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順流人生練習室

EP08|關係:愛與連結,設定界線的藝術

如果說來占卜的個案中排名第一的議題是什麼,那肯定是親密關係了。從曖昧期就開始期待,像是偶像劇裡心動的告白瞬間,可能漫長的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焦躁,乃至進入承諾後還是有各種的不安全感充斥在關係中,我們對親密關係總是充滿了期待,期待遇到那個「靈魂伴侶」、「正緣」,然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現實往往是... 呃,一言難盡。

我之前有碰過這一類的案例,自覺已經給伴侶相當大的自由空間,可是「還是希望他改掉花很多錢買什麼限量鞋款的習慣,我們每次都因為這個吵架。」

還有很經典的:「為什麼他就是不懂我的點呢?我明明已經跟他溝通過很多次了」最令人心疼還有這種:「我很愛他啊,為了關係的和諧,我也只好忍氣吞聲,犧牲一下自己吧。」

我們都會期待另一半是我們理想中的樣子,於是常常在親密關係裡,陷入一種「掌控」與「被掌控」的拉鋸戰。想改變對方,想讓關係按照我們的劇本走,想被對方完全理解,甚至為了維繫關係而委屈自己。但結果往往是讓關係變得更緊繃,兩邊都感到壓抑,總是爆發衝突,最終走向疏離或關係決裂。

親密關係啊,其實是我們的照妖鏡,特別是當你和另一個人深度連結時,就像一面超高清的照妖鏡,把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不安全感、期待,甚至那些不自覺的創傷模式都映照出來。

許多人經歷過創傷後,會特別想在關係中掌握主導權,因為過去的失控感讓他們感到極度不安,這其實是一種控制欲,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以為「給對方時間跟空間讓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是在掌控

或是過去的關係可能曾經為你帶來傷害,導致很難再完全信任他人,即使是親密的人,也會築起一道道萬里長城。如果是創傷倖存者,可能很難設定健康的界線,不是會去過度討好,就是過度防衛,導致關係失衡。

你有沒有發現,很可能你總是不自覺地吸引到某些特定類型的人,然後關係的劇情總有似曾相識的橋段?這很可能就是你的創傷模式在「選角」。

這些問題,都源於我們沒有真正地 臣服於關係本身的流動性,也沒有臣服於 對方的獨立性,更沒有臣服於 自己設定界線的需求。

那麼,究竟該怎麼『臣服』於親密關係呢?這裡的臣服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是臣服於「對方是獨立個體」這個事實,放下想改變他的慾望。第二層,也是更重要的一層,是臣服於「自己的真實感受」,當你感到不舒服時,承認並尊重這個感覺,這就是我們建立界線的開始。

不是要你變得毫無原則,任由對方擺佈。相反地,是讓你 放下對「理想關係」的執念,放下改變對方的慾望,並同時學習尊重自己與對方的界線。兩個人再親密也是獨立的個體,這種關係指的不僅僅是情侶關係、親人、朋友都可以套用。如果我們總想把對方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或者把自己完全融入對方,那麼你就會失去你自己本來的面貌,活不出自己的樣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想想看,對方是不是也這樣?那關係不可能會變好吧

所以臣服的第一個重點,是接受對方的「本來面貌」。 對方有自己的思想、感受、習慣和成長背景,這些是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和改變的。「北風與太陽」的寓言故事大家都聽過吧,北風猛力地吹,想要吹掉路人的大衣,卻反而讓他抓得更緊,而太陽是溫和地用徐徐增加的熱度讓路人自然而然地想脫掉大衣。所以學習接受和欣賞,當你放下掌控時,你會發現關係的空間變大了,反而有了更多可能性。那個時候,如果對方明顯感覺到某種「模式」已經不適用在現在的關係狀態裡,那麼改變自然而然就會發生。

對於曾經歷創傷的朋友來說,放下對「完美關係」或「必須被拯救」的期待尤為重要。臣服於「對方也有自己的功課」,允許他們依照自己的步調成長,而不是將所有的希望和壓力都放在對方身上,這是走向健康的關鍵。

第二個重點,是清晰地建立與維護「界線」。 很多人可能誤以為臣服就是「退讓」、「沒原則」,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喔,健康的臣服,是你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可以尊重自己,就像你的 Wi-Fi 密碼,不是誰都能隨便連進來,也不是誰都能隨便偷改你的密碼,你自己才擁有設定和修改的權利。當然,界線也不是用來把人推開的牆,而是用來保護自己的空間,讓彼此的關係可以更清晰、更舒適。學會表達你的需求和不舒服的感覺,溫柔而堅定地說「不」。你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的尊重,也是一種臣服。當你清晰地表達界線時,關係反而能變得更穩定,因為雙方都知道了彼此的底線在哪裡,很大機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那我們怎麼練習這種「臣服於親密關係」的狀態呢?

