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作者對談

EP11 通過菊花田、甘蔗田、與草莓地的聲響~與Andrew F. Jones對談


✨【EP11 通過菊花田、甘蔗田、與草莓地的聲響~與Andrew F. Jones對談】✨

🎙️ 來賓:Andrew F. Jones
🎙️ 主持人:蔡如音Eva

你聽說過來自美濃客家地區的「交工樂隊」嗎?
你知道音樂也可以是社會運動的一種形式嗎?
與「交工樂隊」結識近20載的雅買加裔美籍音樂研究學者Andrew Jones,本次以導聆人的身分,帶著大家探索從菊花田、農村地區出來的搖滾樂,如何成為包容性強大的獨特詩歌與文化資產。交工樂隊運用的「黑膠形」及「概念專輯」,也能與世界的搖滾樂~從披頭四的《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專輯,到巴西重量級音樂人Caetano Veloso的《永遠的甘蔗田》專輯~照映對話。
所以,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這集MIT作者對談,搭上這趟從美濃、英國、巴西到雅買加的旅程,
一起聽聽看屬於他們及我們的聲音吧!
📌本集精華📌
01:40 本集節目與Andrew Jones介紹
10:42 Andrew Jones和交工樂隊結識
16:01 黑膠唱片、概念性專輯
28:58 以菸樓作錄音棚,重構美濃空間
35:25 中西音樂融合:巴西概念性專輯Sugar Cane Fields Forever、披頭四與後殖民
49:13 Andrew Jones的牙買加音樂推薦
📌工作團隊📌
監製、主持、剪輯 節目封面設計:Eva
錄音:曾靖珊、 陳奕銓
剪輯:徐華蔓、蕭伊辰、Eva
拍照:洪聖勤
逐字稿校對: 沈佳儀
音樂版權聯繫: 沈佳儀
校對、平台上架:沈佳儀

音樂1, 15:”No Man is an Island” (Originally released 1970 under Studio One)
演唱:Dennis Brown
https://youtu.be/k2unWPEf4Xs?si=PO_YNIqaRXotqbBI
音樂2:〈一無所有〉【收錄於專輯《一無所有》,可登唱片】
演唱:崔健
作詞:崔健
作曲:崔健
編曲:崔健
音樂3:〈臨暗〉【收錄於專輯《臨暗》,好有感覺音樂】
演唱:生祥與瓦窯坑3
作詞:鍾永豐
作曲:林生祥
編曲:生祥與瓦窯坑3
*感謝山下民謠授權使用
音樂4:〈縣道184〉【收錄於專輯《菊花夜行軍》,風潮音樂】
演唱:交工樂隊
作詞:鍾永豐
作曲:林生祥
編曲:交工樂隊
*感謝風潮音樂授權使用
音樂5:〈菊花夜行軍〉【收錄於專輯《菊花夜行軍》,風潮音樂】
演唱:交工樂隊
作詞:鍾永豐
作曲:林生祥
編曲:交工樂隊
*感謝風潮音樂授權使用
音樂6:〈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收錄於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Parlophone, Capitol Records】
演唱:Beatles
作詞:Lennon–McCartney
作曲:Lennon–McCartney
製作人:Sir George Henry Martin
音樂7:〈日久他鄉變故鄉〉【收錄於專輯《菊花夜行軍》,風潮音樂】
主唱:黎氏玉印(越南)
作詞:鍾永豐/夏曉鵑
作曲:林生祥
編曲:交工樂隊
吉他:林生祥
管子:郭進財
*感謝風潮音樂授權使用

音樂8, 11, 13:〈King Tubby Meets Rockers Uptown〉【收錄於專輯《King Tubby Meets Rockers Uptown》,Clock Tower Records】
https://youtu.be/wbCrYBWh62Y?si=ZxAnu5NOmx0Hd_Y7
演唱:Augustus Pablo
作詞:Augustus Pablo
作曲:Horace Swaby
製作人:Augustus Pablo
音樂9, 10:〈Sugar Cane Fields Forever〉【收錄於專輯《Araçá Azul》,Philips Records】
演唱:Caetano Veloso
作詞:Caetano Veloso
作曲:Caetano Veloso
編曲:Viola Caipira [Viola Brasileira] – Perinho
音樂12:〈I’ve Got to Go Back Home〉【收錄於專輯《Bob Andy's Song Book
》Coxsone Records】
https://youtu.be/KXZdwjvc4Kc?si=FES0wP3rCWPtmX-j
演唱:Bob Andy
作曲:Keith Anderson
製作人:Dean Fraser
音樂14:〈Have you ever been in love〉【收錄於專輯《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Acoustic Studio】
https://youtu.be/qUO_bQSszxo?si=62sa1OczTDLu2VnI
演唱:Dennis Brown
作詞:Dennis Brown
作曲:Dennis Brown
製作人:Sly& Robbie

