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棒球場

曾文誠 & 梁功斌
台北市立棒球場

兩個加起來將近 13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感謝 326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六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也幫助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為棒球平權貢獻心力,讓更多人享受棒球、參與棒球。 💪 募資活動: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支持女棒:https://twbaa.org/support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taipei.municipal.baseball.stadium@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S6E3] 任中傑:「職棒這條路,就是不歸路」

    6 天前

    [S6E3] 任中傑:「職棒這條路,就是不歸路」

    「球員和教練不會喜歡領隊的。」 這集我們邀請到的是前味全龍領隊任中傑,任領隊也曾經擔任過興農牛的領隊,在味全龍回歸中華職棒後,先以顧問身份加入,後來第二次成為球隊領隊。他和我們分享這三次他是怎麼接下任務,其實一開始他根本不在棒球圈,在集團的人資部門裡工作,因為郭榮祺董事長認為「棒球全部都是人的問題」,因此把兵符交給人事經驗豐富、而且也是棒球迷的任領隊。但當時他完全沒有準備好。 「沒有涉賭的,也有拿錢。那時候風氣很差。」那時也是味全龍面臨台灣大聯盟挖角,又遇到簽賭案的艱苦時期,任領隊職棒八年一上任就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也因為他的能力被看見,雖然三連霸後,味全解散,興農的楊天發總裁延攬他進球隊。從味全的黃家,到興農的楊家,再到魏家的味全,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領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談薪水,還有在談薪水時建立好關係。任領隊和我們提到興農時期的楓康和黃忠義,在談薪時遇到的小故事。令梁 sir 大吃一驚,原來有些事他以為沒人知道,結果其實影響深遠。 不只面對老闆,領隊和教練、球員的關係也是一門學問。任領隊經歷過許多總教練,例如傳奇的徐生明總教練和現任的葉君璋總教練,他有不同於曾公的看法。在興農時期,還曾經發生楊總裁干預調度,最後裁撤掉教練團的事情,當時的情況到底多誇張,任領隊在這集節目中毫不保留的分享細節。 任領隊也是唯一在職棒前期與近五年都擔任過球隊領隊的人,由他的角度來看現在的職業球隊經營,以及球迷和啦啦隊。「球迷很多(進場)是看啦啦隊的。」他感慨時代的變化,也深刻地感覺球迷的風向改變。「現在球迷的忠誠度不如以前。」 一起來聽聽任領隊回首這一段「不歸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16 分鐘
  2. [S6E2] 江泰權:「尤其是公眾人物,我確實是前車之鑑」

    6月19日

    [S6E2] 江泰權:「尤其是公眾人物,我確實是前車之鑑」

    「我被判詐欺未遂,我沒有對價關係,而且我也沒打輸球,我認真打。」 這集來賓是統一獅的江泰權。他出身嘉義,小學就加入梅山少棒隊,後來轉學到南興,繼續走上棒球之路。和多數走上棒球路的球員不同,江泰權其實很會讀書,課業表現不錯,但因為練球佔用太多時間,逐漸跟不上學業進度,只好專心打球。「書要讀得好,球同時要打得好,我覺得有困難。」江泰權說。 江泰權在三級棒球時期原本是捕手,青少棒階段還與洪一中一同入選國家隊。因為他跑得快、打擊穩定,後來被教練安排轉任外野手。「因為我跑比較快,打擊比較穩定,所以用我比較多一點。」江泰權說。「(大學時)一百公尺我可以跑十一秒,繞壘我可以跑十四秒多。」他後來保送到輔仁大學,成為莊勝雄的御用捕手。「我覺得跟莊勝雄配,很好配,他很準。」江泰權在節目中也分享了自己接捕兩大強投莊勝雄與郭泰源的經驗,從捕手的角度說明他們球路為何那麼有威力,以及彼此之間的絕佳默契。 「三朝元老」江泰權多次入選國家隊,征戰洲際盃、世界盃和亞運會,還參與三屆奧運,歷經三任總教練:李來發、吳祥木和林家祥。他從最年輕打到最資深,從菜鳥一路成為隊長,可說是台灣棒壇一代傳奇。在節目中,他分享了如何破解荷蘭隊投手,以及1984年奧運在道奇球場的震撼體驗,還有對長期移地訓練的反思。 他也談到當年加入職棒的過程。由於黑鷹棒球隊考量到他高齡 32 歲,所以沒有將他列入保護名單,最後被統一獅選走,成為少數沒有加入時報鷹或俊國熊的國家隊成員。「當然有點意外,時報鷹當時是我和周子玉一起慢慢組起來的。」江泰權說。 後來江泰權因涉賭爭議離開台灣棒壇。雖然對當時的判決仍有遺憾,他也坦言必須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離開球界後,他回到家中經營的餐廳工作,後來在吳祥木教練的介紹下轉往中國發展,帶領天津獅和中國國家隊,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我帶隊參加六次全運會,有五次打進決賽,三次拿冠軍。」江泰權在中國逐漸摸索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在教練職位上也找到成就感,可說是實現了當初郭領隊對他的期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29 分鐘
  3. [S6E1] 澎恰恰:「我如果往生了,我希望燒出來的是一顆棒球」

