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1. -6 ДН.

    漁民化身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

    你認識龍紋鱝嗎? 龍紋鱝是一種獨特的軟骨魚類,外觀類似鯊魚,因此漁民大多稱牠為龍紋鯊;但如果以身體的構造來說,牠的鰓裂位於腹面,比較類似魟魚。龍紋鱝為底棲型魚類,喜愛棲息於水深不超過60公尺、泥沙底質的海域,主要以甲殼動物和小魚為食。 目前關於龍紋鱝的研究資料稀少,於是海洋大學環漁系碩士畢業生、雲林縣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成員宋岳峰,在蘇楠傑副教授的鼓勵之下,進行「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公民科學計畫,邀請漁民擔任公民科學家,蒐集龍紋鱝的體長、體重、捕撈地點等資料,協助建立棲地地理分布模型。 台灣本島西部沿近海的龍紋鱝主要為無斑龍紋鱝和南方龍紋鱝兩種,可以依背側胸鰭處是否有明顯黑色斑點予以辨別,無黑斑者為無斑龍紋鱝,有黑斑者則為南方龍紋鱝,其中無斑龍紋鱝是在2013年由學者發表的新物種! 由於龍紋鱝成長較慢,一胎僅孕育約7-19尾幼仔,面臨極大的存續威脅,因此漁民提供的每筆數據都彌足珍貴。參與調查的漁民在捕撈到龍紋鱝時,必須拍攝龍紋鱝的背側照片,以利研究人員辨識物種;此外,還要記錄龍紋鱝的捕獲地點與體長、體重等資訊,有助於建立龍紋鱝的分布資料。 自去年5月到今年10月中旬,雲林與彰化地區共有32名漁民協助,提供高達1,271筆資料。公民科學家回報的數據,不僅填補了過去研究的空白,更建立了龍紋鱝的成長參數,為未來相關的研究與保育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想認識神秘的龍紋鱝嗎?快來收聽本集節目,讓「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計畫成員宋岳峰,告訴您漁民如何參與調查,攜手揭開海洋生物的神祕面紗。

    23 мин.
  2. 22 ОКТ.

    充滿樂趣與知識的生態盛會,2024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生態博覽會「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以下簡稱鳥博會),今年在10月19、20日於關渡自然公園隆重登場,吸引近萬人與會! 今年鳥博會的主題是「寶島鳥鄰居」,巧妙結合英文「neighborhood」與「bird」兩字,取其諧音訂為「Neighbirdhood」,邀請民眾認識我們生活周遭的鳥鄰居,發現牠們與我們所處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 活動現場設置了許多有趣的闖關遊戲,例如鰲鼓濕地團隊的「鳥兒大變身」,讓民眾分辨鳥類在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的羽色變化;芝山文化生態綠園透過拼圖活動,介紹可以在台北芝山岩觀察到的鳥類外觀;台北鳥會救傷中心的問答環節,則教導判斷鳥類是否受傷與相關的處置方式​。 每年鳥博會都會邀請鄰近國家的鳥會和保育單位來台交流,今年就有來自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香港等10個單位設攤,分享保育成果和經驗。當然,國內各縣市鳥會也沒有缺席,更有許多陸域、海域野生動物保育與救傷組織參與這場生態盛會。 為了帶領民眾從賞鳥開始親近自然、認識環境與生物,鳥博會也安排了超過10場賞鳥導覽,甚至邀請國內生態界「師祖級」的學者、台師大生科系名譽教授呂光洋進行介紹,讓參加者深入了解關渡的濕地生態系與鳥類。 根據統計,今年鳥博會有近3成攤位由年輕世代主理,如台北市國語實小、北市大實小、松山高中、新北市深坑國中、宜蘭縣岳明國小的學生團體,帶領民眾探討鳥類救傷、外來種與遊蕩犬貓危害、燕鷗保育等議題,與現場民眾互動熱烈。於4月春季舉辦的第1屆關渡賞鳥大賽,也在鳥博會進行頒獎,就讀國中一年級的周佑倫同學,打敗眾多賞鳥高手,奪得第二名,可以看到年輕人的無限潛力。 錯過今年鳥博會的朋友,可別錯過這集節目,讓我們透過聲音一起走進這場充滿樂趣與知識的生態盛會!

