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2极越爆雷、理想L9爆红:固态电池引爆新战场?中国新能源究竟会加速淘汰,还是引领世界?

天财之路|助你有爱又有财

从生产第一辆新能源车到第1000万辆,中国用了27年,而从第1000万辆到2000万辆,我们仅用17个月。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过去10年中,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不仅打响了「中国制造」的品牌,更让世界见证了何为「中国速度」。

🎧|本期内容|

在圣诞与平安夜的节日氛围中,我们跨越时区,邀请到具有11 年科技行业股权投资经验、前某央企基金投资总监周劲云深度剖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他以理想L9 车主与资深投资人的双重视角,从企业股权架构产品迭代,从技术逻辑用户体验,带领我们了解行业蓬勃发展的动因和面临的挑战。

本期节目不仅有听友关心的「车企解散」「同质化内卷」探讨,也涵盖了电池技术、增程式动力、智能驾驶、国内外市场竞争、车主社群活动等热门话题,让我们在轻松的对话中收获专业又务实的洞察。

无论你是燃油车的坚定拥趸,还是正在观望或已上车的新能源车主,这期播客都能帮助你更系统、透彻地看懂「中国速度」背后的产业升级与商业逻辑。

🌟|本期嘉宾|

周劲云Rafe

  • 留美多年, CFA持证人, 11 年科技行业股权投资经验,前某央企基金投资总监;
  • 关注TMT科技行业,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向上有丰富的研究与实践经历;
  • 理想 L9 车主与新能源“发烧友”。

⌚️|时间索引|

02:47 嘉宾介绍

💰Part 0 听友问答

03:51听友问答1:极越等新能源车企解散,员工权益如何保障?

  • 资本多方股权结构复杂,导致「三不管」局面:母公司(吉利、百度)投入有限、CEO 仅是高级打工者;没有真正的「主人」给到员工足额补偿。
  • 行业启示:
  • 1)投资架构需更审慎,设置必要的准入门槛,避免员工与用户权益无处安放。
  • 2)新势力车企不断洗牌,普通员工要更关注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09:03听友问答2:同质化内卷严重,谁能真正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做研发?

  • 购买因素 vs. 真实需求:电动车性能、参数过剩)往往与用户日常需求脱节,但能带来“卖点”和「荷尔蒙」吸引;
  • 产业发展阶段:目前如同「智能手机进入 iPhone 4时代」,仍在百花齐放的摸索期;多家车企从不同方向试错尝试,找各自差异化;
  • 核心突破:应适度平衡“炫参数”与“实用价值”,持续打磨续航、电控、驾驶体验等核心痛点。

💰Part 1 新能源车为什么受青睐?

17:04新能源车的驾乘舒适度:电动机的先天「豪华感」

  • 内燃机与变速箱的噪音、震动、顿挫,是传统车需数十年经验去控制的「痛点」。电机通过「纯电驱动」和「单档变速」天然降低了复杂度,从而大幅提升行驶品质。
  • 「开上电车就回不去了」多针对家庭或通勤用车场景,因其安静平顺的驾驶体验远超同价位燃油车。

21:24新能源车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油车为何难复制?

  • 车辆底层架构差异:电池与高压电气系统提供充足电力,可容纳更多娱乐与舒适配置;而传统 12V 燃油车电气负荷有限。
  • 在追求“大空间、大马力、大配置”时,电机的动力输出特性,令「造大车」变得更可行。

24:30新能源车的智能化:中国车企「弯道超车」

  • OTA 升级、语音交互、智能座舱、自动辅助驾驶等迅速普及,让电动车真正成为「大型智能终端」。
  • 行业激烈竞争 + 供应链协同,使得国产新势力在智驾技术上迭代极快,在城市复杂路况实现可行的「端到端」驾驶辅助。

29:32新能源车的主动安全性:技术进步与“误触发率”难题

  • 核心挑战:如何平衡「紧急制动」与「错误刹车」的风险?减误触发是关键。
  • 新势力出于差异化竞争,更积极下放高阶功能(如 L2+ 自动驾驶),体验快但也需监管与用户自我约束。

36:53增程式动力是否落后?

  • 技术古老 ≠ 新能源落后:增程在城市通勤与偶尔长途场景中具备可靠性与续航灵活性。
  • 对里程焦虑的用户是“折中方案”,整车结构也更简化于混动。

41:23新能源车的养用成本:电车在大多数场景更省

  • 家用电价往往让百公里费用降至燃油车 1/4 ~ 1/5;保养无须机油、火花塞等,维护更简单。
  • 保险费偏高:动力电池、辅助驾驶等关键部件带来更大“维修成本”,保险公司保费定价水涨船高。

52:22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井喷现象」:产业实力 or 营销?

