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生活家

EP.193 深海藍的秘密—聆聽生命的另一種頻率。邀訪李如青老師

金鼎獎作家李如青老師的繪本《深海之生‧深海之聲》,靈感源於一位潛水教練友人的親身經歷,以及他對「52赫茲鯨魚」——這種從未被人類親眼見過的神祕海洋生物的好奇與著迷。他希望透過創作,帶領讀者在不完美的答案中,體會那份廣闊而多層次的美感。這本作品不僅採用了有別於以往的雙面書形式,節目中他也分享了自己對孤獨與寂寞的獨特見解:孤獨是一種主動選擇,能讓人更清晰地看見自己。李如青老師的創作常呈現宏大的場景,因為在他眼中,世界本就如此遼闊,讓他在創作時能全然沉浸並與主題共鳴。他坦言:自己選擇的主題往往是對自身的投射,藉由創作去尋找曾經的自己。

故事源於1989年被發現的一隻發出52赫茲頻率的鯨魚,因聲音獨特而無法與同類溝通,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李如青老師將牠的「生命」(生)與獨特的「聲音」(聲)相連結,進一步探討溝通的本質。他認為「聲音」只是表層的訊號,而「音」才是真正能被心靈接收並留存的頻率,它構成了生命的重要旋律,也引發人們對「理解」的深層思考。書中的插畫結合拼圖、古文明遺跡等無解的符號,不是為了提供標準答案,而是激發讀者的好奇與探問,鼓勵他們主動探索、尋找屬於自己的回應,因為那才是最深刻的生命體驗。本書的藍色調亦是一大挑戰,需要純粹卻富有層次的藍,為此他多次重畫,直到找到那份「深海的深藍」。與另一部作品《旗魚王》相比,《深海之生‧深海之聲》更往內心深處探尋,用鯨魚「52赫茲」的孤獨歷程,比喻人類對未知與不可掌控事物的探索。

在如青老師看來,有些事物最好不要被找到,就如同那隻52赫茲鯨魚。「找不到」反而是最美的答案。這種狀態保留了事物的美好與神祕,也映照了人生中不確定與無解的面向。他進一步分享自己對生命的理解:生命的「生」,指的是生物的基本條件與固定特徵;而生命的「命」,則是由經歷、情感、喜怒哀樂等變數交織而成。雖然「生」有其範疇,但「命」卻充滿不可測的幸運、不幸與悲歡離合,恰如人類在生命中面對的可預期與不可預測課題。他也指出,即便科技再先進,面對生命的本質與深層體驗,依然存在無法觸及之處。最終,他希望讀者能從這本作品中感受到:「你並不孤獨」。

本集邀請金鼎獎作家 李如青老師,分享他的新作《深海之生‧深海之聲》。這本繪本以深邃的藍色調為基底,營造出如深海般的靜謐與廣闊,引領讀者進入一段關於溝通、理解與孤獨的探索之旅。作品帶出生命中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課題,也讓我們思考:什麼樣的聲音,才能真正被聽見與理解?跟著我們一同潛入深海,在那悠遠的 52 赫茲頻率裡,聆聽生命深處的聲音。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