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仔店新品上架】
〈「想見你(祢)!」:在羅馬教會藝術中身歷其境〉
陳慧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耶穌是歷來基督宗教藝術的中心人物,其人物式的形象表述,作為耶穌真實臨在人類世界的視覺證據,藝術表現上的耶穌,總合理地扮演著適切的宗教角色。可是上帝之像就似乎並不需要,或認為不該被視覺化,它的視覺出現,對照教義,可能產生部分窘迫情況和不被期待的模糊猜測。……細究文藝復興時期手抄本中上帝之像,這個顯現上帝的作法,既人性化又令人印象深刻。在羅馬教會(西方拉丁教會),即使耶穌如此具象,三位一體的教義也正確地傳遞(因此耶穌就是上帝的表現),然禮儀實踐者和圖像觀看者亦曾經多麼熱切地想見上帝:『想見你(祢)』!」
人類對於「想見你(祢)」的渴望,自古以來便深植於心。儘管在早期的神學論辯中,上帝的形象被認為是精神性的、難以捉摸的,然而,藝術的世界卻展現了截然不同的面貌,大膽地將神聖的臨在具象化。這篇文章將帶領您穿越時空,深入探索文藝復興時期羅馬教會(西方拉丁教會)的視覺藝術,特別聚焦於義大利地區的手抄本細密畫和大型濕壁畫,揭示藝術家如何回應信徒對「看見」上帝的熱切期盼。
您將發現,從精緻小巧的手抄本插圖到教堂牆面上的宏偉壁畫,藝術家們不僅運用如透視法等新興技巧創造出驚人的「自然寫實」效果,更發展出獨特的「變容」手法。這種手法巧妙地將當代人物、贊助者甚至當時著名的學者,融入神聖的聖經故事場景之中。這不僅模糊了歷史與現實的界線,更創造了一種強烈的「身歷其境」體驗。透過這些圖像,觀者得以跨越時空限制,親身「參與」神蹟時刻,感受神聖的臨在。
本文透過具體藝術品的分析,例如馬薩喬震撼人心的〈三位一體〉濕壁畫、吉約蘭岱尤將佛羅倫斯上層社會生活置入聖母故事的壁畫,以及手抄本中姿態各異的上帝形象,精彩呈現了藝術家如何透過創新手法,將抽象的信仰轉化為具象且富有生命力的視覺敘事。準備好,跟著陳慧宏的腳步,帶您透過文藝復興的「時代之眼」,一同「看見」那份跨越數百年仍令人動容的「想見」渴望!
➤閱讀全文請至 https://wp.me/paSMXO-279
➤歷史學柑仔店IG https://www.instagram.com/historykamatia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정보
- 프로그램
- 주기격주 업데이트
- 발행일2025년 5월 23일 오후 1:40 UTC
- 길이10분
- 에피소드20
- 등급전체 연령 사용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