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龙·有礼有剧说清朝

【中国历史】清朝有没有“月光族“?

最近几年,网上出现一个新名词叫“月光族”。这个“月光”,可不是“月光宝盒”或者“月光女神”的“月光”,而是每个月都把工资花光光的“月光”。老一辈人常说,花钱容易赚钱难,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古今中外,真做到的没几个。所以,现代“月光族”也别惭愧,因为类似的小伙伴在清朝就有,这就是所谓的旗人群体。 清朝时期,旗人的待遇又被称为“铁杆庄稼”,意思是国家会给他们发一份钱粮,一家人吃喝不愁,生活上大有保障。不过,话也不能说得太死,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清朝的旗人其实也有很多“月光族”,也有揭不开锅的时候。 作为从龙入关、立下汗马功劳的军功群体,清廷给了旗人非同一般的优待。早在顺治元年时,清廷就下令,“凡八旗壮丁,差徭、粮草、布匹,永停输纳”。换句话说,旗人除了世代相袭的兵役外,其他义务一概全免。清军入关后,在京畿五百里内跑马圈地,然后以“计口授田”的方式分给八旗官兵。按规定,每个旗丁分地30亩,不纳粮但也不准买卖,以保持“出则为兵,入则为农;耕战二事,未尝偏废”的传统。 旗地的收入之外,清廷又确立八旗的兵饷,其中规定:凡成年旗人被挑取披甲当兵的,每人每月由朝廷发给一定数量的饷银和饷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