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刊|Midlife Alliance

YueSheng
更年期刊|Midlife Alliance

生命在于运动,思想贵在更新。煮茶论人生,聊天话家常;生活的话题可大可小,有年份的思考可深可浅;亮光乍现惊艳了半世春秋,云柱火柱照亮了前行之路。偶然惊喜,时常欢呼,越讨论方向越明确;知天命之年,正是更新、反思、刊谬之时,故谓更年期刊。

  1. 2024/11/13

    067:“出走”或能消解婚姻里的委屈不平,但是否婚姻问题的解决之道呢?

    电影《出走的决心》一经上市,深得广大女性的喜爱。这部电影的原型苏敏阿姨,为照顾家庭辛苦半生,在把孩子的孩子也照顾到上幼儿园后,遂离家出走开启了自驾游的生活。短短几年时间内,她不仅看到了世界美好的样子,世界也看到了她多年的不易,她的勇敢出走令许多女性羡慕,年轻人也为她叫好。在60岁这一年,她结束了与丈夫长达38年的婚姻,她的故事尤其是离婚经历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苏敏阿姨在婚姻里的委屈、所承受的不平等待遇,引发了女性朋友尤其是婚姻里的女性很多的共鸣与思考。当她无奈地选择离婚,很多人认为她打破了婚姻枷锁,终于自由了,未来她可以尽情享受人生。但苏敏阿姨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却称自己是婚姻的失败者,她坦言在婚姻上:“这一代人有很多传统瑰宝,也有一部分是糟粕”;她还鼓励年轻人:“别因为某些人的感情生活不太好,就恐婚了,甚至不愿意去恋爱了,”“应该对爱情持乐观态度,不要因为个别家庭中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放大爱情的不好。”苏敏阿姨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婚姻解体,就否定婚姻爱情应有的美好样子,更没有鼓励大家从婚姻里“出走”。因为无论如何,离婚都不是婚姻问题的解决之道。 中国古人有非常朴素并符合真理的婚姻观,比如元朝管道升写给他丈夫的《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管氏因这首小诗打消了他丈夫欲纳妾的想法,书写了一段千古流传的婚姻爱情佳话。 但在今天,人的自我高于婚姻的盟约、高于持守婚姻的价值,为了一时一刻自我的满足,肆意践踏婚约,甚至一句“不爱了”就轻易斩断二人成为一体的联合。既然我们都知道爱是婚姻的基础和保持婚姻长久的持续动力,那什么才是爱呢?爱的源头从哪来?

    58 分钟
  2. 2024/10/30

    066:刘姥姥为像她一样的大多数底层人增了光

    《红楼梦》的好看,其中一个原因是写的豪门贵族的生活。历世历代,王公贵族豪门的八卦都被人津津乐道;而且红楼写的不单是爱情悲剧,还是令人羡慕向往的温柔富贵乡的爱情悲剧,很能抓住人的心。显然,村妇刘姥姥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是一个最卑微、最无足轻重、要靠豪门施舍的最底层人物。但这个小人物,在不多几次的出场中却让整个画面氛围都为之改变,给惨淡哀愁的悲剧底色增添了一丝暖意、一些亮光,甚至她第二次的出场给整个贾府大观园带来无比欢闹的气氛,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暂时放下所有的愁烦、欢笑无比,迎来久违的开心快乐。作者写这个人物,也许是为了陪衬,以贫苦穷人的穷困日子、陪衬出豪门富庶的奢糜生活;以乡下农妇的无知、陪衬出达官显贵的非凡见识⋯⋯但这个不起眼的陪衬人物,却像极了世世代代的大多数人。 刘姥姥以其自嘲、自我黑化式的幽默,以始终如一的善良和智慧赢得了达官贵人的喜爱。在一众见多识广、雍容华贵的富人面前,她明知被愚弄,仍满怀感恩之心、不介意所谓的脸面尽失,以牺牲自我、丑化自我的方式,配合了一场高难度表演,结果,她竟成了那场高光欢宴的主角。 但即使赢得高位赏识的她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卑微却不轻贱自己,从不刻意表达贫苦生活的不堪、凄凉,以博取他人的同情;她不以卖惨方式引起关注,也不仇富、不慕强,更不对人落井下石;反而处处善解人意,见他人有难更是毫不犹豫、倾尽所有施以援手。 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思考,让我们反思自己:是否还记得自己是谁?是否知道我们的生命都出于尘土、最终归于尘土?我们的价值感究竟应该基于什么?

    45 分钟
  3. 2024/10/16

    065:似水流年,繁花乍现,为何我们总觉得人心不古?

