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的平埔族原住民屬於道卡斯族的竹塹社,原本過著公同共有財產的集體粗耕生活。
客家漢人入墾新竹後,竹塹社七姓社人各自變成客家式的宗族,但是其社共同體制仍然保存在竹北新社的采田福地。於是目前的的竹塹社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節目日誌:
01'30'' 以竹塹社為例,說明台灣原客關係。
08'10'' 北台灣從台中、竹苗、桃園與大台北平地各有平埔族群生活。
10'30'' 竹塹社過著粗耕農業的生活,在明鄭之前,從香山往北移動,經新竹舊社,到竹北新社,並遷徙到湖口、新埔、關西、橫山、芎林及竹東等地。
18'40'' 不同的研究者對竹塹社人的生活有不同的主張,施添福主張國家剝削論,邵式柏及柯志明則強調平埔與國家結盟關係,林文凱則以大租收入之統計,認為十九世紀中期以前竹塹社人生活較好,但之後則失去土地,生活無依。
25'50'' 竹塹社原本以「社」為單位,共同生活,是經濟、社會、政治及文化的共同體。漢人進入後,竹塹社逐漸向漢人的私有財產變遷,原來的共同體體制,形成了客家式的宗族型態社會組織。
34'00'' 以竹塹社與漢人合作開墾飛鳳丘陵為例,可以看出竹塹社的私有財產制正形成中,這跟後來的平埔家族有關。
44'10'' 竹塹社七姓逐漸形成宗族,其中又以衛姓及錢姓最有影響力。但竹塹社作為共同體仍以「采田福地」為收租的公館,辦學,並成為信仰及祭祀中心。
51'00'' 乾隆年間,竹塹社取得漢人姓氏。
52'00'' 竹塹社各姓變成客家式的宗族,但是其社共同體制仍然保存在竹北新社的采田福地。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5/06/30/visiting-professor-an-209352/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June 30, 2025 at 11:15 AM UTC
- Season1
- Episode78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