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媒有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
科學有媒有

這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獨立製作錄製的Podcast。我們認為,在科學與社會的交界之處,需要良好的溝通。 名字有「科學」,但不止於「科學」。不只是What,我們也在乎Why與How。我們用這檔節目,邀請你一起探索「科學傳播」在這個社會的邊界、意義與可能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有媒有鳥系列】02 台灣特有種紫嘯鶇的「方言」:鳥聲,怎麼研究怎麼聽?(feat. 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

    4 DAYS AGO

    【有媒有鳥系列】02 台灣特有種紫嘯鶇的「方言」:鳥聲,怎麼研究怎麼聽?(feat. 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

    這一集,同樣有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Allen 來和我們聊鳥(他甚至帶了鳥叫的音檔!)。紫嘯鶇,被認為是台灣的特有種,也是Allen在多年前求學時研究的鳥類。要研究鳥並不容易,特別是紫嘯鶇這種喜歡在凌晨活動的鳥。 以紫嘯鶇為主角,我們會一起聊到,探索牠獨特的聲音特徵的同時,我們其實也在研究鳥類社交行為。光是透過紫嘯鶇這一種鳥,我們收穫的也許不僅是對紫嘯鶇的了解,更是知道對鳥類如何透過聲音進行溝通、如何在環境中適應、學習與協作。 本集摘要: 紫嘯鶇,台灣哪裡有?聽聲音就能聽出牠的領域性紫嘯鶇有「方言」?鳥有方言,有我們想不到的生存型態如果你想做鳥研究,這集有一些經驗可參考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https://youtu.be/yu4PLFZAiVk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硯芳,翊維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5 min
  2. S2E09 路殺社(上)屍體比活體好找?路死數據的無數種使用方式: 找到入侵物種綠鬣蜥 | 助全台抗蛇毒血清分配  | 「想知道牠們過得好不好」(feat.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臺灣動物路死觀

    6 DAYS AGO

    S2E09 路殺社(上)屍體比活體好找?路死數據的無數種使用方式: 找到入侵物種綠鬣蜥 | 助全台抗蛇毒血清分配 | 「想知道牠們過得好不好」(feat.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臺灣動物路死觀

    12/18 活動報名連結:https://smctw.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22 ———————————— 如果你要建立一個野生動物資料庫: 要在野外找到一條活蛇,回報數據,你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對爬行類的基本鑑別能力;要在野外看見一條蛇的屍體,回報數據,你只需要有一部能拍照的手機。 這樣的轉念,讓台灣野生動物的數據收集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是在智慧型手機和臉書使用量指數型飆升的那幾年,人們有了更好的工具,共同參與科學資訊的搜集,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因大家回報的「路殺動物」,數據搜集的效率得到了百倍的提升。這場全民都可以參與的公民科學運動,不僅改善了台灣的野生動物數據收集狀況,也從生態保護、防疫、醫療等各方面改變著台灣。 這集,我們非常開心可以邀請到行政院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林德恩老師,來到節目中和我們聊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也就是「路殺社」的點滴。 德恩老師說,建立野生動物的資料,是因為「我們想知道牠們過得好不好」,而這些「好不好」,不僅限道路建設如何影響野生動物的棲息,生態圈發生的一切——是否有入侵物種、新的疾病出現了嗎、人們對特定物種(例如蛇)的好惡,都有可能影響生態圈。 路殺社網站:https://roadkill.tw/about/about 太精彩,錄到忘記時間,只能分成兩集^_^ 路殺社(上)摘要: 路殺社是怎麼來的?找活體比屍體難太多了!🤳🏻人類不是故意撞死牠們的——但蛇除外?🥲從路殺蛇的數據,改變全台抗蛇毒血清分配🐍紐西蘭防範入侵物種的決心👍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https://youtu.be/UNManlF9HIk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參加科學溝通講座,見面一起聊科學 ————————————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林德恩老師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7 min
  3. S2E8 【COP29下集】差點談不攏的氣候峰會:結果是什麼?科學家的倡議信寫了什麼?如何影響台灣?

