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巨辩会员版

十小时细说李安(上):父权的转型正义

Subscribers Only
「为了华语电影」专辑的大结局来了。 这一期老马和阿吴用了五天时间录制,剪出来的节目有十小时之长,从技术角度考虑,我们分成两集发布。这是上集。 我们用李安收尾,是考虑到他的特殊经历和成就,他所处理的若干创作主题,能让我们对本专辑的核心主题——198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的现代化转型,做一个总括性、整合性的陈述。 上集从李安即将拍摄的新作《老金山》聊起,介绍李安如何诞生于解严后的台湾/纽约独立电影,这样一个二元环境中。再依次细聊《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与魔鬼同骑》《卧虎藏龙》七部电影。 谈《卧虎藏龙》之后的作品,留待下集,几日后发布。 详细时间轴: 00:26 商业艺术二分法,无法定义李安 回顾之前节目 李安在最后一期,有整合性意义 不要鸡汤化李安 仅次于证严法师和李昌钰 阿吴钦佩李安 最好的采访对象 作者论无法定位李安 大片厂和独立电影也无法定位李安 新时代的声望电影 温吞形式包裹激进意识 大华语片 25:54 暂时放弃的《李小龙》 再现《龙争虎斗》的幕后 元电影 功夫哲学电影 财务困难 反驳《好莱坞往事》? 李淳身材已经很像李小龙 39:06 新片《老金山》 19世纪华工题材 议题大融合 张辰极《金山的成色》 解构美国立国神话 华人离散文学 再次致敬胡金铨 「家」的概念 52:33 徐立功和台湾电影 台湾电影的困境 从明骥到徐立功 台湾电影资料馆的创办 蔡明亮的第二大学 金马外片观摩展 徐立功,你太太正在找你 发掘李安 发掘蔡明亮 李安和蔡明亮争金素梅 结果是杨贵媚 1:17:10 纽约独立电影圈 纽约大学的校友圈 李安走不了斯派克·李路线 好机器公司 霍普和夏慕斯因戈达尔相识 「我再不拍电影,就要死了。」 1990年制片厂和工会的斗争 霍普欣赏李安的羞涩 李安的口头禅 好机器与托德·索伦兹 杀手、A24、霓虹 1:41:24 《推手》的粗糙 独立制片,效率至上 餐桌戏极高水平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打坐运气的镜头语言 作家的好奇心 角色的大陆身份 两岸海外和解 谁教朗雄北京话? 王莱的个人经历 赖着不走也是文化冲突 太极拳有那么大实战威力吗? 2:02:30 《喜宴》和性的问题 父亲身体不好 差点不用归亚蕾 父权和威权 灭门之说 第一次解构抗战叙事 一当上父亲就成为自己当年最讨厌的人 高压锅戏剧 改良神经喜剧 让故事矛盾动起来 表演的缺点 孝顺和面子问题 对「五千年性压抑」的异议 闹婚宴并非打破权威 温情与敬意,就够了吗? 最著名的一个镜头 舞台和后台 观众的信息量 2:28:14 《饮食男女》和转型正义 重写《四千金》 职业地位认证 江河日下还是老当益壮? 威权符号退场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欺骗式结构 烟雾弹梁伯母 味觉和性 象征转型正义 看不到样片 美国海关闹笑话 和《独立时代》的戛纳之争 2:48:21《理智与情感》的三个评价角度 为什么找李安 遗产电影的概念 摄政时期的历史背景 简·奥斯汀的立场 剧本和原著的重大区别 艾玛·汤普森的女性主义视角 既不能向父权制妥协,又不能脱离历史语境 爱德华的出彩 李安能搞定这批牛津剑桥的演员? 语言不行,视觉来补 景框式构图 摄影借鉴了哪些名画? 用长镜头拍对话 3:27:00 《冰风暴》是李安最佳西片 揭伤疤的视角 反文化运动的边缘群体 1973年的感恩节 政治和宗教双双垮塌 表演「性解放」 解放失败导致的主动空虚 失败的换妻游戏 水床和《神奇四侠》 餐桌戏 声音元素 3:55:21 生涯最大失败:《与魔鬼共骑》 为何票房失败? 「美国化」的起点 南方视角和国共内战 双重局外人 颠覆《弗吉尼亚人》 绕过陈词滥调 儒家式困境 4:09:40 《卧虎藏龙》是史上最好武侠片? 电子厂老板的失信 亚洲金融危机 徐立功硬扛 江志强救火 索尼的成片回购协议 大陆票房差仅仅因为内容吗? 延档三个月的神秘原因 国际视角:第三波女权主义电影 碧眼狐狸的女性悲剧 李慕白的哲学悲剧 李慕白的两个执念 为什么李慕白执意收玉娇龙为徒? 李慕白的性欲 儒家的「礼」 薛宝钗和林黛玉 玉娇龙跳崖的两种理解 禅宗的「当下即是」 武打设计的缺憾 轻功和人设 钢丝和重力加速度 谭盾的音乐创作 大提琴的几种用法 平行法和对位法 有史以来最好的武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