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 episodes

Podcast by 轉角國際
主編/林齊晧
編輯/周慧儀、賴昀、李牧宜、王穎芝
網站:https://global.udn.com
主編信箱:chihao.lin@udngroup.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 News
    • 4.6 • 156 Ratings

Podcast by 轉角國際
主編/林齊晧
編輯/周慧儀、賴昀、李牧宜、王穎芝
網站:https://global.udn.com
主編信箱:chihao.lin@udngroup.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05.13 【2024歐洲歌唱大賽】瑞士歌手尼莫以非二元性別主題歌曲奪冠、數千名挺巴觀眾抗議以色列參賽

    2024.05.13 【2024歐洲歌唱大賽】瑞士歌手尼莫以非二元性別主題歌曲奪冠、數千名挺巴觀眾抗議以色列參賽

    主持/編輯牧宜

    2024年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5月7日於瑞典馬爾默舉辦,共有37國參賽,5月11日決賽登場,最後由24歲的瑞士饒舌歌手尼莫(Nemo)以歌曲《The Code》獲得共591分,打敗克羅埃西亞參賽者Baby Lasagna的547分、奪下冠軍。

    尼莫以演唱歌曲《The Code》講述自己非二元性別身份的相關故事。亞軍則是來自各羅埃西亞、藝名為Baby Lasagna的歌手普利希奇。歌曲講述克羅埃西亞小鎮大男孩離開家鄉尋、求美好生活的故事,團隊身穿克羅埃西亞傳統服飾表演十分吸睛。

    雖然歐洲歌唱大賽嚴禁表演出現任何政治意涵元素及訊息,然而以巴衝突持續,相關爭議自比賽前即開始發酵。比賽前,許多歐洲國家對主辦方施壓,要求禁止以色列參賽。本次以色列選手戈蘭(Eden Golan)因出色表現獲得第五名,然而他參賽引發約有八千名挺巴示威者聚集到馬爾默(Malmo)進行抗議遊行。主辦方因擔憂事態升級也駐守大批警力,也以高規格安全保護戈蘭。

    戈蘭表演歌曲〈颶風〉原名稱為〈十月雨〉,敏感的歌曲名稱也被視為暗指以巴衝突的作品,因此二月下旬,歐洲廣播聯盟(EBU)要求重新改寫歌曲並更改歌名。然而即便如此,作品究竟是否在暗指以巴衝突仍有許多想像空間。此外,瑞典歌手薩德艾瑞克(Eric Saade)於開場表演在手腕上綁著一條中東傳統圍巾庫菲亞也引發爭議,瑞典電視台(SVT)和EBU也於事後發出聲明譴責。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8 min
    2024.05.10 以色列不顧美國警告加強空襲拉法,超過10萬人逃離/伊朗新一波頭巾掃蕩「光芒計劃」是什麼?

    2024.05.10 以色列不顧美國警告加強空襲拉法,超過10萬人逃離/伊朗新一波頭巾掃蕩「光芒計劃」是什麼?

    主持/編輯牧宜、編輯穎芝|編輯七號(節目最後有消息宣布)

    (1)以色列宣布拒絕接受哈瑪斯同意的停火協議後,5月7日開始在加薩南部拉法過境點加強軍事行動,造成超過10萬人逃離拉法,人口流動為數個月以來最大規模。目前逃離者大多撤離至拉法西部及汗尤尼斯之間的馬瓦西(Al Mawasi )地區,此地被以色列列為「擴大的人道主義區」,不過此地早已擁擠不堪,糧食、衛生條件惡劣。聯合國警告,數日內逃離拉法人數將超過30萬人。

    此前拜登警告以色列不要入侵拉法,若對拉法加強軍事行動,他將停止對以色列提供鐵穹飛彈防禦系統外的所有武器。此次為加薩衝突7個多月以來,美國第一次對提供以色列武器設下先決條件。然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明顯不顧拜登的警告,他表示,以色列已做好會孤立無援、單獨奮戰的心理準備。