    6月12日

    [S6E1] 澎恰恰:「我如果往生了,我希望燒出來的是一顆棒球」

    「早期私底下能借得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的,只有我跟童安格。」 第六集第一集的來賓是「澎哥」澎恰恰。澎恰恰在棒球之鄉嘉義長大,從小就是棒球痴,五專之前雖然都沒有受過科班訓練,都靠自學,一有空就找捕手來練習。甚至晚上會跑到嘉義火車站旁的地下道,只因為那裡有燈光,能讓他練投。到五專後,他先後待過黎明工專和遠東工專,那時的生活除了打棒球還參加田徑隊短跑和跳遠,更誇張的是帶領球隊完成三連霸,簡直是運動奇才。 澎哥說他真的很愛當投手,尤其喜歡投手站在場中央那種英雄的感覺,還摸索出「澎氏滑球」,讓他在乙組賽場上投出過兩場完全比賽(兩場!!!)。「我球速不快,但就是準,而且後面的隊友守備好。」澎哥說。他還在 1995 年職棒正熱時,主持棒球綜藝節目《歡樂強棒》,還是「閃亮之星棒球隊」的創辦人,為了祈求一場雨停,他還發誓要吃素一個月,真是瘋狂。 在職棒元年開幕戰的時候,因為邀請藝人來拉抬曝光,找來棒球痴澎哥和童安格獻花給特別來賓「OH 桑」王貞治,成為澎哥至今仍念念不忘的一段光榮時刻。 「作秀的時候,曾經為了一場比賽,整個禮拜不接秀場。」澎哥曾經投到韌帶斷掉、罹患急性腸胃炎,他還是堅持要上投手丘,簡直是在拿命拚。走上演藝之路的澎哥始終有個夢想,希望能成為職棒選手,他曾經列名台灣大聯盟嘉南勇士的球員名單,但最終並未上場出賽。他也曾經報名選秀會,跟當時的兄弟象談好,但因為場外風波最後告吹。不過,棒球之神終究沒有遺忘他,讓他在2012年3月1日,身披統一獅球衣,面對天津獅完成職棒初登板,圓了他一生的棒球夢。 「你這一輩子,排第一的是棒球。」澎嫂曾經對他說。澎哥不只在棒球場上燃燒自己,甚至還投資拍棒球電影,自己當導演,這成了他棒球人生中最失落的一段歷程——他明明如此熱愛棒球,卻被市場冷酷無情地澆了一桶冷水。「看棒球不應該是在螢幕上看,應該是到現場去感受那個氛圍。」澎哥說這是他拍電影學到的一課。 「棒球的紅縫線,剛好一百零八針,一直走,沒有直的,從哪裡開始就走回原點,這不就人生嘛!所以人要活到一百零八歲。」澎恰恰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9 分鐘
  4. [S6E0 下集] 陳偉殷:「原本腦中一片空白,Jeter 那一棒才讓我清醒」

