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Portal

广东时代美术馆
neo-Portal

The podcast is conducted by Media Lab of Times Museum. 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制作的专辑“传送门”将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来共同回应,关于美术馆的数字化未来带来的一系列现象和可能性。

  1. 传送门13:你的专属情感劳动AI解决方案(老妖精-林翠西、方胆疼)

    2022/07/18

    传送门13:你的专属情感劳动AI解决方案(老妖精-林翠西、方胆疼)

    因为自身不易被察觉的特性,“情感劳动”常常被隐藏在很多职业工作背后,而从事这些职业的大多数也是女性。集体创作共同体“老妖精”通过对这一概念及现象的觉察,发起了长期跨学科实践“织女计划”。以一个虚构的情感科技品牌 WeaverGirl™ 和织女网站为主体,展开一系列活动实践。WeaverGirl™ 为四种需要付出大量情感劳动的职业女性设计了四款“情感AI产品”,与她们分担情感劳动的压力。其中,围绕着为总领事夫人和女仆设计的两种解决方案,老妖精也分别在法国总领事官邸以及Cryptovoxels展开了两场表演。本期播客邀请到老妖精的两位成员林翠西和方胆疼,一起讨论在作品当中,如何用AI解决方案深入“情感劳动”的主题、WeaverGirl™的“产品”如何和使用者、观众产生互动,以及“织女计划”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创作网络在实施过程中和不同群体碰撞出来的火花。 [02:28] 老妖精作为一个集体创作共同体(ensemble)的创立缘起及创作脉络  [06:46] 察觉到“织女”的形象在七夕广告中被异化,林翠西以“虚拟爱人”的形式在2018年发起了“织女计划”第一弹。 [09:31] “情感劳动”逐渐成为“织女计划”关注的一个核心 [12:52] “织女计划”以 WeaverGirl™ 的身份,在法国总领事官邸为总领事夫人定制“情感AI产品”,开展了以产品测评和产品发布为场景的两场“逼真”的表演,产品佩戴者和观众的现场反应体现了对异化的“情感未来”的不同态度。 [16:08] 老妖精在产品设计之初向总领事夫人们了解到她们工作中隐藏的大量“情感劳动” [21:05] 领事夫人和女仆跟两款产品之间的关系差异,是从这两个职业的需求出发的,而且两款产品的实施场景也不同。 [27:09] “织女计划”已经针对四种职业设计了四款不同的产品,除了总领事夫人与女仆,也包括了网络主播和“情感劳动”最早的研究对象空乘人员。 [30:49] 情感劳作者其实是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其中的劳动价值应该被看到。 [33:32] 很多时候情感劳动是依托于权力结构存在的,“织女计划”中产品本身的反抗性也隐藏在压抑性背后。 [37:12] 除了作品本身,“织女计划”也在以不同形式开展和其他学科的对话。 嘉宾简介  老妖精是一个不断演化的集体创作共同体 (ensemble) ,使用当代实验剧场为创作媒介,穿梭于美术馆、黑匣子、日常场景与特殊空间,寻找比传统戏剧舞台更独特的现场。老妖精目前驻扎上海,有六位核心成员,并且一直使用集体创作的理念来做创作。她们的现场是剧场与日常生活接壤的模糊地带,每一次现场都是不可复制的发生。 老妖精ensemble过往表演项目包括:《Annata, Not A Real Drag Show》(2019-)、声音城市漫游《此地吴人》(2018-)、参与式演出《谋杀一个石榴》(2019)、《未来节日:端午游龙会》(青山村, 2020-)、PSA“海浪展”特别演出《嗨!嗨!嗨!》(2020)、长期跨学科表演项目《织女计划》(2020-),上海话剧艺术中心SDAC Lab《入土为安》(记录剧场,2021-)等。 林翠西,当代剧场创作者、表演者,曾经是个学计算机数学的。老妖精ensemble创始人之一。她关注人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长期实践跨学科式的集体创作。作品包括:《织女计划》、《Annata, not a real drag show》、《sheng女之家》、《孕》等。 方胆疼,流行符号里的某一个身份,缴获者未能全部占领,非缴获者一无所知。 该符号常用于一般日常创作实践,流转于不同现场,在个体与集体之间,不停行动。 传送门——世界范围内各

