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朝贡体系,你对之了解有多少呢?
朝贡体系并非简单的“臣服-赏赐”关系,其表象之下隐藏着错综复杂的政治计算、经济利益与文化博弈。
最近,张宏杰教授在岳麓书社出版了《朝贡圈: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非常好看,非常长知识。
本书通过九种不同的朝贡类型案例——如朝鲜的“思明与仇清”、琉球的恭顺贸易、日本的游离态度、越南的“内帝外臣”策略等——揭示朝贡制度背后的真实运作机制。例如,琉球以朝贡之名行国际贸易之实,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日本虽受中国文化影响却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姿态;明朝甚至出现“三个国家有一百五十五个国王”的冒牌贡使乱象……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正是理解朝贡体系“表与里”“名与实”的关键。
本书作者张宏杰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简读中国史》等多部畅销作品。其作品兼具学术深度与通俗表达,深受大众读者喜爱。
《朝贡圈》是张宏杰继《简读中国史》《饥饿的盛世》等畅销作品后,再度推出“简读中国史系列”第三部——《朝贡圈》。张宏杰五年潜心之作,全景呈现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朝贡体系。本书以朝贡体系为线索,深入剖析两千年来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如何通过一套独特的礼仪制度,构建出一个统一文字、统一价值观的“文明世界”。张宏杰以五年时间潜心研究,融合多国史料与前沿视角,为读者呈现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秩序的内在逻辑与复杂真相。
这是一部颠覆认知的东亚史力作。朝贡体系,作为美丽旧世界下的野心与计算,为什么今天仍需了解朝贡?
朝贡体系不仅是历史课题,更与当代东亚政治、文化认同密切相关。近年来,诸如“韩国身份证汉字名渊源”“琉球历史地位争议”“中越关系演变”等热点话题,均与朝贡历史深度关联。本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东亚各国如何在这一体系下形成共同的语言、时间与政治标准,又如何在一元化秩序中保留各自的策略与野心。
9月8日的萤火虫夜谈第12期,主理人许纪霖邀请张宏杰教授,围绕这本新书,对话古代东亚世界中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是一把解锁东亚文明基因的钥匙。
读懂朝贡,才能读懂中国与东亚的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