    5月1日 · 附贈內容

    [S6E0 下集] 陳偉殷:「原本腦中一片空白,Jeter 那一棒才讓我清醒」

    ⚾️ 第六季募資達標!解鎖限量簽名版回饋品,只有 66 個! 👉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我就是想回到球場上面,我要人家知道,就算受到這麼大的傷,我還是能回到球場上面,而且甚至比我受傷前更好。」 下集我們聊到陳偉殷來到美國之後,經歷完第一個春訓,準備開季的時候,才接到總教練指派任務,要在第二個系列賽對上洋基隊,他坦承說自己有些出乎意料。 陳偉殷第一場先發,他站在投手丘上,腦中一片空白,開場就連續三個壞球,「不是緊張,而是自己要做什麼完全不知道。」陳偉殷說自己從不會怯場,不管什麼比賽,但來到美國,初登板夢想成真的那一刻,他卻手足無措,直到 Derek Jeter 在滿球數擊出全壘打,才醒過來,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在戰場上。 陳偉殷來到美國,不只要適應用球,還要適應新教練、新捕手、新環境,他用親身經驗來談兩位傳奇總教練—落合博滿和 Buck Showalter 的相同與不同。「日本的話,你上去丟,你能完封就是完封。」陳偉殷說 Showalter 會有合理的用球數上限,該換就是會換,要保護選手的狀態。「被打兩分、三分沒關係,我們的打擊會幫你打回來。」這點跟落合監督的「調一分就輸了」哲學大不相同。 從中日龍到巴爾的摩金鶯,陳偉殷也經歷球隊不同的階段,面對到更強的對手,他越想挑戰,不管是多強的打者,他都是一個挑戰者姿態。「可能是一種叛逆,越說我越做不到,我越要做給你看。」陳偉殷說。在金鶯時他有追逐的目標,這是他生存的一個動力,可是到了馬林魚他卻沒有這樣的感覺。「我沒有抓到一個目標,盲目地執行,比較迷失了方向。」 陳偉殷在訪問中,也分享了他和鈴木一朗的互動,他到底是怎麼看待這位傳奇球星呢?甚至成為隊友。陳偉殷透露鈴木一朗的觀察選手的方式很獨到,讓他想起落合博滿。 至於陳偉殷為什麼要選擇在生涯尾聲之前,挑戰獨立聯盟,他到底想要傳達什麼?證明什麼?讓他自己來說給你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1 分鐘
  5. [S6E0 上集] 陳偉殷:「古巴的教練要我跟他回去古巴」

    4月3日 · 附贈內容

    [S6E0 上集] 陳偉殷:「古巴的教練要我跟他回去古巴」

    ⚾️ 第六季募資來囉!來看看這季的回饋品有多酷!👉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為什麽他們做得到我做不到?」 這集我們邀請的「忠實聽友」陳偉殷,最近他剛剛宣布退休,而且也回到他生涯發跡地名古屋舉辦引退儀式,這集是在他宣布退休之前錄音。而且一錄就超過兩小時,感覺還可以聊更久! 一開始我們先聊他從小看中華職棒,成為球迷,兩位哥哥都打棒球,都支持兄弟象。「我從小叛逆,就是不要(跟他們一樣)。」陳偉殷還說當時他支持的球隊,其中的球員後來還變成他學校球隊的教練,感覺很奇妙。偉殷的棒球路一開始並不順遂,差點一度因為父親不支持,退出球隊。後來到仁武國中,一年級球隊就解散了,曾經想說不打了,還好加入了橋頭國中,促成了未來進入到高苑工商的契機。「整個過程中,蔡(啟生)幫助我蠻大的。」陳偉殷說。 「那時候(國中)跟他們(高苑)練習的時候,壓力很大,因為錦輝、英傑、思齊他們(都在隊上)。」陳偉殷回憶起國中時起和高苑一起練球的時光。「那一批很強。我們要幫忙守備,我就想說誰敢守內野,那時候打鋁棒,不小心就被打死在那邊。」 進到高苑後,偉殷只能追逐著同梯王牌羅錦隆和鄭錡鴻,永遠不是隊上最強的投手。「我有了這兩個人當目標,在高二的時候,我就不想輸給這兩個人,就一個良性競爭。」陳偉殷說。「可能是從小叛逆,就會覺得他們做得到,我也一定做得到。」在 IBF 青棒錦標賽時,他看到更多怪物,更激起了他要挑戰國外的目標。 「如果有機會,想去美國看看。」陳偉殷雖然後來因為陳大豐的關係,改變心意,最後在日本職棒大榮鷹和中日龍兩支球隊中,選擇了中日龍(其中的原因聽了這集節目你就知道)。 可是剛到日本的陳偉殷,前兩年過得並不順遂,語言不通、陌生的環境,感覺沒有進步,還遇到開刀。「那時候年輕,不懂,不舒服也不講,就是硬丟。」後來因為休賽季休息不夠,傷勢越來越嚴重。 「球隊那時候給我兩個選擇,一是開刀,我給你一年的時間,如果不開刀,就是明年必須投出成績,沒有投出來就解約。」後來陳偉殷在陳大豐的建議下決定動刀,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回到投手丘比賽。 陳偉殷「很能跑」也是球界知名的。「我覺得對協調性有差,以前從最不喜歡跑步,後來強迫自己去跑,協調性就出來了。」陳偉殷在日職初期,開刀復健的時候也不停地跑,奠定他長久生涯的基礎。「我現在不能看比賽,我不能丟球,看了心會很癢。」陳偉殷當時沒事就跑步,是他暫時逃避的一種方式。 陳偉殷分享他和監督落合博滿的互動,他觀察日本監督和美國總教練有什麼差別。他怎麼看落合的「只要不掉分就不會輸」哲學?他和吉見一起的友誼又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後來拿下防禦率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陳偉殷心中還有更遠大的目標,前往目標的路上也不如表面順遂… 敬請期待下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31 分鐘
  6. [S5E12] 郭泰源:「我不是天才,但我對球的感覺很好」