  • 头部品牌持续发力技术与供应链,用户体验迅速提升。
  • 市场或将进入加速淘汰阶段,小品牌、投机者正陆续退出。

💰Part 2 新能源车在技术层面与营销策略上与传统油车的对比

57:43在造车工艺上,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这四大工艺流程未变,底盘构造迥异

  • 液态电池动辄 600+ kg 重量改变整车布局;「造大车」在电机驱动下更灵活,但也需改良悬架、强化安全设计。
  • 特斯拉等推行「一体化压铸」、平台化造车,进一步简化流程、降低成本。

01:02:21新能源车企像科技公司?而传统油车企像工程公司?

  • 软件定义汽车:不再仅是机械工程,汽车 OTA、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迭代极快。
  • 与传统厂商的「工程型研发」相比,新势力拥抱“互联网速度”,持续推送升级与功能解锁。

01:07:40 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问世:技术可行但成本居高不下

  • 半固态产品已实现小规模商用,1000+ 公里续航不再是梦想;
  • 大规模普及需等待「降本」与「产业链协同」,业界戏称「固态电池永远还差五年」。

01:10:20 新能源车的直销模式vs.传统油车4S店模式:新能源会改变整个行业销售模式?

  • 新势力去中间化,买车像买手机般简洁。传统厂商有经销商体系包袱,“船大难掉头”。
  • 终端直营店 + 物流交付中心 + 城市保养中心的分散化布局,提升用户体验与品牌粘性。

01:14:56 新能源车在商超营销:试驾 & 保养怎么做?

车展厅进驻购物中心,试驾车放在附近停车场,售后保养由「城市维修中心」承担;更贴近年轻消费群。

01:17:11新能源官方车友会:品牌文化的另一阵地

  • 理想等新势力深度运营官方车友会,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将品牌文化贯穿始终;
  • 探厂、亲子营、户外体验等活动多元,潜移默化强化品牌粘性与用户忠诚度。

💰Part 3 为什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此迅速?

01:27:06新能源车补能体系的加速完善

  • 国家高层的超前布局 + 国企、民企协同,让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在全国“铺满地”,补能焦虑大为缓解。
  • 政策扶持让普通消费者的使用门槛降低,大大促进市场认知与销量爆发。

01:33:10 产业链多方参与,快速成熟

早期政府补贴激发大规模资本与技术涌入,从材料、电池、整车到销售网络,都建成相对完整的生态闭环,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01:37:07 关于氢能的应用:日本掌握专利,但 C 端普及障碍重重

储运安全性与补能难题令氢能更多用于商用车或特定场景;短期内难与电动车抗衡。

💰Part 4 我国新能源行业未来的挑战与展望

01:39:12国家层面:我国新能源汽车文化与出口阻力

  • 中国新能源车在智能化/电动化上的独特优势冲击海外传统品牌;欧美等强势汽车文化与贸易壁垒会加大竞争难度。
  • 「车企全球化」需平衡“文化融合”与“政治经贸”层面挑战。

01:42:18 企业层面:同质化与内卷之下,谁能突出重围?

核心技术、差异化定位是存活之本;部分没有技术储备的品牌将被加速淘汰。

01:43:51电池污染已非主要担忧问题

成熟的回收产业链与梯次利用正大规模运行;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渐成熟。

01:47:28中国新能源车企盈利之困

  • 新势力中,理想与特斯拉已成功盈利;比亚迪、华为合作款等表现稳健。
  • 整体行业仍在“淘汰赛”洗牌,进度各异;长期来看,马太效应明显。

01:50:27 快问快答:可以随便选,买哪辆车?

嘉宾与主持人各有心头好,体现「车辆属性 + 个人需求」才是最终决策依据。

📚|延伸阅读|

新势力汽车:指依托互联网和传统汽车制造业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这些品牌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致力于推动电动汽

للاستماع إلى حلقات ذات محتوى فاضح،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اطلع على آخر مستجدات هذا البرنامج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أو التسجيل لمتابعة البرامج وحفظ الحلقات والحصول على آخر التحديثات.

تحديد بلد أو منطقة

أفريقيا والشرق الأوسط، والهند

آسيا والمحيط الهادئ

أوروبا

أمريكا اللاتينية والكاريبي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وكند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