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天主把你放到這個世界上,
是要使你生活得彷彿上無天堂、下無地獄嗎?
難道得救容易到你都不必為此操心嗎?"
天堂、地獄、得救,
這些詞彙,對您來說仍然是朦朧的?
或是在信仰生活中已經有的經驗?
《禮記·大學》指出儒家修學的步驟,
重點在「知止而後有定」,
「知」是學問,「止」是定位,
生命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後意志才有定力。
聖依納爵用信仰的語言表達是,
「難道天主讓你生於此世,
是要你生活得像是沒有天堂和地獄這回事,
以致於你一點都不需要為此事操心嗎?」
換句話說,意思是難道天主給你生命,
是要你好像對有沒有天堂都無所謂的樣子活著,
以致於你對天堂、地獄、得救等這樣的事情都無所謂。
這些是中世紀以來的信仰重點,
也就是要理問答中所強調的萬民四末,
每個人都要面對生命終結後的四大議題:死亡、審判、天堂、地獄。
幫助人關心這些議題,
在他的時代就很具體的是用天堂、地獄等詞彙,
這是聖依納爵和初期耶穌會士的使徒工作優先,
也就是《神操》原則與基礎所講的幫助人活出「受造的目的」。
所以重點是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是什麼?
你要思考難道天主讓你來到這個世界,
是要你這樣的生活,一點都不關心生命最後的目的嗎?
在日常生活中,你要關注的是有沒有愛?
能不能活出愛,你一點都不要操心,無所謂嗎?
也就是說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生命力?有沒有溫度?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生的終極方向是什麼?
在生活中你要把心思放在哪裡?
什麼是你生命的終極關懷?
當你知道最後是什麼?所以現在你就會決定要怎樣活出來。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巴黎蒙馬特的聖德尼堂
Chapel of St Denis, Montmartre, Paris
註:廣告爲您收聽的平臺提供,歡迎分享福音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August 25, 2025 at 5:00 p.m. UTC
- Length4 min
- Season8
- Episode26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