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交往中,和人握手早已司空见惯,似乎没有谈论的价值。但认真说,握手礼在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个绝对的西方舶来品。 在中国古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握手的,而且握手往往被视为一种轻佻的举动,就像《史记.滑稽列传》中说的,“握手无罚,目眙不禁”,这说的都是不守规矩的行为。[①] 那么,不握手是不是就不用行礼呢?这个却不是。相比于现在,中国古人更加注重礼仪,就算是死对头,比如纪晓岚见了他讨厌的和珅,也得相互行礼如仪,最起码表面上得和和气气吧? 在近代握手礼出现前,中国古代行的是揖礼。在《论语》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子路有一次和孔夫子走散了,他路上遇到一位老农,就问他:“您看到夫子了吗?”老农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子路听后自知失礼,赶紧向老农作揖,老农便招待他住家里,还杀了鸡给他吃。 关于这段的记载,原文叫“子路拱而立”,这说明子路向老农行的礼是“拱手礼”。通俗的说,拱手礼也叫“揖礼”。在古代,揖礼属于相见礼,它的来源是周公开创的“周礼”,历史非常悠久。 那么,如何行拱手礼才是正确姿势呢?按《尔雅》中的注解,“两手合持为拱”,也就是说,拱手礼的基本动作是双手...
信息
- 节目
- 频道
- 频率系列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 UTC 04:10
- 单集5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