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澳洲Alice 的故事|體重少了 24 公斤,脂肪 -20 公斤
✨減的不只是體重,更是十幾年來對自己的重新認識
我是 Alice,從小就愛吃、也很能吃。記得國小四、五年級那年暑假,媽媽帶我接觸了健康飲食的概念,開始學著計算澱粉、蛋白質的分配,搭配運動,當時瘦了 10 公斤。雖然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體重轉變,但其實我並不懂身體,也沒想到,「如何照顧好自己」這件事,會是我一輩子需要學習的課題。
長大後的我不是纖瘦型身材,但也不算明顯過重,直到生完孩子後,身體變化就越來越明顯。第一胎之後,體重卡在 65 公斤附近;第二胎後雖然有哺乳帶來的短暫下降,但再怎麼努力,都回不到從前的樣子。
我住在澳洲,一個大家常戲稱是「全球最胖國家」的地方。衣服尺碼很寬鬆,讓我慢慢地安慰自己:「這樣也很好啊~」漸漸地,我也習慣了「這樣的自己」。
十幾年來,我嘗試過很多方法,像是卡路里控制、生酮飲食、縮胃…每次都在短期看見成效,卻也快速復胖,甚至比之前更重。2024 年,我的體重來到了人生巔峰——78 公斤。雖然我表面看起來依舊有活力、會遮掩身形、帶孩子參加活動毫不含糊,但內心深處的我,早就渴望改變。
直到有天,一位朋友告訴我她正在參加一個健康陪伴計畫,是由一位叫蕾蕾的健康顧問分享的生活方式。我的背景是牙醫,也是生物科技系畢業,當我聽她說明背後的邏輯時,那一刻,我知道——我等的就是這個。
這不是「快速變瘦」的捷徑,而是一種重整生活的節奏。過去我總以為只有極端方式才能瘦,但現在我明白,是我們必須學著聽懂身體的語言。
我開始練習觀察自己的感覺、紀錄每一天的變化,逐漸能分辨哪些食物讓我更有精神、哪些節奏讓我感覺身體更輕盈。
這一趟旅程的每一步,從 78 → 70 → 64 → 60 → 55 公斤的變化,都不是一蹴可幾的。我也曾遇到停滯、懷疑、想放棄,但每次當我卡關時,蕾蕾和顧問們總會溫柔地陪我一起「想一想」,從生活的小地方重新調整。
沒有壓力,沒有責備,只有「我可以慢慢來」的安心感。
減到第三個月,開始有人發現我變了。「妳變瘦了耶!」、「妳看起來好不一樣喔~」褲頭鬆了、衣服合了、心情亮了。那一刻我明白,這不是數字的勝利,而是自信悄悄回來了。
這次我沒有拼命運動,只維持原本就有的每週兩次健身課程。過去我以為,減重一定得大量流汗、非常拚命;現在才明白,真正的轉變,是身體願意「開始使用能量」,讓一切回到自然的循環。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樣的轉變也悄悄影響了我媽媽。她看見我慢慢變好,也想試試這樣的生活節奏。後來她穿上了生我妹妹以前買的名牌裙子,那一刻的笑容,像極了少女。
這次的我,不是為了「要變成誰」而改變,而是終於有勇氣「回到我自己」。
減脂,不只是為了瘦,而是讓你重新找回那個笑得燦爛、穿什麼都覺得美的自己。
💛 那些你曾經懷念的樣子,都可以慢慢回來。
💛 想穿的衣服,不是目標,而是妳自信生活的證明。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gcymxp5h2r0a31ie0ha4g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gcymxp5h2r0a31ie0ha4g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정보
- 프로그램
- 주기매주 업데이트
- 발행일2025년 7월 9일 오후 1:16 UTC
- 길이4분
- 등급전체 연령 사용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