    2024/09/19

    [S5E12] 郭泰源:「我不是天才,但我對球的感覺很好」

    「我們知道這個感覺,但有時你跟選手說,選手沒有辦法體會。」 第五季的最後壓軸,我們邀請到「東方特快車」郭泰源。是主持人曾公和梁 sir 心中「神一般的來賓」。 郭總和我們分享小時候展現棒球天份,一開始還不是投手,是到長榮中學才開始練投,和吳復連一樣,也是從餵球給學長開始。「那時我做餵球投手的時候,丟得很多,對於投球的感覺不錯。」恩師陳潤波老師看到他的天分,積極栽培他,在高三時還安排他到台大的棒球場給西武獅的教練測試,也成為郭總之後赴日的機緣。 江湖給他的封號是「投球教科書」,郭總的協調性非常好,他和我們分享跑步能夠看出協調性,協調性好,跑起來自然輕鬆,能夠透過跑步來提升投球的協調性。「投球不一定有標準動作,但最起碼我的協調性和柔軟度算好的。」 郭總在 1984 年的洛杉磯奧運面對道奇球場偌大的空間和滿場的球迷,還要面對 Mark McGwire、Will Clark 和 Barry Larkin…等等名將,他卻能封鎖對方打線,還投出亞洲最快的時速 158 公里,震驚球界。「感覺到壓力的時候,我已經在職業(球隊)了。」郭總說他在業餘時期,其實沒有感受到太多壓力,上場就是專注投球,幾乎都沒有注意用球數,上場就是要投完。「你知道的越多,你壓力越大。」 奧運過後,「東方特快車」開往東瀛,郭總在西武效力的期間遇到球隊的黃金時期,13 年的職業生涯,累積 117 勝,他和我們分享落合博滿到底有多強,有多難對付。「其實到後來,好像好的球員都到西武了。」郭總開玩笑地說,強打都變成他的隊友才是他投得好的原因。更難能可貴的是,身為一個「洋助人」,郭總最後獲得日本球界的尊敬,實在不簡單。 他回來台灣之後沒有繼續投球,反而接下誠泰 Cobras 的總教練,成為「郭總」,當時決定轉換角色時,他的想法是什麼呢?他又認為自己是一個怎麼樣風格的總教練呢?他對於台灣年輕的球員又有什麼期許呢?郭總的看法值得大家反覆咀嚼思考。 一起來聽聽郭總的傳奇故事。我們第六季再見。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7. [S5E11] 謝仕淵:「我想要證明做棒球,也能做出很好的研究」

    2024/09/12

    [S5E11] 謝仕淵:「我想要證明做棒球,也能做出很好的研究」

    「對於台灣來說,什麼是棒球?」 這集我們邀請到現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謝仕淵,他同時也是第五季第一位來賓周思齊的研究所指導老師。感謝他在百忙之中,和我們約在他位在成大歷史系的辦公室,聊聊他對於棒球的理想。 「我們可以經由棒球,來了解自己是誰。」從小就愛上棒球謝教授,結合歷史的專長,從棒球的角度切入台灣歷史,抱著追根究底的研究精神,越挖越深,越了解棒球對於台灣的意義。從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傳入棒球開始,暸解日本是如何在台灣進行殖民統治,以及當時台灣人與日本人之間的互動與衝突。「做為一個研究台灣史的研究者,就會想說:『欸?那時候一九〇六年的時候,台灣有在打棒球嗎?』」 「我要把『棒球是國球』這件事,做一個最完整的解釋。」我們常說棒球是國球,也調侃說「國球是贏球」,但其實在台灣歷史中,棒球的角色到底是什麼?什麼是台灣的棒球文化?透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和口述歷史,慢慢拼出歷史的原貌。「要了解『台灣人』這三個字,可能最快的方式是透過棒球。」 謝教授曾出版過《臺灣棒球一百年》和《「國球」誕生前記 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等等棒球與歷史書籍,是記錄台灣棒球歷史的重要著作。「我都跟我的學生說,沒有找不到的,是你要不要找而已。」謝教授常常和他的學生分享這句話。「什麼是資料?關鍵在於你的問題是什麼。」謝教授在訪談中也和我們分享蕭長滾前輩對他的影響,在辦公室裡的書櫃上,有好幾排是蕭教練留下的手稿,在棒球資訊不普及的年代,蕭教練滿滿的筆記整理,成為台灣棒球史重要的文獻之一。 當然,身為歷史學者,謝教授是怎麼看待「台北市立棒球場」這棟建築物對台灣棒球的意義呢?這堂充實而且滿滿感動的歷史課,值得你一聽再聽。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9 分鐘
  8. [S5E10] 翁豐堉:「在投手丘上,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凃忠男」

