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

119 3000 元月度账单:借口编得溜,消费进步也没丢

每个月逼上梁山系列来了!

这次挑战起源于之前和汤老师的对话,讨论一边省钱抠门,一边又尽量让日子不降级,于是设定了在上海不含房租3000元过一个月的挑战。任务开始后,敏捷说“我老公会感谢汤老师”;兰姐在情绪消费与物质轻简之间反复横跳;汤老师直接喊出了“不买立省100%”的新口号。

历经一段时间挑战后,一次次的省钱可视化,让几位主播对消费有了更深的认知。消费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定义快乐?为家人花钱、为健康投资,是消费的选择题,还是生活责任的必答题?当我们坐下来计算 “这笔钱该不该花” 时,和人生选择的自由度又有什么关联?不妨先听一听几位主播过去30天的小心得。

- 聊天的人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小红书:@一兰)
敏捷,有时候怀疑自己前额叶也没发育好的人
汤老师,十余年大厂打工牛马,热衷把日子过出秩序感

shownotes
01:49 挑战初体验:前3天认真,第4天“摆烂”
03:40 兰姐同事调侃,你月消费3000是人间笑话
08:45 “记账口径”诡辩,这些支出不应纳入挑战
10:42 敏捷戒不掉的咖啡仪式感
14:40 汤老师的“零情绪消费”
16:40 健康消费不能极简
23:45 敏捷的账单分析,四大支出特征
29:40 挑战常态化?兰姐可坚持不了一点儿
31:56 抠门过日子会影响家庭关系吗?
37:04 省钱的本质,是规划和自由
42:58 每日三问,理性消费的“清醒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