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能賺「核能財」嗎?當全球為AI電力焦頭爛額,台灣引以為傲的精密製造實力,能否讓我們在全球核能供應鏈中分一杯羹?
AI的電力需求,讓新一代核能技術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成為新藍海。 理論上,SMR所需的精密泵、閥、感測器、儀控系統,對擁有強大供應鏈的台灣廠商來說,似乎是天選良機。
本集 《思想實驗室 Video Podcast》,我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 台灣的精密製造與ICT產業實力,是切入核能供應鏈的入場券嗎?
✅ 「核規認證」門檻有多高?為何Made in Taiwan的品質保證可能只是最低標?
✅ 除了製造,台灣在核電廠的數位化監控、AI安全管理上,有哪些施力點?
✅ 台灣廠商若投入SMR供應鏈,將面臨哪些技術縱深、人才斷層與路線選擇的風險?
✅ 做iPhone跟做反應爐零件,挑戰等級有何天壤之別?
⚡ 這是一場關於台灣產業升級的極限挑戰,這塊核能大餅,我們的牙口真的夠好嗎?
🎙 思想實驗室 Video Podcast
每週帶你探索最新科技、科學議題與能源趨勢!訂閱我們,記得按讚、訂閱,並開啟小鈴鐺,不錯過每一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6月27日 UTC 10:00
- 长度27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