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倫有大量

邵大倫

主持人邵大倫,是歌手、詞曲創作、電視節目主持人、台語電台DJ。 在這裡無禁無忌、無限無制、無天無地、無大無小 有大量的趣味,有大量的開講,我可以講到暢,你可以聽到爽~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大倫有大量】 佇遮無禁無忌、無限無制、無天無地、無大無小 有大量的趣味,有大量的開講,我可以講到暢,你可以聽到爽~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大倫有大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EP.96|鄭宜農《圓缺 Moon Phases》(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6 ИЮН.

    EP.96|鄭宜農《圓缺 Moon Phases》(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距離上回訪問鄭宜農,是三年前她得獎前夕的事,得獎後的這三年,她專心創作,跟台南妹仔學台語,從查字典、寫台文⋯最終完成人生第二張台語創作專輯《圓缺》。 《圓缺》的誕生,我想或多或少也和上次得獎時引起的風波有關。 回想她在以《水逆》得到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時,因未以台語致詞而引發部分輿論的批評,當時對她的影響不小。 這次她來上專訪前,花了近八個小時,自己在家查台語字典、一字一句寫下台文正字回應每一題訪綱,然後帶著厚厚的筆記來。 我用自己的例子跟她分享,若不是因為我進入台語電台工作,過去這片土地跟社會所營造的環境,尤其對早期的北部小孩來講,並不利於講台語,語言是代表一個土地文化的象徵,當初我的四周圍也有許多朋友說:「為什麼你不會全台語,為什麼你做不到?」28歲才開始一字一句把母語學回來,面對身邊各種指教,我在縫合自己母語舌頭的路上,也曾感到巨大的壓力與困惑。 來自各界的建議與想法都有道理,然而 面對來自外界對「語言純粹性」的要求,鄭宜農沒有選擇對立,她選擇了沉澱、並用作品說話。 這張沉澱三年後的台語專輯《圓缺》 她用月亮的盈虧為題,把人生的缺憾與圓滿一一照見。每一首歌,都像是一片心的切面,細膩、真切地創作過程如她所說,像是一條自我剖開的路,走得很慢,也走得很深。 原本就不善言辭的她,認為上一張確實如同歌曲「人如何學會語言」,既抽象又摸索地組合拼湊屬於自己世界的字𢑥與語感。 但這次的專輯,「圓缺」更像是被台語引領著走,音韻與語言邏輯上更為謹慎,每一字一句她都深思熟慮,想清楚語法是否貼近台語的生活與感受,是否讓這個語言,在她的歌裡更顯溫度、力量與細節。 在經歷風波後,面對各種層面的期待,她認真也積極思考如何把「責任與創作間的平衡」變成下一張作品,因此,她決定繼續用台語創作,不是為了回應批評,而是因為她對這個語言有情感,還有話想說,需要用這個語言繼續說。 我聽著她說這些的語氣,不是怨懟,而是一種堅定而溫柔的體悟。她用非常正面的心情,將原本像是阻力的聲音,轉化為創作的動力。這份成熟,讓人佩服,也讓人動容。 訪談中,鄭宜農提到,她用台語寫歌,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轉移。 因為台語的語法與詞彙邏輯跟華語不同,這種「必須思考」的過程,讓她在面對創傷與情緒時,不至於陷得太深。語言,成為她創作裡的浮木,也是一種溫柔的距離。 如今,她成立的「邊走邊聽」音樂公司,也在積極地將台灣音樂推向更多元的舞台。不只簽下韓國創作人李瀧,這個月她將參與韓國音樂祭Asia Pop Festival,下半年也將前進日本、歐美⋯等國家演出。 她想在更多國際舞台大聲唱台語歌,更期待藉由語言與文化的融合,創造出新鮮的元素。她用自己的方式,將台灣音樂帶到國際。 比如這次的新歌《寬寬仔來到祢的面前》是她和韓國創作人李瀧跨國合作,打破語言隔閡,兩人隔空用英語溝通,一起創作出台語與韓語的對唱歌曲。 喜歡閱讀的她也因為讀了賴香吟老師的「白色畫像」這本書,創作出致敬白色恐怖受難家屬郭素貞,透過音樂紀念歷史的《留佇咱的血內底》。 在這個講求速度與表面的時代,有人願意慢慢來,把創作當作與世界對話的方式,並用自己熟悉卻常被忽略的語言——台語,來訴說白色恐怖的歷史傷痕、這些微光都是一種難得的溫柔。 對鄭宜農來說,這不是一張「應該」完成的專輯,而是一張「必須」完成的作品。她選擇了用最真誠的方式,繼續用台語說下去。 最後我問她台語的故事說完了嗎? 自認已經掏空的她,還是沒有答案, 不過我知道,她將帶著台語歌飛到韓國及更多國家,留下鄭宜農台語歌的足跡。 To be continu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ч. 15 мин.
  2. EP.95|黃麗群《Fountain 新活水》雜誌【大畫家An Era with the Tân】

    5 ИЮН.

