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

EP72|客家客庄節慶與文藝復興

傳統節慶是地方社會構成的重要場合與機會,政府之參與地方節慶是兩面刃,有可能擴大的參與及活動意義,但有可能傷害了地方的自主性。 

節目筆記︰ 

00'30'' 傳統節慶是觀察地方社會的最好機會與場合;而當代社會裡,國家也往往積極參與傳統節慶,於是地方自主性也成為關切的重點。

05'45'' 節慶可以從地方社區、區域內的聯庄以及全國三個層次觀察,是不同程度的人與人關係的凝聚場合。

10'50'' 從社會角度觀察,節慶的輪庄體制能夠團結村庄的人群;從文化的角度思考,節慶提供人們思考生活與存在的意義。又由於節慶往往以「年」為單位,使得人們會定期藉由節慶而相互連結。

18'40'' 節慶的人力、財力與物力的動員,涉及社會文化意義,也因此構成社區凝聚及自主性。

23'20'' 國家要求地方社會的信仰組織依法納入社團管理,於是辦理祭典的爐主、管理廟務的董事與地方政府之間形成對話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節慶可能會發生意義與規模方面的變化。

30'00'' 政府資源的挹注是兩面刃,雖然可能會擴大參與,但也可能地方社會參與之倒退。

36'10'' 政府資源之挹注可能可以支持更多的藝文團隊,在節慶中表演,得到表演與培力的機會。

38'20'' 桐花祭或台三線藝術季在政府支持下,長期辦理的藝術活動有可能成為新的客家節慶。然而,這樣的節慶想要成為傳統也必須與地方社會緊密連結,才有可能永續發展,成為新的傳統。

47'30'' 節慶是社會力與地方活力之展現,社會要努力發揮自主性。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5/05/19/is-it-good-or-bad-for-the-200103/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