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54 照顧一群被遺忘的人:從一瓶純露開始的土地方案,讓「泡泡龍」與「阿嬤」都重拾生活的價值(ft. 土地工工 馬克)

地方創聲

你知道台灣有一群「泡泡龍」病友,因為罕見的皮膚疾病而無法自在生活,卻仍擁有豐富的創作潛力?你知道在雲林崙背,一塊塊被荒廢的破碎小農地,如今在一群長者的照顧下重新長出希望?

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土地工工」創辦人馬克,分享他如何從「點點善」的社會設計出發,走入偏鄉農村,串連罕病病友與中高齡長者,透過栽種澳洲茶樹、提煉純露,打造一套以人為本、循環永續的地方經濟模式。

從一開始協助泡泡龍病友創作圖像與故事、製作公益貼紙與包裝設計,讓他們不再只是受助者,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參與社會;到後來與雲林崙背的社區阿嬤合作,認養與照顧每一塊「一坪地」,親手種下澳洲茶樹與香草植物,細心除草、澆水、照料,讓原本荒廢的土地重新展現生機。

「土地工工」團隊將農作收成投入純露萃取與產品研發,推出以病友需求為出發點、又融合在地智慧的「茶樹純露」與手工調配的「祖嬤特調」等限量在地商品,將土地的成果轉化為能療癒人心、支持身體的實用日用品。

這一整套從種植到照護、從創作到產品的流程,不只是社會設計,更是一場深刻的人與土地的合作練習。馬克與他的團隊在蹲點十四個月的實踐中,走過田埂、進入家庭、傾聽長輩、理解病友,打造出一套以「土地為載體」、「人為核心」、「產品為媒介」的社會創新行動,讓地方創生真正落腳在人的尊嚴與彼此的連結上。

• 如何從泡泡龍病友的皮膚需求出發,發展出茶樹純露的公益商品?
• 社區阿嬤如何參與「一坪地」農作照護,找回自信與生命成就感?
• 一場結合罕病、長照與農地活化的社會創新行動,如何在雲林落地實踐?

一坪土地、三棵茶樹,從罕病孩子到社區的阿公阿嬤,每個人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價值。

🔹土地工工
官網 ▶️ https://www.tudigogo.com/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udigogo/

🔹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
官網 ▶️ https://twrr.org.tw/zh-TW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wrrf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c79a7y106ic01zy7n588bq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