    (2)伊朗女性又受到新一波打壓,伊朗政府4月13日啟動「光芒計劃」(Nour Plan),加強取締不戴頭巾的女性。道德警察再次出動「頭巾巡邏車」(Hijab Patrol),專門抓捕沒戴頭巾的女人。2022年婦女阿米尼之死掀起示威潮後,伊朗政府曾經減少取締,頭巾巡邏車已經停用一年多,不戴頭巾的女性也變得比較常見。但在「光芒計劃」最新一波掃蕩中,警察暴力情形非常嚴重,很多女性被強押上車,或遭受當街辱罵、毆打,甚至被性侵等等,已嚴重到連保守派都出面要求警察克制。

    近期上映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伊朗影片《沒有她們的星球》(My Stolen Planet)也紀錄了女性處境。導演沙里菲(Farahnaz Sharifi)運用很多人的照片、家庭錄影或手機影像,呈現1979年後女性的生活樣貌。革命讓她們的生活分裂成兩個星球,一個有頭巾,一個沒有。但她們努力活得盡興,偷偷享受音樂和舞蹈。這是集眾人之力拍攝的影片,也是女性以個人經驗反抗極權的故事。紀錄片讓人不再只能記得伊朗女性的憤怒或悲情,而是她們唱歌、大笑及舞動的樣貌。

    【TIDF購票資訊】沒有她們的星球(My Stolen Planet)
    https://www.tidf.org.tw/zh-hant/films/13414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24 min
    2024.05.09 【2024普立茲獎】加薩記者獲特別褒揚、美聯社「疫後失學孩童」遺珠報導分享

    2024.05.09 【2024普立茲獎】加薩記者獲特別褒揚、美聯社「疫後失學孩童」遺珠報導分享

    主持/編輯牧宜

    2024年普立茲獎(2024 Pulitzer Prize)5月6日公布,得獎作品中以巴衝突仍佔據重要地位,也涵蓋俄烏戰爭、移民處境、槍枝議題及全球疾病議題等等。普立茲獎今年也特別頒布「特別褒揚獎」,以表揚於加薩走廊冒著危險做報導的記者及媒體工作者。

    《紐約時報》在以巴衝突期間推出廣泛又具啟發性的報導,榮獲國際報導獎;《路透社》巴勒斯坦裔記者薩林的攝影作品《抱著外甥女遺體的巴勒斯坦女人》4月19日獲得世界新聞攝影獎年度照片後,也獲頒普立茲突發新聞攝影獎。

    普立茲此次也特別表彰42歲俄羅斯反對派人士卡拉姆扎(Vladimir Kara-Murza)。士卡拉姆扎自2022年4月便被俄羅斯當局監禁,又因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而以叛國罪名被判25年監禁。普立茲獎委員會頒發獎項,表彰卡拉姆扎於獄中冒著巨大危險撰寫專欄文章,堅持為俄羅斯爭取民主的未來。

    全國報導獎則由《路透社》及《華盛頓郵報》共同獲頒。《路透社》報導講述馬斯克在製造業帝國立下許多創舉之餘,對消費者、勞工及實驗性動物造成的嚴重傷害;《華盛頓郵報》調查報導則講述AR-15步槍在美國大規模槍擊擊暴力事件中的角色。

    普立茲獎頒獎時間,正逢許多美國校園深陷挺巴抗議衝突之際,評審組於頒獎前幾日,也發表聲明表揚在各大學中記錄衝突事件的校園報與學生記者。

    《美聯社》針對疫後失學孩子的系列報導也入圍全國報導獎。教育記者託內斯(Bianca Vázquez Toness)及數據記者盧里發現,疫後普遍學校關注學生返回學校後落後的學習能力,然而鮮少人關注眾多未能繼續接受教育的學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23 min
    2024.05.08 普丁就職,任期到2030/烏克蘭破獲暗殺計畫/馬克宏不排除派兵支援烏克蘭