    10 DEC

    S2E8 【COP29下集】差點談不攏的氣候峰會:結果是什麼?科學家的倡議信寫了什麼?如何影響台灣?

    12/18,今年最後一場科學溝通講座,一起聽聽在台灣,「他們」怎麼做科學溝通,報名連結:https://smctw.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22 ———————————— 曾聽記者夥伴分享過,報導氣候變遷對他們來說,是「票房毒藥」一般的存在,上次錄製完COP29上集,我們略微體會到了這毒藥的滋味。(點我聽上集) 但我們依然在COP29結束後錄製了COP29的下集,理由是它確實對全球未來的氣候政策有深遠影響。更重要的是,觀察COP29各國領導人的談判過程,更是讓我們看見,會影響氣候行動方向的,除了複雜的科學科學研究實證,就連國與國之間的協商、溝通,也左右著所有人的氣候未來。 這一集,我們除了分享COP29場內的尷尬氣氛是怎麼一回事,也想和大家分享COP29的結果以及台灣科學家對此的解析。最後還有多位科學家在會期聯合發出的公開信,透過科學家的倡議,來看看COP29在議程設置上的不足以及艱難。 本集關鍵內容: 談判結果關鍵數字:3千億,1.5兆美金,跟台灣有什麼關係?不公平😠以致有國家代表在會場憤然離席氣候峰會,出場最多的是化石燃料遊說者🤧漫長緩慢的談判氣氛,未來有出路嗎?科學家對COP29發出了公開信,寫了什麼?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https://youtu.be/801_4RETruo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參加科學溝通講座,見面一起聊科學 ————————————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佩懃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2 min
  4. 【有媒有鳥系列】01 鳥界歲末盛事 ,數鳥🎉 在哪數?怎麼數?為何數?(feat. 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

    5 DEC

    【有媒有鳥系列】01 鳥界歲末盛事 ,數鳥🎉 在哪數?怎麼數?為何數?(feat. 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

    大家好,這是《科學有媒有》主持人Sinead有一天突發奇想,策劃出的一個子系列。我們希望藉由分享不同鳥類專家、愛好者、觀察者的分享,以「鳥」的視角,聊聊與鳥有關的科學趣事。 《科學有媒有》鳥系列的第一集,來聊聊新年數鳥! 每年冬天,許多候鳥會來到台灣栖息。對鳥類專家和賞鳥愛好者來說,這是一個了解鳥類、觀察牠們生活的好時機。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用耳朵聽」就能數出幾隻鳥、擁有多年鳥類田野調查經歷的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和我們一起分享關於台灣新年數鳥的點滴。 「新年數鳥」背後,有重要的生態意義與獨特的科學傳播教育意義。在這集節目中,翊維會和我們分享我們是誰在數鳥、為何數鳥、如何數鳥,在哪裡數鳥,數了之後,數據會怎麼樣處理。鳥類遷徙不僅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觀,更是環境變遷的指標。這不僅是關心鳥,也是關心生態、理解環境的好機會。 本集重點: 鳥類遷徙跟新年數鳥的關係新年數鳥:一般公眾也可以參與的科學數鳥其實是鳥類監測上千人參與數鳥,會數重複嗎?新年數鳥也是科學,可從中看見環境變化————————————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https://youtu.be/U61nJlws-bI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硯芳,翊維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7 min
  5. S2E7 「如果用科學看待,愛滋病會簡單很多」(feat.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 顧文瑋醫師 &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黃柏堯老師)

