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根基之一是清楚認識人生中許多不快樂的事實,而又不減其快樂」。-孟東籬
霪雨一周後放晴暴熱,然後開始想念雨天,近日看了幾部流浪的電影《涉足荒野》、《阿拉斯加之死》、《朝聖之路》,再加一本名為《不帶錢去旅行》的書,發現真正的自由根本不存在,歌德說「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於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2014瑞絲·薇斯朋演的《涉足荒野》(Wild)改編自謝麗兒·史翠德2012年回憶錄《Wild: From Lost to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台譯《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一千一百哩太平洋屋脊步道尋回的人生》)。26歲女主角喪母,悲痛欲絕致酗酒吸毒離婚,一無所有的她做出一個瘋狂的決定,背上背包獨自徒步橫跨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四千公里走五個月,從美墨邊境貫穿美國西部荒野,沙漠、森林、雪地、峽谷,穿越加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最後走到加拿大邊境。謝麗兒百天走了1100英里,這驚險包括帶錯裝備、迷失方向、路遇響尾蛇與登徒子,旅途大量穿插回憶兩線交織:「這世界沒有絕對的安全」「睡覺前我要兌現承諾和趕路(佛洛斯特)」「如果你的勇氣拒絕了你,那就超越它(艾米莉狄金蓀)」,電影最後疲憊的她站在「眾神之橋」(Bridge of the Gods)望向前方道路,伴隨著內心獨白「此時此刻,我只剩下勇敢。」(How wild it was to let it be.)為這場動人心魄的旅程畫下句點。
2007艾米爾·荷許主演的《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又譯《荒野生存》)也是真實故事,卻更自虐。1990年大學名校畢業的富家青年克里斯放棄工作,嚮往一種離群索居的生活,最終1992年誤食植物死在阿拉斯加。兩年間他先搭便車流浪至南達科他州、加州,泛舟沿著科羅拉多河直下墨西哥,路途上他遇到旅行的情侶、在嬉皮營地與少女產生情愫、在南方農場打工,在加州遇見年輕喪妻兒的老兵Franze,面對各種人情挽留都拒絕了,他渴望自由,不願承受父母欺瞞的婚姻與社會虛偽的期待,夢想在天寒地凍的阿拉斯加找到心靈的平靜與生命的答案。
2010《朝聖之路》(The Way)是一場被迫展開的靈魂馬拉松。男主角湯姆是個眼科醫生,一輩子兢兢業業,無法理解四十歲讀博班的兒子丹尼爾為何去西班牙走「聖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丹尼爾曾對父親說:「我不是選擇一種生活,而是想活出自己的生活。」兒子途中遇難,Tom前往法國取回骨灰與遺物,代兒子走完這趟苦行,這意外展開的旅程也成了父子的修復之旅。30天徒步800公里,翻越庇里牛斯山,終點是安葬耶穌門徒「聖雅各」遺骸的聖地牙哥大教堂。湯姆與其他旅人胖子、吸菸女、魯蛇作家產生深刻對話,也逐漸找回了對人生的信念和力量。
你想去遠方流浪嗎?不帶錢絕對是另一種考驗。1999《不帶錢去旅行》(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裡,厭倦自己工作的記者徒步並搭便車穿越美國西岸到東岸,沒帶一毛錢,途中只能接受食物和借宿,數十天後到達紐約,作者坦言和他是白人男性有關。這幾樣實驗,「聖雅各之路」似乎安全性較高,有人結伴且沿途有庇護所補給站,其他簡直玩命。
文明有其便利,真正的自由只在心中,短期放飛猶可,像克里斯那樣拿生命冒險(只活到24歲)大可不必。要告別舊愛如1988百合二重唱《情人山》,或說走就走,像1991南方二重唱《不告而別》:「走出你的視線,我直接走向車站/十點的車票在手上,地點是很遠的地方/沒有留下原因,因為心情已用盡/我已拿走所有行李,就是最好的說明」。
歡迎關注我的節目,在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 on和YT都可收聽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Semiweekly
- PublishedAugust 6, 2025 at 8:33 AM UTC
- Length1h 10m
- Season1
- Episode196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