    23 мин.
  3. 15 ОКТ.

    最活潑有趣的公民科學活動,深溝釣魚大賽

    七月初,宜蘭員山鄉的深溝村熱鬧非凡,因為「深溝釣魚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的民眾,來此釣魚、摸魚、抓魚! 嚴格來說,這場活動是包裝成釣魚大賽的一場水域生物年度普查。主辦單位「農田裡的科學計畫」共同創辦人林芳儀解釋,深溝釣魚大賽的重點並非捕捉,而是調查。參賽者們要在比賽期間內,於深溝村及鄰近聚落的水域,搜尋魚、蝦、蟹、龜、鱉、淡水螺貝類等水生生物,並將其身影拍照、上傳到iNaturalist平台,為農⽥地景留下寶貴的⽣物紀錄​。 如此趣味盎然的活動,靈感起源於林芳儀與先生陳毅翰務農的經歷。2013年,他們來到了寧靜的宜蘭深溝,以友善農法耕種作物,卻遭遇到福壽螺危害田區。因此兩人希望尋找到福壽螺的本土「原生種」天敵以抑制其數量,但赫然發現,幾乎搜尋不到宜蘭農田的生物資訊。 「自己調查實在太慢了!」他們突發奇想,透過釣魚大賽來吸引民眾、釣友擔任公民科學家,一起做調查,快速累積⽣物資料。 從2018年開始舉辦至今,釣魚大賽不僅規模逐年擴大,參賽人數也迅速成長。從第一屆約30人報名,到今年已有189人參賽,參與程度是歷年最熱烈。此外,活動規則和獎勵辦法也不斷調整優化,以盡量確保調查數據的科學性,並提升活動的趣味與民眾參與度​。 今年的活動成果非常豐碩,參賽者們總共累積了2,686筆觀察紀錄,分屬65個物種,其中更有首次在深溝觀察到的新物種。活動外掛「外來種物流中心」也收到近170公斤,共1,903尾外來種魚類,數量是去年的2.5倍。 本集節目邀請「農田裡的科學計畫」共同發起人林芳儀,分享深溝釣魚大賽背後的故事。現在就來聽聽這場宜蘭最有趣的公民科學計畫,如何捲動出參與者的自主行動,守護棲地與生態!

    23 мин.
  4. 8 ОКТ.

    小琉球三處潮間帶收費,下一步保育措施是?

    海岸開發、生活廢水、遊客爆量,再加上氣候變遷等多重挑戰,讓小琉球潮間帶的生態面臨巨大壓力!為了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今年7月起,屏東縣政府針對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處潮間帶實施收取觀光保育費,費率為每人新台幣60元。 新政策的目標在於控制遊客數量,各時段進入各潮間帶人數以300人為限,同時要求須有生態導覽人員陪同進入,避免人為破壞。觀光保育費的收入將專款專用於生態維護、調查、復育、教育與管理人員培訓,期待觀光及生態並存,永續發展。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長鄭永裕指出,統計至8月底,共售出3,800餘張門票,7至8月杉福、漁埕尾與肚仔坪的總遊客量相較於去年同期,驟降超過七成。然而,這也導致許多遊客轉移至其他未收費的潮間帶,如蛤板灣在同期間有超過一萬人造訪,因此縣府正評估將蛤板灣納入收取觀光保育費的範圍。 潮間帶是生態敏感區域,除了收取觀光保育費外,屏東縣政府也提出多項管制措施,包括在杉福、漁埕尾、肚仔坪以纜繩劃設觀賞路徑,遊客只能行走在規劃的路線上。此外,各潮間帶在每年12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為休養期,禁止進入;4月1日至6月15日為繁殖期,夜間8時至隔日清晨5時也禁止進入,6月16日至11月30日可從事夜間導覽解說,但需以紅光燈進行。 同時,縣府也正積極推動復育工作,包括珊瑚、硨磲貝、馬尾藻等物種的復育計畫,並嘗試移除大量繁殖且對潮間帶生態有疑慮的梅氏長海膽與口鰓海膽,進行試驗。此外,縣府更將「硨磲貝」及「珊瑚(珊瑚礁)」列為保育物種,在肚仔坪潮間帶週邊劃設全年禁止進入的保護核心區,強化保育措施。 控制遊客人潮、復育重要物種,讓潮間帶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本集節目邀請屏東縣政府農業處長鄭永裕,帶我們了解小琉球潮間帶收取觀光保育費的脈絡與初衷。