    3 DEC

    S2E7 「如果用科學看待,愛滋病會簡單很多」(feat.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 顧文瑋醫師 &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黃柏堯老師)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柏堯老師,以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顧文瑋醫師 ,和我們一起聊愛滋病過去與現在。愛滋病是疾病,也是社會議題,這集,我們很感謝有柏堯老師和小顧醫師,幽默且不失專業地從醫學、公共衛生、社會學的角度,和我們一起爬梳這個複雜的議題,也看見目前台灣防治愛滋的困境。 本集重點: 有藥可救,愛滋已開始「慢性病化」傳染性也可控,關於愛滋,你不能不知道的U=U電影學研究:愛滋被發現前,已經有歷史記載愛滋的污名與科學,有什麼關係?女性愛滋感染人數逐年上升,且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醫師提醒:發生過性行為就應篩檢,要去哪裡篩檢? 醫學上,從四十年前被發現時的「不治之症」,到現在的「慢性病化」,愛滋病的預防與治療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台灣,愛滋病的防治也得到了很大的進展,感染人數逐年下降,已感染者96%正服藥,服藥者有95%以上達到醫學上不會傳染的條件。 然而,愛滋病自被社會認識開始,就背負沈重的污名。明明是好好吃藥控制的帶原者,離開感染科,在其他科診被拒診的比率高達25%;女性感染愛滋的人數增加,可見許多人因為社會的污名化以及公衛知識的缺乏,已經感染,卻不知道自己需要求醫——這污名,始終是國際和台灣進行愛滋病防治以及人權倡議的巨大挑戰。 12/01是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走上尊重權利之路:我的健康,我的權利!」不被歧視的健康生活,是人權的重要一部分,科學,在此過程能做的有很多。為此我們錄製了這集節目,非常推薦大家收聽(也順便幫兩位來賓徵友(? 除了解惑,最後是必不可少的公衛知識資源: 小顧醫師與其他具有醫療專業背景、對HIV的治療與預防有熱誠的第一線工作者,組織了台灣新滋識同盟,這是一個不分性別、不分性向,專門提供性健康知識的平台,目標致力於宣導HIV相關衛教,以及推廣篩檢與預防性投藥,同時減少社會對於HIV的標籤。如果對於HIV、PrEP/PEP,或是其他性病有疑問,歡迎直接在IG(@taiwan_heart)、FB或LINE詢問。節目提到的CDC愛滋匿名篩檢: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gH7NyWhq3ulASakaq5DDIQ————————————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https://youtu.be/U8RNkpByDE4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柏堯老師,小顧醫師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8 min
  6. S2E6 環保無唯一答案: 從物品的搖籃到墳墓,找到你要的環保(feat.台大機械系、《永續生活家》林心恬老師)

    26 NOV

    S2E6 環保無唯一答案: 從物品的搖籃到墳墓,找到你要的環保(feat.台大機械系、《永續生活家》林心恬老師)

    這集我們邀請台大機械系的林心恬副教授來節目,老師帶著他擅長的「生命週期評估」(LCA),向我們分享科學界評估環保的方式。 一個商品「從搖籃到墳墓」,需經歷漫長的過程,從取材到製造,從使用到丟棄處理,每一步都涉及人、企業與環境的互動。物品是否環保,時常需要我們依據社會與個人的需求做出評估,當中不只是簡單的對錯判斷,而是透過科學理解背後的複雜性,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實踐方式。 本集重點: 🛵電動機車 v.s 燃油機車,誰更環保?🪣為塑膠正名!錯不在材質,而在使用方式📏政策藏在細節中:垃圾袋的厚度說明什麼?🛒實體購物,線上網購,老師選哪個?💰企業也很想環保,需要科學的橋樑🚲共享經濟:系統性的改變,讓環保成為自然 心恬老師除了教學研究,還時常與企業、環保團體合作,一起溝通、研究出能夠對環境更友善的解方,更是將科學溝通融入生活,製作了Podcast《永續生活家》,以自身的工作與生活為起點,以不同角度分享永續的生活方式與環保。 聽完這一集,你會發現,如何判斷環保,不只關乎我們個人的消費選擇,更是一種視角,幫助我們思考,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才真正有助可持續的環境保護。心恬老師的Podcast《永續生活家》連結在這裡,歡迎大家收聽!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https://youtu.be/U8RNkpByDE4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心恬老師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6 min
  7. S2E5 【COP29上集】氣候峰會開議,來聊今年焦點:《刺胳針》健康報告、財政分配、氣候調適

