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Special中国艺术家

Vol.04 大地悲欢,尘埃花开

有一群人

将灵魂寄托于生活之真

在风的低语和流水喃喃中感受天籁和弦的震撼

有一群人

将“欲把西湖比西子”映入眼中

又用双脚走出一幅“大漠孤烟直”的画卷

有一群人

将艺术家的责任内化于悲悯的情怀

又外化于驻扎此地的日常欢声中

走进大地深处

在泥土中开出花来

他们

是大地艺术的践行者

天地自然

本就以其妖娆之姿绘成一片斑斓

在日月星辰的变幻中,那些承载着人文故事的绵延山川、浩渺江河与苍翠森林都述说着人类与大地千丝万缕的情感交织。这些地方,曾美到让我们为之惊叹,也无声到让我们为之心酸。在这里,自然的壮丽与脆弱并存,文化的古老与变迁共舞。艺术的力量在其中萌发,捕捉着大地的呼吸与心跳。

大地在等待着我们——以艺术为媒,我们走向自然,也走向内心深处的自省。在这场名为大地艺术的旅途中,我们感受到那份来自土地的大爱,我们守护着这些美丽与脆弱并存的角落。“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将通过声音,记录一片远山、一个村落如何在大地艺术家的创作与留白中变得五光十色,又如何在艺术家们对生态的敬畏中保持生机勃勃。姜剑老师敏锐捕捉时代脉搏,将人文情感注入艺术形式。他不断探索城乡的共鸣,在青山村的每一片土地上,都融入了他对自然与人类未来的深切思考——艺术,不仅仅是静态的呈现,更是动态的生长。每一场展演,都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每一件作品,都在叠加着人类的情感与山水的呼应。

让我们跟随姜剑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他的艺术世界,开启大地艺术之门!

「嘉宾介绍」

姜剑,悉尼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硕士,城迹行旅文化创始人,佐维视觉(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创意总监。2005年、2007年两届大声展创始策展人,2008年纽卡斯尔中国新媒体艺术展策展人;2009年北欧中国艺术节总策展人;2011年成都双年展国际设计展执行策展人;2013年EAST TO EAST东伦敦时尚展策展人;2014年台北人的风景·娄烨影像艺术展策展人;2013-2019年玛丽黛佳越域精神艺术展执行策展人、创意总监;「在青山·群响艺术季」总策展人。曾入选2017年度中国设计权力榜,获得2018-2019金投赏、2019HKDA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等荣誉。其作品曾入选澳大利亚SydneyEsquiess设计节、Curvey设计展、Semi-Permanent04、美国Neomu杂志、英国Digit杂志及中国Modern Weekly杂志等,亦曾展出于英国V&A博物馆、德国ZKM新媒体艺术博物馆、北京国际设计周等。

「提到的艺术」

-大地艺术:大地艺术(Land Art),也称环境艺术,是一种存在于建筑和雕塑之间的艺术形式,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大地艺术是“为场地特制的”(site-specific)艺术作品,艺术家利用自然界的生态条件,比如土地、岩石、沙丘等创作大型项目。这种创作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重,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工业污染的问题,更加积极地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艺术:自然艺术往往指艺术家在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空间内——比如森林深处的自然原木景观等——进行设计,自然艺术强调较少的人为干预、对自然的重新定义和尊重、公共空间与环境的绝对和谐与融合,旨在通过艺术家的设计寻求与自然对话、传达与自然互动的体验、通过光影描述自然的变化。

「时间线」

04:07 创作的初衷来自于自然

09:41 用心去聆听、去观察

14:16 挑战与行动:保护原本的生态

15:30 合作关系颠覆:了解习俗、融入生活

16:38 真正走进,真正了解

19:52 北纬45度的艺术尝试

23:51 模糊白盒子和黑盒子的界限

29:54 即兴音乐:感受力、想象与艺术

31:55 挖掘跨文化的艺术能量

34:39 矗立于青山之间:国内最大的竹制舞台

39:16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出品:新青年国际传播工作室

指导老师:王纪澎

总制作人:刘美辰

声音设计:刘美辰

视觉设计:刘英琮 刘敏怡 马晴儿

本期节目统筹:谭成

本期文案制作:谭成 赵诗彤 徐芮 孙妍 陈春晓

本期节目审核:牟方婷 王海燕 沈梦婷

《寻找Special中国艺术家》中国栏目

主持人:潘子珩

后期制作:卢俊汶 

中国运营组:林雨萌、曹格睿、陈奕璇、陈沁妤、徐楚棣

《Finding Special Chinese Artists》海外栏目

海外部部长:蒋黄英姿

主持人:徐楚棣

后期制作:柯霖

AIGC:NotebookLM

前期内容审核制作:李怡霏 迟璇

英文音文内容审核:张小桐

海外运营组:蔡一铭、胡明珂、张镨予、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