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生活家

EP.189 打開繪本的門,照見情緒、陰影與歷史的光。邀訪小典藏主編簡庭棻小姐

*小典藏出版社選書視野廣闊,除了藝術類書籍,也關注情緒、心理等生活面向。《情緒大飯店》是其中備受肯定的繪本作品,以溫柔中性的語氣,描繪每個人心中如同飯店般的情緒空間。我們是「飯店經理」,需要接納來訪的每一位情緒房客:無論是短暫停留的喜悅,還是久居不走的悲傷與焦慮。書中強調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學會認識、理解並妥善照顧。這樣的比喻不僅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感受,也成為親子溝通的橋梁。當孩子能說出「我心裡的飯店現在住著悲傷」,就是被理解的開始。這本書也在EQ教育中廣泛應用,幫助孩子拓展情緒詞彙與表達能力。

*《影子馬戲團》是繼《情緒大飯店》後,作者再次帶領讀者走入心靈深處的詩意之作。作者以童話般的敘事筆觸,引領我們看見「影子」:那個常被忽略、卻如影隨形的內在自我。故事中主角因影子的異常舉動被迫踏上一段內在探索之旅,進入象徵心靈舞台的馬戲團,重新認識那份曾被畏懼的黑暗面。馬戲團的隱喻蘊含勇氣與創造的潛能,提醒我們:有影之處必有光,陰影之中亦藏著天賦與可能。繪本以柔和的色調與富節奏感的語言,引導讀者溫柔地面對內心的陰影與疑問。即便陰影令人不安,它也可能是帶領我們飛向更高處的熱氣球。這本書像是一面溫暖的鏡子,照見我們不完美卻真實的樣子,讓每位讀者都能在探索中找到理解與自由的光。

*《牆外的牆》是小典藏出版中極具歷史重量與情感深度的作品,其誕生源於編輯參與「人權繪本工作坊」的經驗。當時,她在發表會上初次接觸這本書,便感受到它與人權、歷史記憶之間的緊密連結。雖起初聚焦於台灣歷史,但書中「牆」的意象早已超越地域與事件,延展至更普世的生命經驗。無論是荷蘭的安妮之家、柏林圍牆,或奧斯威辛集中營,那些牆後的故事皆在提醒我們:歷史的痛不能被遺忘,而理解與記憶,是前行之路的基石。書中透過小女孩的視角,引領讀者觀看高牆上的裂縫與縫隙裡透出的微光。這些牆不僅代表壓迫,更象徵內心的封閉與恐懼。然而,在灰暗的畫面之後,畫面漸亮,帶出母親所說那個充滿希望的世界。這本書溫柔卻堅定地訴說:歷史曾有高牆,但我們可以走出去,而且還能走向光亮。

在本集節目中,小典藏出版社童書主編 簡庭棻小姐將介紹三本觸動人心的繪本作品,從情緒到陰影,從個人感受走向歷史記憶,歡迎收聽,讓好故事照亮我們生命的每個角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