    19 NOV

    S2E5 【COP29上集】氣候峰會開議,來聊今年焦點:《刺胳針》健康報告、財政分配、氣候調適

    上週一(11月11日)起,各締約國領導人將在亞塞拜然的氣候峰會(COP29)開啟長達兩週的全球氣候政策討論與協商。 今年,醫學期刊《刺胳針》在COP29舉辦前發佈一篇報告,揭示了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健康與氣候變遷之間不斷變化的連結。這一集,我們會介紹《刺胳針》的氣候健康危害報告,看見氣候問題如何影響人們的健康,以及當中可能存在怎樣的社會不公平狀況。說到「公平」,我們還會在這集和大家分享今年氣候峰會的焦點之一,財政分配,這同樣涉及淨零過程各國間的「公平」。我們還會講到氣候峰會的另一焦點,氣候調適,在目前已經造成、未來也將可能繼續發生的氣候災害面前,我們需要做什麼樣的事情,減少氣候對社會、個人的衝擊?來聽聽吧! 本集重要內容: COP29:國際為氣候議題做決策的機會2024氣候峰會焦點:財政資源分配《刺胳針》:從健康危害看氣候問題,全球已進入倒數計時階段損失與損害基金:氣候變遷之下,小國應對有何困境?與國家、社會、個人息息相關的氣候調適 每年氣候峰會的前後,都會有大量科學研究新報告釋出,供與會者參考、做出決策,除了《刺胳針》,SMC目前還整理了以下報告,十分推薦你來閱讀: 2024年排放差距報告 2024刺胳針倒數計時 2024調適差距報告 「2024調適差距報告」台灣專家意見 2024全球碳預算 「2024全球碳預算」專家意見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https://youtu.be/6iJvFetMPDE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佩懃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0 min
  8. S2E4 【美國大選特集】從國會山莊騷亂、川普、氣候政策說起——選票背後的科學溝通與傳播

    12 NOV

    S2E4 【美國大選特集】從國會山莊騷亂、川普、氣候政策說起——選票背後的科學溝通與傳播

    美國大選上週已有結果,早早預約好錄音室要在選後第二天錄音的我們,在錄音前一天得知川普當選的消息五味雜陳。就在大選這週,一篇最新發布的研究,分析了2021年年初,川普落選後的國會暴動激烈程度,與川普貼文、#stopthesteal標籤貼文之間的關聯。以這篇研究作為起點,我們能看見選舉作為社會動員的契機,透過語言與資訊的傳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在這種時候,川普在面對自己的受眾時,似乎真的是一個「很會溝通」的發言人。然而他的當選,對科學溝通來說,也許是一個壞消息🥶於是,另外我們也從美國大選出發,思考川普這次當選將如何影響氣候政策,分享英國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的專家們怎麼看。 最後,我們把目光拉回到台灣的政策與科學溝通,和大家聊聊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科學溝通,才能讓大家在投下重要的票時,為自己想要的未來做決定。 本集精選 🔘從4年前的國會暴動談起:選舉、川普、推特、傳播效應🔘川普對他的選民來說,很會溝通(吧)🔘重回白宮,對氣候政策與氣候經濟有何影響?🔘台灣視角:聊聊那場超難公投,公民科學溝通怎麼做?🔘結論:選舉不適合溝通💀那何時適合?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https://youtu.be/7EgJyknvc5Q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佩懃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9 min

Trailer

About

這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獨立製作錄製的Podcast。我們認為,在科學與社會的交界之處,需要良好的溝通。 名字有「科學」,但不止於「科學」。不只是What,我們也在乎Why與How。我們用這檔節目,邀請你一起探索「科學傳播」在這個社會的邊界、意義與可能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