📮【連絡信箱】
mit.music.studies@gmail.com

🏫 本節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9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精進與專業社群計畫」補助。計畫名稱:【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 本地流行音樂研究的教學資源建構與社群對話】

✏️【逐字稿Transcript】
Eva T=蔡如音(主持人)
AF Jones=Andrew F. Jones(來賓)

AF Jones
我覺得妳猜得對。我不一定很認同、認同政治,I don’t identify with identity politics。因為我覺得很容易就會變成一種陷阱,或者是一種essentialism。而且我知道自己瞭解客家音樂瞭解的太少了,所以我不能說我是這方面的專家,連客語我都講不出來啊,我也不一定能聽懂啊。而且我覺得客家人或者是客家的歷史是非常複雜,而且很多元,你假如講到美濃這麼一個地方,它又跟苗栗不太一樣吧,又跟那個廣東那塊的客家人也不是完全一樣,所以他有自己的複雜性、多元性。我覺得我可能就是比較單獨的喜歡交工音樂的音樂,然後想了解。就是永豐曾經跟我講過,他自己要經過很多年的學習跟研究才能寫出客語的歌詞。這不是一個很自然的行為,他是學來的,研究來的。
音樂1:”No Man is an Island”/Dennis Brown
Eva T.
您現在收聽的是【MIT作者對談】。這不只是一個關於流行音樂的podcast,還是關於流行音樂研究的podcast。我是Made in Taiwan的主編之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的Eva蔡如音。

非常感謝Andrew Jones來到我們這個現場參與podcast的錄音。
我來介紹一下,Andrew Jones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東亞文化語言系的教授,那他剛好現在在台灣是因為他在做他的sabbatical休假研究。那他的研究領域是:現代中國文學、聲音文化、流行文化、還有媒介技術。他也翻譯了幾位非常重要的中國現代作家的著作,包含余華、張愛玲的小說。
那他出版過好幾本中國流行音樂的專書,像是講中國地下搖滾的Like a Knife: Ideology and Genr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pular Music這本是1991年由Cornell University Press出的。然後又過了10年:2001年,他出了另外一本書是講20世紀初期的中國流行音樂歷史,書名叫做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這一本書有台灣商務出版的中文翻譯,叫做《留聲中國:摩登文化音樂的形成》,那所謂黃色頹廢這些訴諸感官的音樂從爵士越通俗電影配樂流行歌等黃色音樂的這個大類,他在這本書裡面重新引領讀者聽中國流行音樂裡的美國以及美國流行音樂裡的中國影響。那Andrew似乎每10年就會有一本重量級的著作誕生,然後2020年他出了一本從這個全球迴路聆聽的角度看1960年代的華語流行音樂的書,叫做Circuit Listening: Chinese Popular Music in the Global 1960s 那我們上週就是針對這本2020年出版的Circuit Listening來做線上的分享。
我想先請Andrew聊聊他的成長背景,因為他其實應該是Made in Taiwan裡面的作者群就是有一個非常特殊的一個成長背景,不是在台灣成長。
AF Jones
我媽媽是猶太人,他就是在芝加哥長大的,可是因為我爸爸其實是年輕的時候,從 牙買加、留學到美國,然後他就留下來了。然後我在牙買加的家族是很大,很多親戚、很多家人,我從小就會經常回去,享受家人、享受牙買加的那個很漂亮的地方。可是我覺得對於今天的對談而來,更重要的是,我對音樂和聲音的興趣都是來自於我對牙買加音樂的聆聽的歷史,所以我後來變成一個想要學習中國現代文學的年輕的學者。我同時呢一直覺得,能真正了解一個文化或者是一個歷史就一定要通過聲音,或者是通過音樂。為什麼呢?因為我作為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牙買加人,我最重要的,而且最愛的一種回覆,或者是了解我爸爸的那個地方,就是聽雷鬼音樂和學習我們牙買加的文化、語言、歷史,最美麗的一種渠道就是音樂。所以我從小就有這樣的一個習慣,就是要真正了解一個地方一定要聽他們的音樂,聽那邊的聲音、聽語言的聲音。而且我讀文學也有同樣的一個感覺,我在讀一個文學作品的時候,也是在聆聽他的音樂、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