    电视剧《繁花》早已过了热播期,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们,偶一翻看竟然沦陷进满满的回忆杀。 有人喜欢这部剧的艺术“腔调”,有人则被电视剧插曲,那一首首80、90年代的流行歌深深吸引,每一首歌曲都能勾起很多美好的回忆。当然这部剧主打一个有情有义,贯穿人物关系之间的温情仗义令人留恋,既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也是对人性里温暖亮光的捕捉,叫人有种如幻似梦的恍惚感。 剧中男主宝总最终没有与任何一位他喜欢过或喜欢过他的女子在一起,那些有点洁癖、有些纯粹柏拉图式的情感纠葛,有隐忍有眼泪痕,但无恨无悔,似乎被辜负的女子反因着无望之恋成就了美好的自己。人世间最美的也许并不是大团圆的结局,而是曾经交集终至擦肩而过的遗憾,是放过彼此、留下美好故事的岁月。 相比当下时代,人快快满足自己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不仅毫无美感,反而有无尽的虚空与失落。 每一代人都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凭吊,或许并非是错觉⋯⋯ 科技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包括优秀的哲学、文学都不能解决人性的恶,甚至社会的发展将人性里的恶放大了⋯⋯比如存在即合理的哲学观,将错误的、不正常的东西合理化,人习惯了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世界还会越来越美好吗?

    39 分钟
  4. 2024/09/25

    064:职业女性73岁仍如玫瑰在职场绽放

    她这个年纪应该叫奶奶,但年轻活泼的样子,实在让人只舍得叫她姐姐。 坐在我眼前的陈姐圆脸、个头不高,穿着得体,长得很可爱、又很干练的样子。她说话快,做事也快,如果不说年龄,我看不出她已经73岁了,可虽已古稀之年,她仍在负责一间出口服装贸易公司的运作,哪怕因为时差、跟美国总部的联系常常是那边白天,这边的深夜,她也乐此不疲,没有想撒手卸任的想法。 因为全球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七八十岁还在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但陈姐应是属于热爱工作的少数长者之一。说起她的职场经历,她一脸的自豪,成就感溢于言表。 陈姐早年毕业于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做过老师;后来去美国深造,学习软件编程,做过软件工程师;在美国结婚生孩子,因照顾孩子,职业生涯一度中断,但她不甘心在家只看孩子,跟着化妆品公司的老前辈从化妆品原材料学起,跟国内的家人合作,做起了化妆品出口生意;后来,在中国改革开放最红火的年代,她又从零开始,做起了机器出口贸易;再然后,受某国际物流公司委托,她回到国内,建起了进出口国际物流公司,她任职总经理,下辖数间分公司,一直做到60岁,才退下来;之后,宝刀未老的她,应在美国供职某服装公司的干女儿委托,她又帮忙在国内成立了服装供应的出口服装贸易公司,一直做到现在。她的职业生涯,似乎一次次都是从零做起,但每一个对她来说的新行业,她都能做得风生水起、游刃有余。 将近五十年的职业生涯,有着丰富职业经历的的陈姐,也有着丰富的职场经验。既做过职场小白,也做过公司总经理、老板,陈姐深知道职场的生存之道。 如今眼下经济状况不景气,公司倒闭,大厂裁员。一方面很多工厂、公司招不到合适的人,同时身边又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招不到”与“找不到”之间势必存在矛盾点。陈姐从公司老板的角度,用自己丰富的职场经历,分享成功的求职、招聘与实际工作经验。甚愿给每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你,能有一些启发。