    23 мин.
  5. 1 ОКТ.

    人為汙染、高溫重創,小琉球的珊瑚你還好嗎?

    你可知道,小琉球曾經是全台珊瑚覆蓋率最高的區域! 根據研究,在半個世紀前、1970年代,小琉球的珊瑚覆蓋率高達60到80%。海底布滿壯觀的珊瑚群落,琳琅滿目的熱帶魚悠游其中,可說是海洋生物的天堂樂園。但如今,小琉球珊瑚生態已亮起紅燈,珊瑚覆蓋率最高僅約30%,部分區域甚至不到一成。 長期關心小琉球珊瑚、進行珊瑚人工繁殖及移植復育研究的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樊同雲分析,人類活動如土地開發、過度捕撈、廢水排放,都是導致珊瑚逐漸衰退的主因。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的「海洋熱浪」,導致珊瑚大規模白化,甚至死亡。 例如,今年受海洋熱浪影響,包括墾丁、小琉球、東沙群島等地,陸續出現珊瑚白化的情況。樊同雲研究員表示,雖然7月底凱米颱風來襲,擾動海水讓溫度下降,但效果短暫。如果海洋熱浪現象沒有結束、海水沒有降低到適合珊瑚蟲生長的水溫,就會延遲珊瑚白化後復原的速度。 儘管現況讓人沮喪,但仍存在著一絲希望。樊同雲研究員指出,杉福漁港、白沙港外海域消波塊上的珊瑚生長良好,覆蓋率約有4成,相較之下,天然珊瑚礁衰退得較為嚴重。分析原因,這些海域遊客罕至,人為干擾極少,加上污水處理廠的設置,讓生活廢水進入海洋的情形大幅改善。此外,消波塊保持了珊瑚礁立體複雜的結構,穩固性良好,因此成為了珊瑚的庇護所。 降低人為活動干擾及汙染,並進行兼顧種類和基因多樣性的珊瑚復育計劃,是小琉球珊瑚生態恢復的關鍵。現在就讓我們透過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的專訪,拉出歷史縱深,了解小琉球珊瑚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可能的復育行動。

    23 мин.
  6. 24 СЕНТ.