    EP.95|黃麗群《Fountain 新活水》雜誌【大畫家An Era with the Tâ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2025 年適逢陳澄波 130 冥誕,文總出版的新活水雜誌五月號,這期以〈大畫家 An Era with the Tân〉為主題,我邀請《新活水》雜誌總編輯黃麗群,一起來聊聊這本深具文化厚度、精緻的令人讚嘆的雜誌。 我們從《新活水》的創刊初心談起,一路聊到這期五月號全新出刊的「大畫家」特輯。 黃總編說,希望帶領讀者「進入陳澄波的內心的世界」,透過他遺留下的作品及人生軌跡,理解這位藝術家在動盪年代中創作、帶著滿腔的熱情擁抱台灣社會最終的悲劇收藏,更添加了他人生故事的重量,也大幅影響後代在民主思維上的反思。 這一期真的很值得收藏!陳澄波基金會提供大量的文史資源及照片,同時授權畫作之電子檔供本期使用,加上新活水的工作夥伴,日夜不停地集思廣益,最終以「同心圓」的方式,搭配「關鍵字」來介紹陳澄波周圍影響台灣藝術史的重要人物——包括石川欽一郎、林玉山、蒲添生、李梅樹、立石鐵臣..等人。 其中讓我最動容的關鍵字「張捷」,她是陳澄波的遺孀,在陳澄波不幸遭難後,背負巨大哀傷與痛苦偷偷帶回先生的遺體,強忍淚水躲在草席下,為先生清洗、擦去血跡、換上正式的西裝,最後拍了一張終不瞑目的遺照,往後的數十年,張捷保留了陳澄波上萬件未曾發表的作品,而家裡的供桌上,就是用這期封面選用的畫作——陳澄波的《自畫像(一)》以畫像代替照片。 這不只是一幅畫,也是一段愛與記憶的延續,更是亂世極權迫使陰陽兩隔,以藝術跨越生死的證明。 這期《新活水》編輯團隊透過「人生關鍵字」畫出一個從自我、家庭、擴及社會與藝術的同心圓,不只是介紹畫家,更像是講一個人的一生如何開出花、流成河。 我很好奇,也很喜歡《新活水》編輯的每期選題,今年以大系列開始,從「大廟口」、「大開市」到「大畫家」,黃總編也預告下一期將是「大樂團」,題材廣泛多元,每期都是一場台灣文化盛宴。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樣一本全彩精印、封面手感極佳、內頁還有燙金工藝的雜誌,居然只要工本費 230 元?!這根本是文化界的佛系事業啦! 台灣需要這樣的文化雜誌! 《新活水》不只是一本文字與圖像的集合, 更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印記。 誠摯邀請大家收聽這集節目,也用行動支持這本值得收藏的《新活水》雜誌! 新活水/𝟱 月號 𝗜𝗦𝗦𝗨𝗘 𝟰𝟳:#大畫家 𝗔𝗻 𝗘𝗿𝗮 𝘄𝗶𝘁𝗵 𝘁𝗵𝗲 𝗧â𝗻 ➜ ➜ 一起重新認識、看懂陳澄波 購買請至 誠品—https://reurl.cc/LaLe1K 讀冊—https://reurl.cc/LaLeb4 博客來—https://reurl.cc/ae8E93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8 мин.
  3. EP.93|李竺芯《Suí水》(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7 МАР.

