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8:台灣的綠氫製作秘笈,西子灣變氫海不是夢 Ft. 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 陳軍互

零碳未來

為了因應2050全球淨零趨勢,再生能源和綠電的發展成為重要議題。其中,「氫能」也是大家關注的能源發展之一。因為氫(H2)的分子結構中不含碳,所以在未來低碳、零碳的趨勢下成,「氫能」成為備受矚目的綠色能源,未來希望可以透過「氫能」等潔淨能源代替石化燃料,而「氫能」主要可透過電解水、蒸氣法等方式產生,再當作發電燃料使用。

氫氣的製作又分成「綠氫」和「灰氫」,電解海水的過程中還要面對海水腐蝕和有毒氯氣的考驗,到底台灣要怎麼製作「綠氫」?又可以怎麼應用呢?

來賓: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 陳軍互

本集節目要點:


  • 氫能最大的特色:只要有水就可以有氫能,它是能源中間體,做為能量儲存的密度很高,可以結合風力或太陽能等綠電,將珍貴的綠電保存下來。

  • 電解海水產氫的重點在於,能否找到便宜又高效的「催化劑」。

  • 氫能作為能量的載體,在台灣已經缺乏綠電的情況下,有什麼方向可以讓我們逐步往零碳家園前進呢?


收聽《零碳未來》:https://pse.is/4d3v4l

更多科技趨勢https://pse.is/4drbp9

留言心得回饋 https://pse.is/4ee2ft

異業合作洽詢 service@ic975.com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