    2024/09/05

    [S5E10] 翁豐堉:「在投手丘上,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凃忠男」

    「那時候我很疲勞了,沒有球速,球也不會跑,難怪羅敏卿覺得很好打。」 這集我們邀請到「金門仔」翁豐堉,他是中華職棒唯一金門出生的球員。其實在他小時候就已經搬到三重,之後在金門和三重這兩地跑。翁豐堉的人生和這兩地有著不解之緣。 他在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只打了一年棒球,球隊就解散,後來就轉往手球,後來又回來打棒球。國中一開始也是打棒球,後來又遇到解散,改踢足球,還愛上了打撞球,翹課混彈子房。後來回到金門還打籃球、排球。手長腳長的「金門仔」打得不錯,還跟阿兵哥一起打籃球。 進到北體以後才有比較正式的訓練,在林敏政老師的指導下,建立紮實的體能基礎。「那時候我在北體投很多(比賽),今天投完,明天還有的話還要準備。」當時球隊戰力並不強,翁豐堉是主戰投手,大量累積比賽經驗。「其實你丟得多也是一種訓練,你的續航力才會更好。」當時運動防護觀念並不普及,所幸翁豐堉的職業生涯也沒遇到大傷,他還透露某間診所特別有效,曾經把他舉不起來的右手給治好。 「有一場對虎風。十八年來,北體從來沒有贏過虎風,我是第一個贏的。」翁豐堉在北體漸漸投出名氣,還被選為國手,後來加入業餘球隊合作金庫,再到職棒成立前加入三商。他特別提到在合作金庫和三商時期和凃忠男同隊,兩人搭配,對他幫助特別大。「他(在本壘後面)下戰術,帶領我、要求我,我真的很感謝他。」翁豐堉說。「我都聽他的。」 「我記得(職棒元年)上半球季我丟得很好啊,我記得丟六勝零敗。下半季可能體能、肌力下滑,整季八勝五敗。」翁豐堉說當時對於職業賽季沒什麼概念,當作盃賽來調整,先發中繼兩頭跑,球速還可以丟到時速 145 公里(當時算是很快),可是到下半季就後繼無力。 「當後援就是準度一定要好。就像 Rivera,準!」翁豐堉說。「後來我到興農做救援,(牛棚)戰力也是不夠啊,國產的能丟後面的沒有人了。」職棒 11 年總冠軍賽,翁豐堉出戰統一獅五場,第七戰他被羅敏卿打出關鍵全壘打。其實前一天他原本被總教練王俊郎告知,要在牛棚待命,但打到第七戰已經兵疲馬困,球威下滑,面對火燙的羅敏卿他只能挨打。 從球員身份退休之後,翁豐堉在因緣際會下,參與到穀保家商棒球隊成立初期的過程,還花心思延攬當時在台中投出成績的強投張誌家、紀俊麟,還有高志綱。這麼說起來,翁豐堉是打造穀保強權的推手之一,也跟三重很有緣份。 現在翁豐堉希望能回饋金門棒球,培養出第二個、第三個打職棒的「金門仔」。 🥤 金門仔飲料專賣店:新北市三重區大智街 236 號,(02)2980-1880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4 分鐘
5
(滿分 5 顆星)
31 則評分

簡介

兩個加起來將近 13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感謝 326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六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也幫助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為棒球平權貢獻心力,讓更多人享受棒球、參與棒球。 💪 募資活動: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支持女棒:https://twbaa.org/support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taipei.municipal.baseball.stadium@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可能也會喜歡

若要收聽兒少不宜的單集,請登入帳號。

隨時掌握此節目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追蹤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資訊。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