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摯聊室

EP18 ※ 成人尋求ND診斷的意義是什麼?昀芝的AuDHD心路歷程 (feat. 《原來我有自閉症》作者 鍾昀芝)

本集重點:

  • 昀芝分享她如何從懷疑父親的特質,逐步發現自己也是泛自閉光譜者
  • 確診自閉光譜和 ADHD 的歷程,以及診斷後生活上的變化與調整
  • 服用 ADHD 藥物後對生活的實際影響與感受
  • 成年人到底需要得到診斷嗎?成年後才得到診斷的意義是什麼?
  • 分享童年時期與神經典型人在學習與社交上的差異


昀芝的著作《原來我有自閉症》第一版的購買管道:

  • 博客來購買連結
  • 三民書局購買連結


本集中昀芝分享的資訊:

  • Dr. Tony Attwood對自閉光譜的看法
  • 診斷成人ADHD的范樂群醫生、樂群診所資訊
  • 社會排斥與大腦反應(無ND受試者)研究者:Eisenberger et al., 2003. 發現:被排斥會激活前扣帶皮質(ACC)與前額葉,這些區域與痛覺與行為調節有關。說明神經典型者會將社會排斥「感覺成痛」,因此更可能選擇從眾以避免這種痛苦。
  • Bolling et al., 2011. 題目:Neural correlate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發現:ASD 兒童在相同的社交排斥情境下,ACC 與前額葉反應顯著低於神經典型者。
  •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陳豐偉 著


昀芝主要的倡議分享管道:

  1. 臉書專頁:原來我有自閉症https://www.facebook.com/soiamautistic/
  2.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so.i.am.autistic?xmt=AQF0rfZmQVmK_DfBJDApEDlfBcUYGrYWKVGIFtpwbZHdIU0
  3.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o.i.am.autistic/


【8月10日昀芝在台北的講座資訊】

  •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soiamautistic


感謝大家的收聽!如果對這集內容有任何問題、想法、或是未來有任何想聽的相關主題,歡迎在您使用的收聽平台留下評論、或是到IG留言、私訊告訴文馨🌷



Instagram ▶ @CarnationSpeech
Email信箱 ▶ wenshin@carnationspeech.com
工作室網站 ▶ CarnationSpeech.com
小額贊助支持語言摯聊室:https://buymeacoffee.com/carnationspeec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