    EP.93|李竺芯《Suí水》(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李竺芯絕對不是橫空出世的奇才、瞬間爆紅的音樂人,她是從小開始一滴滴地累積實力至滴水穿石的苦行僧。 十多年前,我參加台灣大哥大舉辦的鈴聲創作大賽,那年的冠軍讓我印象深刻,得獎感言大聲說著「我要用音樂跟世界溝通」,有點奇裝異服又搞怪,但創作功底讓眾人驚艷,最終得到首獎拿下20萬的獎金,大家眼中的意氣風發,殊不知那是她人生低潮的一年,這個女孩叫李佳薇,跟煎熬的原唱同名, 後來她換了一個新的名字-李竺芯。 她是我台藝大的學妹,跟我一樣不務正業,我戲劇系從事廣電,而她是廣電系從事音樂,從作詞作曲、編曲、包括混音及錄音,投注了大量的時間在磨練創作,叛逆的個性甚至跟家人關係一度緊張,她遠居花蓮,她貫徹自我信念,從不妥協放棄,同時為了維持基本的生計,她在花蓮當地的名產店上班,然後下班後繼續寫歌編曲。 在提到竺芯所擁有的音樂技能中,我特別的把「演唱」單獨分出來談,因為她演唱的能力,真是超乎常人想像的強。 李竺芯控制嗓音的能力,是可以掌控所有想得到的曲風,原因在於自小就跟著〈命運的吉他聲〉、〈落山風〉的詞曲創作者,陳宏老師學習。 從小沉浸在傳統日本演歌及台語歌的世界,加上來自台南的傳統家庭,在家她是全台語使用者,每次跟竺芯聊天,她台語流利的程度,會讓我忘記她小我十幾歲,但轉頭聆聽她所創作的音樂,又會被她富含濃厚的異國風情所震撼。 從雷鬼、電子音樂、日本演歌到拉丁爵士,他完美的將台語跟世界音樂做最直接的接軌,並用台語道地的氣口完美融合各國語感,從她最新專輯《水Suí 》就可以聽到見她從小到大在流行音樂所投注的心血,開始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近期因為她自己拍攝的法語課影片,社群人數及影片流量關注度激增!李竺芯不是橫空出世的奇才、瞬間爆紅的音樂人,她是從小開始一滴滴地累積實力至滴水穿石的苦行僧。 但人生有時候就是有些妳過不去的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這陣東風一等就是這麼多年年。 之前訪問他的《台南查某囝》、《拌拌咧》、《將近酒》時我好納悶,這些厲害的作品甚至都已搬上音樂主理人的和國宴的舞台了,為什麼討論度不如預期? 李竺芯做音樂的方式是「自虐式的痛並快樂著」。最終感動了鍾興民老師,成為她萬事俱備的那一道東風,擔任這一張《水Suí 》專輯的共同製作人,成為完整她所有創作的「總加速師」。 《水》這張專輯中,討論度最高的《足芳足芳》,是她向法語朋友認真鑽研法語咬字發音與台語的共通性內化成獨創的法語腔台語歌,Trance風格的《懸踏仔咬跤》、從小練就演歌功底的《Sakura Gansha》、還有深厚演唱功力的《拄拄仔離開》每一句尾音的處理都讓人讚嘆,專輯每一首歌藏著各種用心與創意,細細品味會發現各種驚喜。 十幾年前的畫面歷歷在目,事實上,我跟竺芯皆已有數不清的藉事練心,真的很欣慰,清楚地落下每一步的足跡,走向自己想前往的方向,不曾迷路及放棄。 想起十多年前她拿首獎站在台上說的感言:「我是用音樂在跟世界對話」。 對照這張專輯,確實,一路以來她始終如一,用音樂跟世界對話。 歡迎大家收聽專訪,認識這位台灣查某囝的音樂路。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ч. 9 мин.
  4. EP.91|香蕉哥哥變身弓蕉阿兄全台語主持兒少節目《阿猴出任務》(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21 ФЕВР.

    EP.91|香蕉哥哥變身弓蕉阿兄全台語主持兒少節目《阿猴出任務》(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香蕉哥哥主持全台語兒少節目《阿猴出任務》!看完幾集節目的我,有驚喜有滿滿滿的感動!香蕉哥哥永遠站在第一線努力帶給孩子們最好的內容。 20多年前的我是迪士尼兒童台The wiggles的Danny哥哥,跟東森Yoyo 水果家族幾乎同期出道,當時媒體常拿我們2團做比較,一起為兒童表演的那個時代,有無形的革命情感在。YOYO 水果家族的哥哥姐姐創作出許多人童年的兒童韻律好歌如《捏泥巴》《卡加布列島》《釣魚記》《星星的心》⋯等,這些歌曲不只讓孩子們傳唱年年,更是許多爸媽的育兒神器。 最初代的香蕉哥哥、西瓜哥哥、水蜜桃姐姐、蘋果姐姐⋯等,至今其他人已在各領域發展,而繼續堅持跟20出頭的年輕人主持節目,甚至這次加入公視兒少首次用全台語主持節目,香蕉哥哥不斷進化,對兒少永遠有無敵的熱情!他說最好的保養品就是孩子們的笑容,他永遠享受在幼教表演當中。 這次因為宣傳《阿猴出任務》來上我的廣播節目,我立刻聯絡當年跟我同團The Wiggles的Anni姐,我們準備了Anni姐近期出版的台語點讀冊《看圖學講台灣話》要送給香蕉哥哥跟小新,沒想到拿出這本書要送他,他驚喜的給我們看他手機裡上週他去參加國家語言生和節拍下攤位中的這本書,說他當下看到好喜歡想回家研究看看,沒想到這麼巧我們帶來送他,緣份真的很神奇。 Anni姐帶來了20多年前的週刊雜誌,我們驚呼連連的話當年⋯ 20幾年前的我們都在為兒少表演 20幾年後的我們都在為台語努力而相遇 《阿猴出任務》節目每一集的主題真實的貼近你我日常人事物,透過鏡頭用孩子們聽得懂的方式去認識各行業的專業與文化,除了香蕉哥哥,還有可愛的阿猴陪同小朋友們學習新知,節目相當精彩,是大人小孩一看就會愛的優質節目,每週五傍晚五點半,請鎖定公視台語台《阿猴出任務》。 這集專訪將在2/21世界母語日這天早上九點在我的廣播節目播出,來不及收聽的朋友也歡迎收聽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6 мин.

Оценки и отзывы

5
из 5
Оценок: 4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主持人邵大倫,是歌手、詞曲創作、電視節目主持人、台語電台DJ。 在這裡無禁無忌、無限無制、無天無地、無大無小 有大量的趣味,有大量的開講,我可以講到暢,你可以聽到爽~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大倫有大量】 佇遮無禁無忌、無限無制、無天無地、無大無小 有大量的趣味,有大量的開講,我可以講到暢,你可以聽到爽~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大倫有大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Вам может также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