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3英文原版]John Gamba|1.8亿美金退出后,在宾大打造加速器,搭建“有用且有效”AI教育产品孵化体系

教育AI智造者

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

这一集的嘉宾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育科技引路人——John Gamba。他既是当年通过语音家校沟通平台Pace实现1.8亿美元退出的连续创业者,也是如今宾夕法尼亚大学Catapult加速器的总监,致力于支持全球教育创业者走得更深、更远。

我们从他的创业起点聊起,一直到他如何帮助数千位来自50+国家的创业者实现“从点子到影响”的转化。最打动我的是,他不是用大词堆砌愿景,而是一次次强调一句非常朴素却被忽视的话:“你说你的产品能提升学习效果——那你有证据吗?”

这句话给我极大的提醒。作为一个做教育AI工具的人,我们常常沉浸在技术迭代与产品上线的节奏里,却容易忘记——教育的核心从来不是功能,而是有效性。是否真的教会了?是否真的改善了学生或老师的状况?是否真的可以规模化地持续生效?

John详细拆解了教育科技产品要想走得远,必须跨过的三个门槛:一是学生是否真的愿意用(用户参与度),二是产品是否和教学目标对齐(教学法一致性),三是是否可以融入学校已有的技术体系(整合性)。这三个门槛,如果你只过了其中之一,也许可以短期获客;但只有三者兼备,产品才真正“有牙齿”。

对我个人而言,这场对话让我重新看待“研究”在创业中的作用。以前我觉得research只是为了写PPT、获得资助、提升说服力;现在我更清晰地意识到:research其实是决策的基准线,是帮助我们理解教育场景、预判产品边界、设计评估机制的“底层架构”。它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避免你走入死胡同的方向盘。

在这一集中你会听到非常多案例,包括如何在危机中建立Pace语音通知系统、如何将澳洲的教师韧性研究模型引入美国并发展为联邦项目、以及如何用AI搭配逻辑模型为教育创业者设计评估方案。

我非常希望,这期内容能让更多在做教育产品的朋友们意识到:不是所有功能都是价值,只有那些能带来可被评估的真实改变,才是值得长期投入的产品方向。

如果你已经在做EdTech项目,建议你:

  • 回头看看你的产品是否真正教学对齐;
  • 是否设计了一个逻辑模型、评估路径;
  • 有没有想过把研究者请进团队,哪怕是咨询性质;
  • 有没有定义你自己的“护城河”,并用用户成功去强化它。

研究驱动,不是多写几页引用文献,而是——你有没有办法让结果被信任。

🗂内容大纲

开场介绍

  • Gamba的多重身份:连续创业者、教育导师、Catapult加速器负责人
  • 从被Blackboard收购的Pace平台讲起:如何用语音家校沟通系统服务百万家庭

💥 高光瞬间:危机中的教育科技

  • 从科伦拜枪击案到911:产品如何在关键时刻展现价值?
  • 什么是真正的系统兼容性与影响评估?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创造

研究驱动的产品设计

  • 教育创业不能靠感觉,要用数据与逻辑模型说话
  • 日本“家长代上课”案例:如何启发Pace的家校参与设计

Catapult的诞生与三类创业者

  • 初创者:要什么学习资源?
  • 有MVP团队:如何进行一线试点?
  • 已营收的团队:如何从100万到1500万?

🎯 产品设计的三大黄金标准

  1. 高度用户参与感
  2. 教学法对齐(Desmos/i-Ready/Reading Science)
  3. 易于整合进教育系统(LMS、SIS等)

📊 教育创业者的“成长门槛”系统

  • 什么是Waypoint评估点?
  • 如何在融资PPT里加入研究文献?
  • NRR比ARR更重要:教育产品的真正生命力在哪里?

✨ 案例讲解:澳洲PeopleBench如何将研究变600万联邦项目?

  • Catherine McEwen量表实践、跨文化调整与数据反馈闭环

AI与加速器如何结合?

  • AI不能替代导师,但能放大辅导系统的效率
  • 用AI校对Lean Canvas、自动检测教学对齐、建议融资策略

🧠 金句爆发:创始人的成功悖论

  • “谦逊与意志力的悖论”:可教又能执行的人最有可能走得远
  • 从Swift Score聊起:只有你对齐教学标准,你的AI产品才“有牙齿”

🧩 创业团队如何搭建?

  • 教师+技术+设计 = 1+1=5 的团队结构
  • 为什么跨职能团队远胜Solo创业者?

🚀 商业模式、融资与护城河

  • 教育产品适合风投吗?耐心资本是“绿灯”
  • 如何用客户体验筑起真正的护城河?
  • 《Seven Powers》:每个创始人都该读的护城河圣经

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33",即可获得。

----------------近期伊伊子想做的一些事情-----------------

最近,随着大家对 AI 与教育的热情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教育工具。我也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三个基于 AI 辅助编程、从零开始制作的教学工具,包括:作文批改“神器”、历史可视化以及数学公式可视化师生端等,大家都反馈非常好。

随后,我也逐渐在小红书开启了直播,手把手展示如何与 AI 一起头脑风暴并完成相关的编程。许多观众向我反馈,认为这是一个从“不了解”到“掌握”的清晰过程,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解构并去神秘化教育 AI 产品的研发,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做得到”。

接下来,会开始做专题圆桌讨论,内容涵盖如何开发相关产品、国内外的产品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产品增长、推广和商业化的头脑风暴。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yiyizihere);我也会在群里更新讨论时间和内容。此外,欢迎加入我的小红书海外 AI 讨论群,期待与你们进行思维上的碰撞!

-----------------------关于伊伊子----------------------

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

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

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

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

----------------------关于听友群-----------------------

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

请大家在填写微信联系方式时,务必确认拼写是否完整和正确。我们遇见过好几次微信ID无法识别的情况~谢谢大家!

--------------------相关词介绍-------------------

教学法对齐(Pedagogical Alignment)

教育AI产品最常被忽视的一点就是是否真正符合课程目标、教师评估标准与学生

للاستماع إلى حلقات ذات محتوى فاضح،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اطلع على آخر مستجدات هذا البرنامج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أو التسجيل لمتابعة البرامج وحفظ الحلقات والحصول على آخر التحديثات.

تحديد بلد أو منطقة

أفريقيا والشرق الأوسط، والهند

آسيا والمحيط الهادئ

أوروبا

أمريكا اللاتينية والكاريبي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وكند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