實、快樂和受尊重,但有時我們也會有貧窮、飢餓、沮喪、被拒絕或迫害。無論我們的外在條件是好還是壞,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價值、尊嚴和幸福建立在外在的條件上,便是徒勞的,因為它們是無常的,很快就會改變。但若我們有信德,我們便能因領悟到天主已經為我們許諾了永恆的福樂和賞報而獲得平安。即使我們在生活中經歷苦難和迫害,我們也會有力量在苦難中找到意義,從而過著充滿希望的生活。 品嚐聖言 在那一天,你們歡喜踴躍吧! 看,你們的賞報在天上是豐厚的。 活出聖言 當你因現實生活的得失而感到心裡不平衡時,記得,天主的賞報是給有信德的人。 全心祈禱 耶穌,當祢的教訓深奧難懂時,請讓我在生命中體驗到它們的真理,因而領悟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min
  7. HACE 6 DÍAS

    02.15(六)主,我在這裡

    02.15(六)主,我在這裡   創世紀三9-24 谷八1-10  聆聽聖言   上主天主呼喚亞當對他說:「你在那裡?」他答說:「我在樂園中聽到了你的聲音,就害怕起來,因為我赤身露體,遂躲藏了。」天主說:「誰告訴了你,赤身露體?莫非你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亞當說:「是你給我作伴的那個女人給了我那樹上的果子,我才吃了。」上主天主遂對女人說:「你為什麼作了這事?」女人答說:「是蛇哄騙了我,我才吃了。」上主天主對蛇說:「因你做了這事,你在一切畜牲和野獸中,是可咒罵的;你要用肚子爬行,畢生日日吃土。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後裔和她的後裔之間,她的後裔要踏碎你的頭顱,你要傷害他的腳跟。」後對女人說:「我要增加你懷孕的苦楚,在痛苦中生子;你要依戀你的丈夫,也要受他的管轄。」後對亞當說:「因為你聽了你妻子的話,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為了你的緣故,地成了可咒罵的;你一生日日勞苦才能得到吃食。地要給你生出荊棘和蒺蔾,你要吃田間的蔬菜;你必須汗流滿面,才有飯吃,直到你歸於土中,因為你是由土來的;你既是灰土,你還要歸於灰土。」亞當給自己的妻子起名叫厄娃,因為她是眾生的母親。上主天主為亞當和他的妻子做了件皮衣,給他們穿上;然後上主天主說:「看,人已相似我們中的一個,知道了善惡;如今不要讓他伸手再摘取生命樹上的果子,吃了活到永遠。」上主天主遂把他趕出伊甸樂園,叫他耕種他所由出的土地。天主將亞當逐出了以後,就在伊甸樂園的東面,派了「革魯賓」和刀光四射的火劍,防守到生命樹去的路。 釋經小幫手 「你在那裡?」是整本聖經的第一個問題,也是天主每每要問我們的關鍵問題。原本亞當和厄娃與天主是面對面、心對心的關係,每天期待聽到天主的聲音,他們應該還常和天主一起散步、談話、說笑。然而,一旦蛇種下懷疑的種子,他們開始質疑天主的好、不信賴天主對他們說的話,接著一步步遠離天主—從吃禁果、開始躲藏、到出現害怕、羞恥等負面情緒、到離開樂園。這個轉變實在令人不禁反思自問:我們自己在哪裡呢?是否在喜樂、平安、感恩、信賴中和天主、自己和他人相處?還是在懷疑、害怕、羞恥、憤怒、驕傲自負、無意識、自怨自艾中生活?其實,天主並不害怕不完美的我們,但祂要的是我們不躲藏,對祂透明,因為即便我們赤身露體,祂也是愛我們。即便原祖犯了罪,上主還為他們「做了件皮衣,給他們穿上」,讓我們看到天主對他們的愛與關心依舊沒有變。天主對人光明的許諾也沒有變,說:「她的後裔要踏碎牠的頭顱。」如果我們真正相信天主的愛,就讓我們誠實面對天主,在祈禱中誠實透明地表達自己的心給天主,跟天主說:「主,我在這裡,我心中現在有懷疑、妒忌……,祢可以幫我嗎?」教會也有許多方法使我們與天主再次靠近,如跟天主和好的和好聖事、與天主愛結合的聖體聖事,或是神師的引導來分辨該走的道路。但關鍵是,你願意坦白告訴天主你在哪裡嗎? 品嚐聖言 上主天主呼喚亞當對他說:「你在那裡?」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把自己的心透明的傾訴給天主,並在聖事中與天主緊密結合。 全心祈禱 主,我在這裡,請祢繼續愛我、教我,讓我看見祢的許諾,我的心願意對祢誠實。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9 min
  8. 13 FEB

    02.14(五)學習溝通

    02.14(五)學習溝通 聖啟祿隱修士及聖默道主教 馬爾谷福音七31-37  創三1-8 聆聽聖言   耶穌又從提洛境內出來,經過漆冬,向著加里肋亞海,到了十城區中心地帶。 有人給他帶來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求他給他覆手。 耶穌便領他離開群眾,來到一邊,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裡,並用唾沫,抹他的舌頭, 然後望天嘆息,向他說:「厄法達!」就是說:「開了罷!」 他的耳朵就立時開了, 舌結也解了, 說話也清楚了。 耶穌遂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但他越囑咐他們,他們便越發宣傳; 人都不勝驚奇說:「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聾子聽見,叫啞吧說話。」 釋經小幫手 溝通是一門學問,善於溝通也是一種恩寵。在溝通的時候,我們不但要學習聆聽,還要學習表達自己。雖然我們每天都在彼此溝通,但倘若你能為自己的溝通能力、效率評分的話,你會得幾分呢?今天福音中,我們看到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也許他代表的不是生理機能上的缺陷,而是我們在溝通方面所面對的障礙。比如說:有些人在溝通時很難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被誤會又有苦說不出;有些人常顧慮說錯話會失去自己的地位、失去面子、失去別人對我的信任,因而選擇沉默。有時候我們因為對某人的刻板印象太深,而不想聆聽某個人說話、或經常聽了卻聽不懂對方真正的心聲,或聽了也不當一回事。有多少時間我們只希望別人聽到自己,卻不想聆聽別人?你可曾想過,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技能肯定和我們與天主的溝通模式大同小異。沒有好好的溝通,我們怎能跨越彼此,把兩個不同的個體相連、結合呢?不善於溝通也常會阻礙我們把真正的自己當禮物送給他人,更不能接受別人要給我們,屬於他們最深的禮物——他們自己。如果今天我們願意自我反省,意識到自己在溝通方面仍然有障礙,就讓耶穌對我們說:「開了吧!」。祂要打開我們的心,將裡面糾結纏繞的心思意念打開:解放對自己和他人的標準、刻板印象、超越我們內心的傷口……我願意讓祂帶領我、好好學習說話和聆聽、好好學會溝通嗎? 品嚐聖言 耶穌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裡,並用唾沫,抹他的舌頭,向他說:「厄法達!」 活出聖言 意識到不是會說話、會聽到就會溝通。考慮透過閱讀或上課學習友善溝通的技巧。 全心祈禱 耶穌,祢是怎麼學會溝通的呢?我怎麼做才能使我的言語帶來生命而非傷害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8 min

Acerca de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ara escuchar episodios explícitos, inicia sesión.

Mantente al día con este programa

Inicia sesión o regístrate para seguir programas, guardar episodios y enterarte de las últimas novedades.

Elige un país o región

Africa, Oriente Medio e India

Asia-Pacífico

Europa

Latinoamérica y el Caribe

Estados Unidos y Cana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