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巨辩会员版

番外:当中国观众失去美国电影

Subscribers Only
这是一集临时的番外加更。 中美又一次关税战爆发的背景下,电影被牵扯进来。此前,国家电影局宣布,接下来会适当减少对美国片的进口。这件事看似对大局无关紧要,我们将其视为中国电影开展了近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历程的一次转折,所以这一集就从中国、美国的电影产业历史层面、国际贸易角度,并「全球南方」的概念,讨论了这个话题。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 详细时间轴: 00:53 适度减少美国片进口数量 措辞严谨,不是禁止 曾经靠美国电影「借船出海」 美国电影拯救了中国电影产业和从业人员 改革和开放:三七开 影片供应量奇缺 10:27 再论为什么不爱看美国电影了 美片传统海外市场都在缩水 中国00后的兴趣转移 美式生活的光环幻灭 曾经的「灯塔」 布罗茨基的回忆 战利品拷贝 《人猿泰山》与斯大林体制 苏联的电影进口规模 美国神话失效? 重塑造梦能力 优秀创作者断代 好莱坞生态的变化 中国人搞内循环的历史经验 28:12 历史切片:贸易保护主义和电影配额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欧洲市场的报复 配额速成片 小罗斯福改旗易帜 《互惠贸易协定法案》 奠定电影贸易自由化的基础 33:02 历史切片2:关贸总协定的谈判 美国电影是重要的贸易顺差来源 美国政府看待电影地位的双重标准 美国新闻署和「美国电影展示计划」 杰克·瓦伦蒂的强硬游说 特别301报告 说服克林顿 民主党的好莱坞筹款会 不惜搞砸「乌拉圭回合」 「文化例外」各自保留立场 克林顿:我和莎朗·斯通没关系 特朗普还能打电影牌吗? 42:23 电影产业的「全球南方」 替换「第三世界」的概念 俄罗斯也能算「全球南方」? 「一带一路」电影周 金砖国家电影节 贾樟柯操盘合拍 电影圈的「沙特路线」 浪漫电影发行科 51:39 开放和封闭 观众的文化眼界 中国配额制的目的,只有一个 电影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