    2024.05.08 普丁就職,任期到2030/烏克蘭破獲暗殺計畫/馬克宏不排除派兵支援烏克蘭

    主持/編輯七號


    轉角國際 ➤ global.udn.com
    轉角FB ➤ udnglobal
    轉角IG ➤ @udnglobal
    重磅廣播 ➤ podcas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6 min
    2024.05.07 加薩情勢更新:哈瑪斯接受停火協議、以色列持續向拉法進軍

    2024.05.07 加薩情勢更新:哈瑪斯接受停火協議、以色列持續向拉法進軍

    主持/編輯牧宜、編輯七號

    (1)哈瑪斯與以色列在加薩的衝突已持續7個月,哈瑪斯近期告知調解國卡達與埃及,表示已接受雙方提出的停戰協議。哈瑪斯同意的協議內容分為三個階段,然而,以色列認為此協議內容已經經過「軟化」,並非以方先前同意的框架。調解國美國、卡達及埃及則表示正在研究雙方反應,將進一步與中東盟友討論。

    除此之外,總理納坦雅胡宣布繼續於加薩拉法東部採取軍事行動.對哈瑪斯釋放人質施加壓力。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指出,正在鎖定拉法50多個恐怖組織目標,呼籲拉法民眾盡快撤離。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IJ)旗下的武裝團體聖城旅發射火箭攻擊以色列南部,回應以軍空襲。

    (2)加薩情勢也牽動著美國各大學的抗議潮。經過UCLA暴力衝突後,校方表示將會設立新的校內單位,專門應對校園安全問題。雖然有些帳篷撤去,示威學生仍在校園活動。在波士頓的MIT麻省理工學院,聲援巴勒斯坦的學生突破警察的圍欄,持續在校園中示威;有抗議學生呼籲,MIT應該停止與以色列國防部之間的合作研究。

    在美國南方的密西西比大學,則因示威緊張對峙,又衍生了美國的種族矛盾。5月3日,一名聲援巴勒斯坦的非裔女學生,在示威廣場上與另一批反示威的學生發生口角。這些反示威者全部為白人、且幾乎為男性(之中有人身穿美國國旗圖樣的衣服),向黑人學生口出辱罵、嘲諷,還有人故意模仿猴子的動作等等,現場情形一度相當緊張。到5月6日,密西西比大學校方已展開調查,認為當天出現的種族主義行為和言語不能被接受,已有學生被約談。

    諷刺的是,密西西比州過去在戰後的50、60年代,正是黑白種族主義衝突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而密西西比大學在1962年,因為校內史上第一位黑人學生梅瑞狄斯(James Meredith)的入學事件演變成暴力衝突,甚至有3K黨成員揚言動用私刑。在歷史照片中可以看到白人學生集體對黑人嘲諷、模仿猴子的動作來羞辱對方;時隔超過半世紀,美國社會內在的種族問題,在這一次的大學抗議潮中又顯現出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23 min
    轉角國際獲得亞洲人權新聞獎 podcast 榮譽獎 ft. 周慧儀

    轉角國際獲得亞洲人權新聞獎 podcast 榮譽獎 ft. 周慧儀

    轉角國際的前編輯慧儀,獲得了2024 亞洲人權新聞獎 podcast 榮譽獎

    本集邀請慧儀回來與聽友們打招呼,分享得獎心情。

    獲獎作品:周慧儀/〈留下的恐懼與代價:緬甸政變兩年…專訪仍在仰光報導的記者〉
    ---
    亞洲人權新聞獎由人權觀察組織(HRW)、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華特・克朗凱特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台灣外國記者會(TFCC)和泰國外國記者俱樂部(FCCT)聯合主辦。
    獎項特別表彰在亞洲地區為捍衛新聞自由、推動人權問題有傑出貢獻的新聞工作者。此獎項原由香港外國記者會主辦,因應香港國安法的影響,現由台灣外國記者會 TFCC 接棒,2024年在台灣首次舉辦。詳情參閱HRPA【官方網站】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6 min