可以試著選一個日子,對你的親密伴侶、朋友或家人,不批判他們任何事情。不抱怨他們的習慣,不批評他們的選擇。只是觀察,只是接受,看看這一天你的關係會發生什麼化學變化。

如果你感到不適或有需求時,嘗試直接而溫和地表達出來,而不是期待對方自己猜到。例如:「當這種大熱天你在廚房裡汗流浹背煮飯時,大人小孩都在客廳吹冷氣滑手機看電視,讓你有種不被體貼的感受,這時你可以直接表達,你需要有人幫助你。」這是一種練習臣服於自己需求的方式。同樣地,練習設立界線也很重要。比如,當伴侶希望你參加一個你真的不想去的聚會時,你可以練習溫和但堅定地說:『謝謝你找我參加,我知道這個聚會對你很重要,但我今天真的需要一點時間休息。希望你玩得開心,我們回來再聊。』這不是拒絕他,而是臣服於自己需要休息的感受。

另外,也可以在某一個安靜獨處的時刻, 回想一下過去關係中重複出現的衝突或困難。這些模式是不是有可能跟你過去的創傷經歷有關?比如對方總是對你大呼小叫、或冷暴力以對,可能會讓你聯想到前一段關係、甚至是原生家庭中看到父母之間的衝突表現,當你覺察到它們再次浮現時,允許自己看見它,然後試著選擇一個不同的反應,而不是被動地陷入其中。這是一種有意識的臣服。

其實關係中的摩擦和挑戰,往往是我們成長的最好機會。勇於覺察這些挑戰,並從中學習。感謝它們讓你更了解自己,更了解愛。

今天的順流人生練習卡是:

你目前生命中一個讓你感到特別有挑戰的關係。在這個關係中,你最常試圖「掌控」對方或「犧牲」自己的是什麼?如果今天你選擇「臣服」於這個部分的現狀,你會想做出什麼不一樣的選擇?

書寫練習的部分,邀請你寫下你的『關係自由宣言』

請寫下你在親密關係中,最想放下的一個「掌控欲」或「期待」,例如:放下希望對方總是理解我,放下希望對方按照我的方式做事。

接著,寫下一個你最想設定的「健康界線」,例如:當我感到不舒服,我會練習說「不」,當我需要釋放情緒,我會給自己空間。

最後,寫下當你放下這個掌控欲、並設定這個界線時,你期待你的關係會如何變得更自由和健康。如果你有創傷療癒的經驗,這段書寫能幫助你思考如何擺脫舊的關係模式。

親密關係不是一場角力賽,它是一段共同的旅程。當你學會臣服於對方的真實、臣服於自己的界線,你會發現,愛變得更自由,連結變得更深刻。因為真正的愛,不是佔有,而是給予彼此空間,找到臣服的智慧,擁抱真正的自由,讓彼此都能成為最真實的自己。或許,我們苦苦追尋的『靈魂伴侶』、「正緣」,並不是一個完美符合我們所有期待的人,而是一個能讓我們安心地放下掌控、勇敢地設立界線,並在這樣的關係中,共同成長為更完整自己的那個人。

我們的「臣服」系列,到這一集就正式畫下句點了。這趟旅程一開始,

大家或許都跟我一樣帶著一絲懷疑,「臣服」聽起來多麼像是對生命的妥協。但希望透過這幾集的分享,你和我一樣都能了解「臣服」,實際上是一種很有智慧的技巧。我們生命中絕大多數的痛苦和內耗,都來自於那份頑固的「抵抗」,抵抗一個不符合期待的結果,抵抗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抵抗一段無法挽回的關係,抵抗一種自己不喜歡的情緒,用盡全身的力氣,在逆流中拼命划船,筋疲力盡,卻發現自己仍在原地打轉。

而「臣服」直接拿掉了那個讓我們痛苦的根源,也就是「抵抗」。它讓我們可以溫柔地放下緊握的拳頭,深吸一口氣,對自己說:「好,我接受。」

這個看似簡單的轉變,卻有著涵蓋人生方方面面議題的巨大力量,像一把萬能鑰匙,能解開我們在工作、情感、家庭、自我認同等各個層面上,那一個個看似不同,實際上有著同樣核心的「死結」,也就是我們與現實的對抗。我知道這不是簡單的功課,它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每一個片刻中有意識地練習,從不為打翻的牛奶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