    1 小时 3 分钟
  5. 2024/08/28

    062:【梦回红楼-林黛玉】如果林妹妹活在今天会更惨!不关乎制度,只关乎人性。

    最近新版《红楼梦》陷入被热骂风波,我们没看此剧,无意评说,也无意蹭热话,只因有人提议要我们结合现实,聊聊《红楼梦》中那些叫人看了就念念不忘的女子。刚好更年期刊的主持虽都年过半百,还都看过原著,虽谈不上是什么红学爱好者,但毕竟在曾经的青葱岁月里都曾有过对这部经典的着迷。女性聊女性,纵然时代不同,却因着人性仍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那些让我们深深喜爱的红楼女子有各样的美丽气质,但都不完美,恰如今天的我们各有各的缺憾,故剖析她们也是在剖析自己。在我们看来,原著作品中的女性都有着太丰富的内涵,今天的人若想演绎出来实非易事。与其骂翻拍剧,不如看原著,但看原著也要小心,要时时抽离,不要深陷迷醉。 今天要聊的是《红楼梦》里的女一号林黛玉,作为素人聊经典,还是很有些惶恐。我们只好假设:林妹妹若活在今天会怎样? 有幸读过这部名著的三位主持,幸好对林黛玉这个人物有不同的看法,那就有好聊啦。有的年轻时候被宝黛爱情吸引,对林姑娘有一种代入式的喜欢,可随着年纪渐长越来越不喜欢她的个性;有的反过来,年少时谈不上喜欢,上了年纪反倒越来越爱上这位“只应天上有”的女子;还有的一直在心里默默深爱,却随声附合周围人的批判声音,不敢表达对姑娘的喜爱,今天有机会说出来也是幸事。 茫茫人海,无论是不是隐入尘埃,其实你我都有幸在这尘世被塑造成最独特的一个。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也看到自己的特别,纵然有时活得很无奈,但也要尽力活出上天所赐的美好。 说回林妹妹。其实大多数只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人,对林黛玉都会有一个刻板的印象,觉得她敏感多疑、嫉妒、抑郁、小心眼,说话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总之她是一个很不讨喜的人物。这样一个缺点分明、活出真我、又不会掩藏自己真实的人,若活在今天大概率也不会被人喜欢,但她却是原著里的灵魂人物,也是被红学家们所喜爱的人物。 林黛玉跟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一直被定义为是由于封建大家庭的专制所导致的。那么如今这个讲求自由、释放自我的时代,已经完全破除封建专制和枷锁了,如果林黛玉活在今天,她的爱情就不会成为悲剧了吗?就真的能够得到她想要的爱情结果吗? 不必用力想,宝黛爱情放到今天依然可能还是个悲剧。纵然他们冲破重重拦阻终于在一起,也抵不过婚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磋磨和各种诱惑试探的侵扰。从人性的角度看,婚姻确实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大部分人只愿停留在对美好爱情的想象当中,只愿享受被爱的感觉,而不愿面对婚姻中不是平淡就是琐碎的日子,不愿深耕灵魂里的契合,不愿联手对付来自世界和自己人性之恶的纷纷扰扰。 如果林黛玉仍是个名人,她恐怕还会遭受到可怕的网暴,而以她的洁癖、孤傲的性情,像压伤的芦苇一般纤弱的身躯,她如何能承受住来势汹汹的污言恶语? 林黛玉花谢凋落、芳魂随风散去,这是作家对他最心爱的人物所安排的最好结局,一如她的《葬花吟》诗中所说:“质本洁来还洁去”。无论哪个世代,都不大可能容得下这颗有那么些许纯净的灵魂。 我们若想拥有洁净的灵魂可不得需要上天的恩宠与恩典嘛。

    54 分钟
  6. 2024/08/14

    061:炒个冷饭:你怎么看大街上穿着暴露的女生?

    炎热的夏天,大街上有一种吸睛的风景叫“穿着暴露”的美女!美女都很养眼,男人女人都爱看,但怎么看是个问题,尤其是对穿着暴露的女生,永远都是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 这期节目有女性视角,也有男性视角,最主要是从女性视角、特别是也曾有过青春期如今已是更年期的女性角度来看,居然观点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个时代人人追求自我、讲究个性自由,穿衣自由当然是个人的权利,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因穿着暴露引发他人非份之想,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人身安全问题,那就不是简单的能不能自由的问题。不谈人性、只谈自由是危险的,正如做任何事情若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常常会导致误解、矛盾甚至伤害发生。 其实女性如果真的不想在乎男人的视角、不愿理会男性的注视,那就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当穿衣服从挡风御寒、遮羞避丑的主要功能,演化为展现美丽、表达个性的强烈需求,女性服装的设计竟然趋向于越来越露骨露肉,这究竟是男性的需要?还是女性本身的需要呢? 美丽与好看如果只为了取悦自己,那穿成怎样、甚至穿或不穿只需要自己感觉良好即可。但显然无论男女,穿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穿给别人看的,甚至因为穿着的美丽带给别人美好的感觉,又反过来让穿着得体的人因得到正向的反馈而感觉越发良好,从这个角度看,即使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也需要在穿着上顾及别人的观感。 那种“我就喜欢,管别人怎么说!”爱谁谁的自嗨背后,真的是自信、自尊、自爱吗?还是误以为所有因暴露吸引来的眼光都是欣赏、艳羡与羡慕、嫉妒、恨,从而满足一颗虚荣心的可怜窃喜? 女孩因受造的不同,天生就需要更多地学习如何保护好自己,穿衣要自由,更要能起到最基本的保护作用才好。

    54 分钟

评分及评论

5
共 5 分
2 个评分

关于

生命在于运动,思想贵在更新。煮茶论人生,聊天话家常;生活的话题可大可小,有年份的思考可深可浅;亮光乍现惊艳了半世春秋,云柱火柱照亮了前行之路。偶然惊喜,时常欢呼,越讨论方向越明确;知天命之年,正是更新、反思、刊谬之时,故谓更年期刊。

你可能还喜欢

若要收听包含儿童不宜内容的单集,请登录。

关注此节目的最新内容

登录或注册,以关注节目、存储单集,并获取最新更新。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