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Special中国艺术家

Vol.07 甲胄之下,丹心一寸

「引言」

甲胄,甲为铠甲,胄为头盔。对我们来说,甲胄意味着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般满身金甲的霸气;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般挥兵而上的勇猛;是“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般剑指天下的豪壮。

甲胄始于战争,是人类开疆拓土的象征。通过千年的积累与沉淀,甲胄在世界各地发展出了自己独特而深厚的文化。每一件甲胄都是历史的缩影,都是民族精神的凝练。日本的甲胄文化代表了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身取义、舍己成仁的武士道精神。欧洲的甲胄文化代表的则是中世纪欧洲骑士阶层所持有的一种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而中国的甲胄文化则更庄重、更经典,它们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战争的发展历程,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勇敢与坚韧。

“甲胄代表着我们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不屈的抗争精神和高昂的尚武精神,我想把它变成一种锐意进取的文化符号象征,这就是我觉得它对现代最大的意义。”长久以来,在璀璨的中华文化符号库中,甲胄一直是一个没有被重视与深挖的文化符号。在影视剧中,甲胄的文化挪用现象、在国际的兵器交流活动上,落后的、虚假的道具展示……可以说,我们的甲胄文化一度是落后于世界的。但是,甲胄复原师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

甲胄之下,丹心一寸。这一期节目,我们将跟随甲胄复原师饶翰博,走进甲胄、了解甲胄。去感受甲胄厚重的历史底蕴,也去触摸甲胄活跃的现代脉搏。

嘉宾介绍

饶翰博:2005年生人,甲胄手艺人,经手近百套盔甲,运营店铺曾上榜全国百强。受全甲格斗世界冠军亦禅队指导,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曾收购本人甲胄用作展览,网易公司租用名下甲胄参加德国科隆游戏展。富有想象力和执行力。热情而又激情,动手能力强。喜好华夏文化及其衍生产物。

听到的艺术

-甲胄:甲胄即盔甲、铠甲。其中盔与胄都是指保护头部的防具;铠与甲是保护身体的防具,而主要是保护胸腹的重要脏器之用。最开始的皮甲主要使用的是犀牛皮制作的。中国古代黄河、长江流域气候比现在温暖,许多热带、亚热带动植物在中原都广泛存在。但对犀牛的屠杀造成了犀牛数量的大量减少,无法满足需求。牛皮开始成为制作皮甲的主要材料。

-武士道: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武士道”一词江户时代才出现,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恋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的为主君毫无保留的献身取义、舍己成仁的武士精神。

-骑士精神:中世纪欧洲骑士阶层所持有的一种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行为规范和信仰,虽然这个词汇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它一直在欧洲社会的礼仪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时间线

-01:34 甲胄的发展历史

-03:14 甲胄的使用场合与文化象征

-05:38 甲胄的辨别方法

-09:20 与甲胄相遇

-10:33 甲胄复原的意义

-13:43 甲胄文化的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