Customer Reviews

4.6 out of 5
156 Ratings

156 Ratings

Chienyh ,

快用完的金幣

感謝編輯群每天的努力,不論是新聞內容或是前後的聊天段落,每天更新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現在人在美國西岸定居,因為時差的關係,正好利用每天早上上班通勤的時間(約略20分鐘😏)收聽,對於轉角盡力維持新聞中立的立場感到很感動。尤其是七號常常語重心長的暗喻部分台灣媒體的遣詞用字只為博人眼球,這部分更是深感認同。

因此聽完今天五一的訪談後,不禁有點困惑疑問想請教: 請問這集節目,主要是想表述或提供什麼資訊呢?
節目內容聽完後,部分觀點認同,但部分覺得以偏概全。尤其不太理解是想呈現現行哥大內部的狀況?學生團體的理念?教師團體的想法?還是探討美國政治光譜的意見?
會有這樣的疑問,主要原因是,這次的連線訪談,讓人感受到明顯的不中立。很明顯整集節目的預設立場。雖然在過程中會盡可能提到正反兩方(比方說課堂上有猶太人高巴勒斯坦人的學生),但在描述學生論述的時候,一方帶有明顯的反對痛心感(幾次強調學生立場偏左,支持和平,反對戰爭等),一方快速的以,當然他也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帶過?印象轉角之前有一集在探討,以巴衝突有複雜的歷史脈絡在裡面(甚至要從英國統治該區開始),很難明顯劃分是哪方的衝突責任,而這次哈的行徑明顯過線,以的回應也過於激進。然而,從這次訪談卻感受到明確的政治站位了。另外討論到哥大校方部分,開放紐約市警進入校園,本身對於校園言論自由的威脅,個人周遭的人是認同居多。但對於校方實施的管控以「戒嚴」描述,校長到國會備詢以「輸誠」表述,是不是也有明顯的政治立場了?當校內有學生備受威脅的時候,校方限制校外人士進場,而當抗議人士佔領校舍,同時限制清潔人員自由的時候,校方管控校園優先處理,用戒嚴這種對於台灣人有特殊歷史意味的詞來形容妥當嗎?另外個人可能理解錯誤,但美國大學校長到國會備詢,是美國校園跟政府的運作模式之一。而校長在中間表示會讓校園回歸正常運作,輸誠的形容也是很耐人尋味。校園是該保有高度言論自由,這也是美國進步革新的動力之一。但當部分學生為了表達自己的理想,進而影響到其他人的言論自由、受教權、甚至人身自由的時候。這樣的「大義」是否能更高於其他人的權利,就很值得探討了。
這集節目全集聽下來,獲得了明確的一方政治立場的想法,但對於該方引人爭議的行徑,似乎都沒有探討或是避重就輕帶過。因此,不禁有點疑惑,節目是以新聞的角度,還是以宣傳的角度播出?

五一勞動節仍然堅守崗位,感謝七號的辛勞及用心。未來還是會以轉角當成上班途中的優質陪伴。感謝編輯群們的努力,也祝福昨天七號提到的加薪編輯群會真的實現!

PsFox ,

知識的重量

我喜歡

Jellyfishda ,

費城台灣人不捨

嗚嗚😩😩 慧宜要走了,要去寶島少年兄嗎?

Top Podcasts In News

The Daily
The New York Times
Up First
NPR
Serial
Serial Productions & The New York Times
The Ben Shapiro Show
The Daily Wire
The Megyn Kelly Show
SiriusXM
Pod Save America
Crooked Media

You Might Also Like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敏迪選讀
敏迪
☀️ 全球串連早安新聞|Morning Taiwan Glocal News
浩爾&小路
台灣國際報
The Taiwan Times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