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页页

Vol.027|一千零一夜❷:播客祖师奶奶,山鲁佐德教导我们说,何以保命?唯有挖坑!

《一千零一夜》迎来第二弹!本期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中文世界的伟大翻译家们,没有他们,我们将永远无法见识到天方夜谭的魅力。

欢迎来到人类史上最瑰丽的沉浸式故事剧场。

这部故事集可以担得起一切最极致的赞誉与评价。这部书也遭受了最猛烈的抨击与迫害,即使时至今日,依然不绝。

原典中存在着大量的未经伪善过滤与过度文明规训的质朴描述。当故事的刀刃抵住咽喉时,舌头便成了最性感的器官。这里没有童话,只有用悬念锻造的求生匕首,以及比春药更烈的语言巫术。

所有被规训的我们,在删减中慢慢失语。重读原典不是猎奇,而是打捞被规训文明过滤的野性思维。从今夜开始,让舌头重新长出荆棘——进入未经过滤的人间。

而故事的第一讲述者,是一位勇敢机智,博古通今的光辉女性形象——山鲁佐德(又译为“莎赫札德”),为后世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叙述样本:她精通占星术与政治学,在情色故事里埋设哲学谜题,用叙事节奏操控暴君生理周期——当西方还在等待但丁的贝雅特丽齐时,东方的夜之女王早已用话语权完成弑君仪式。

从巴格达集市的说书人烟斗,到博尔赫斯的迷宫书房,这部诞生于8世纪的口述史诗,裹挟着印度智慧、阿拉伯香料与希腊星尘,近千年后,在开罗定本为今日模样。从此,开始为这个世界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与故事来源:

但丁《神曲》的九层地狱架,构暗合阿拉伯宇宙观;薄伽丘《十日谈》的瘟疫叙事框架,恍若山鲁佐德的镜像倒影;甚至乔伊斯《尤利西斯》的都市漫游,都能在巴格达夜行者的足迹里找到原型DNA……

这是一部没有作者归属的“开放文本”,是一次人类智慧集体创作狂欢:每个说书人都是续写者,每支商队都是故事载体,每场宴会都是叙事催化剂。

整本书,更是像一个故事迷宫,重重叠叠,曲曲折折,环环相扣,层层嵌套。请各位随我们一起进入,那个光怪陆离,如梦似幻的,人类文学史上最瑰丽的幻想世界。

|听友群|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夜夜页页】开通听友群啦!!!

进群方式:VX【YEYEYEYEPODCAST】或扫描底部的二维码添加官方小助手。

这里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有趣灵魂,欢迎你一起来玩。

我们的最终愿景,是成为一个线上线下互通,为各位听友提供有趣活动的兴趣社区。

|指路牌|

(没有指路牌,欢迎迷路)

|音乐清单|

开头音乐,结尾音乐:《阿拉伯之门》

|封面作者|

Michael William Kaluta 迈克尔·威廉·卡鲁塔(1947-),美国漫画艺术家、插画家和作家,其风格独特,细腻且复杂,受20世纪30年代 pulp 插画和新艺术运动大师Alphonse Mucha的影响,以精美的装饰性面板设计为标志。这幅充满阿拉伯风情的作品,是其风格的代表作。

PS:《一千零一夜》不仅仅是故事的宝库,也为后世画家们提供了无穷的创作来源。我们会在本系列日后的其他节目中,选取更多艺术家的绘画作品!

如心生喜悦,欢迎随喜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