    生態作為一個思考,2024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關渡,大台北地區最重要的水鳥棲息地。每年秋風起,便有成千上萬的冬候鳥來到淡水河口,於此停留、棲息。 與這場候鳥遷徙景象同時發生的盛會,還有已經邁入第19個年頭的「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在藝術季中,關渡自然公園邀請藝術家,以竹子、木頭、種子、石頭、泥土、貝殼、麻繩、布料等自然素材進行創作,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這門重要課題。 2024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的策展主題為「生態,作為一個思考」,策展人廖柏森指出,這個主題不僅延續前兩年的「療癒,作為一個方法」與「自然,作一個禮物」,更強調了人與環境關係的重建,深入探詢永續的概念。「如果生態成為藝術家的態度,那麼作品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對生態觀察的一種思考,一種以藝術改變環境與人的姿態。」 本屆藝術季邀請了6位國內外藝術家於園區現地創作,包括台灣藝術家陳有德、郭俞平、曾莉珺,泰國藝術家Anusorn Tunyapalit、日本藝術家菅野麻依子,與法國藝術家Fiona Paterson。此外,緯創資通的志工連續第2年參與藝術季,創作出《翼起回家》,期待關渡濕地成為候鳥每年造訪的家園。 同樣屬於參與式藝術創作的作品,還有藝術家陳有德與關渡國中同學共同打造的《永渡池》。此作結合關渡國中「與水共生」課程,以獅象隘口淹水問題為文本發展,藉由創作引發學生思考。作品名稱中的「永渡」即為「永續關渡」,代表著師生對於關渡這片土地的期許與祝福。 以藝術為媒介,讓我們一起思考環境、思考永續。在造訪關渡自然公園之前,就透過本集節目來認識2024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的精彩之處!

    23 мин.
  7. 17 СЕНТ.

    找一找,雙截蜻蜓哪去了? ft. 台灣蜻蜓學會秘書長李宜龍

    在台灣,有好幾種蜻蜓的族群岌岌可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水域環境,出問題了! 雖然蜻蜓是在空中飛行的昆蟲,但牠們的稚蟲「水蠆」都是在水中生活,長大後爬出水面,羽化成蜻蜓。不同型態的水域,會吸引不同的蜻蜓。有些蜻蜓喜歡棲息在乾淨的溪流上游,有些在下游或湖泊、池塘生活,有些則棲息於農田、水溝等淺水環境。 然而,隨著城市與工業發展,台灣的水域環境在這幾十年來有著巨幅改變。許多埤塘、池沼、濕地,被填平開發;河川河灘地興建停車場、籃球場、親水公園等設施,導致草澤減少;山區溪流也因為不當的治水工程,變成了三面光的水泥溝渠;有的水田使用了農藥,有的則休耕或轉作旱作……這些變化,使得適合蜻蜓棲息的環境愈來愈少。 以雙截蜻蜓為例,台灣蜻蜓學會秘書長李宜龍指出,雙截蜻蜓喜歡穩定的草澤環境,根據過往資料,北部淡水河流域的大漢溪、基隆河河岸,都有雙截蜻蜓的觀察紀錄,甚至桃園、南投、屏東等地的濱溪帶草澤都有雙截蜻蜓的身影。但如今,只剩下新北市樹林、鶯歌的大漢溪河濱草澤,有相對穩定的族群。 分析主要原因,李宜龍認為,仍是河岸棲地環境的變化。例如樹林「後村堰」2004年遭艾利颱風帶來的大水沖毀而荒廢,成為雙截蜻蜓的重要棲地;後續市府將看似雜亂無用的草澤整理為遙控飛機場、運動公園,也連帶讓雙截蜻蜓的棲地縮小。加上最近幾年降雨極端化,草澤可能長期無雨水補充逐漸乾涸,更讓雙截蜻蜓的生存雪上加霜。 根據台灣蜻蜓學會編撰中的蜻蜓紅皮書初稿,雙截蜻蜓被列為國家極度瀕危等級(NCR),需要您持續關心。現在就讓我們跟隨台灣蜻蜓學會秘書長李宜龍,走訪雙截蜻蜓在鶯歌與樹林的可能棲地,找尋牠們的身影,也思考如何拯救岌岌可危的雙截蜻蜓族群。

    23 мин.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Еще от провайдера «IC之音,你的隨身談資庫»

Вам может также понравиться

Чтобы прослушивать выпуски с ненормативным контентом, войдите в систему.

Следите за новостями подкаста

Войдите в систему или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чтобы следить за подкастами, сохранять выпуски и получать последние обновления.

Выберите страну или регион

Африка, Ближний Восток и Индия

Азиатс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регион

Европа

Латинская Америка и страны Карибского бассейна

США и Канад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