    43 分钟
  2. 2022/04/27

    传送门12:让DAO联手公益团体创造新的文化共识

    豆泥是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创业者,他在网络上的自我介绍是「2021 年离职医师,2022 年全职投入“公共性”NFT 领域,探索拥有权的最终疆界。」 2019年以来,NFT从加密行业破圈延伸至各行各业,纵观近一年来国内的NFT项目,大部分运作模式商业机构通过邀请数字艺术家,设计博弈机制、空投和白名单等方式来组织社群,传播和销售,在艺术的外衣之下,实际上是金融机制的创新设计和社群运营的本领,项目遍地开花,作品也在飞快地迭代。 从去年底开始,DAO 也就是在数字世界中使用加密艺术平台和技术,一种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共同愿景的自治组织正在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样的自治组织与线下的自我组织相比有什么优势,可以达成何种过去自我组织不能做到的愿景?什么是真正的Web3 精神?本期嘉宾豆泥通过讲述他在台湾的加密艺术实践和Fab DAO的成立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小而美、不失优雅的专注于解决文化、公益团体的资源来源与分配DAO组织方案。 黄豆泥,未执业医师,现为 FAB DAO(福尔摩沙艺术银行 DAO)创办人。以 NFT 为媒介于半年间完成十数项行动,涵盖美术馆群众参与、公益应用、社会倡议、文化传播。 FAB DAO,福尔摩沙艺术银行 DAO,为公益NFT自治组织。专注于非营利NFT铸造,与区块链公益普及教育。聚合组织与个人,打造公益、文化、艺术之跨域社群。  [2:00] 豆泥是如何从执业医师转到加密艺术行业,他创作NFT故事的始末。 [7:15] 从个人作为创作者发展成针对公益团体的平台的想法与实践。 [15:15] 介绍Fab DAO针对非盈利组织的代币机制设计和分配理念。 [17:25] 以公益团体为工作对象的DAO,艺术家扮演什么角色?通过“种子艺术基金”谈谈Web 3 精神。 [22:30] NFT的藏家由哪些不同社群构成?收藏者在收藏什么?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品收藏家,NFT的收藏者、参与者,实际上都可以是一种通过收藏的行动来共创和拥抱新的文化共识。 [27:50] NFT正在创造一种怎样的新美学?如何去观看被收藏的NFT图像?加密世界的收藏家们更多的是通过购买NFT来参与和支持他们认为合理的资源分配。 [29:30] 豆泥介绍了台湾的生成艺术现状。在新兴的加密社群中,谁是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和信息传播的书写者? [39:27] Fab DAO在哪种层面上探索未来社会组织机制,目前以平台的方式来规划,关于工作量、人员和如何让社会不同的群体在一起公共工作。行政机制的透明化。 [43:45] Fab DAO对未来的想象,以“优雅”的INO替代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发行虚拟货币),N可以是NFT或Nonprofit(非营利),让INO成为社区投票券,INO本身不设价格,它的稀缺性和价值将由社群共同来塑造的。欢迎各社会组织复刻(fork,开源协作中的一环,这个操作允许用户将一个代码库复刻一个属于自己的版本)。 [48:06] 针对公益组织发展起来的DAO,在未来会替代NGO组织吗? [49:15] 加密社群的疯狂加速、集体高潮和自我剥削,大家都在这场加速游戏中收获到什么?畅想一下,传统的艺术机构如何以DAO在将来持续的运转下去。

    54 分钟
  3. 2021/12/30

    传送门11:编织、计算与女性的纠缠史(计算编委会小组)

    义乌和诸暨袜子厂的纺织女工、二战后美国的女性计算机操作员、影响计算机历史的重要女性以及今天的女性科技从业者,这些不同的群体在编织和计算的历史上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在讨论编织、计算和女性的纠缠史中可能得到什么新的启发?最新一期传送门我们和“计算编委会小组”其中的两位成员子杰和周蓬岸,围绕小组今年的作品“●text●tile / 点_字_布”一起聊了聊这些话题。此外,本期话题也延伸到了技术历史中的西方中心论、包豪斯的织造车间的性别分工、纺织行业中女性和少数民族作为劳动主体等问题。 [02:12] 介绍计算编委会小组成立以及“点_字_布”这件作品想法形成的过程 *音频内容更正:温璧伊现就读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05:12] 子杰如何从对文字处理和文学史的研究延展到对编织与计算之间关系的研究。蓬岸为“点_字_布”提供技术方案的过程,一开始由编织与计算的关系想到贾卡提花机和穿孔卡片,也曾尝试过光标阅读机,这也是穿孔卡上的内容最终会呈现为问卷的原因。  [08:05] 在前期调研中,璧伊走访了一些广东的纺织厂,子杰则翻译了Sadie Plant 所写的 《未来在望》(The Future Looms)一文。小组也尝试过兄弟、银笛牌横板纺织机。 [09:23] 观众在穿孔卡上打的不同答案只会被机器识别为不同的信息,并执行不同的编织结果。机器无法识别信息的上下文这一特点,与目前的人工智能是相似的。 [12:03] 作品研究过程中展开的线索很多,研究涉及的文本会放在复印info的翻译工作中。作品现场更多是想让观众打破关于女工和编织的刻板印象,并且开始了解像义乌和诸暨这样的袜子生产地的女工和生产状况。 [16:55] 编织、计算和女性原本是三个可以交织在一起的话题,但现在很多讨论反而被刻板印象束缚住了。“点_字_布”的作品中也呈现了很多打破这种刻板印象的影像。 [19:35] 西方在1980年代电子游戏中有很多暴力内容,个人电脑被普遍认为是男孩的玩具,导致有个人电脑的男孩比女孩多。但是回看计算机还需要用穿孔卡片来输入信息的年代,其实有很多计算机操作员都是女性。 [22:23] 如今讨论技术历史时确实需要反思西方中心论或美国中心论,以电子游戏的历史为例,美国是以雅达利、任天堂为基础,欧洲是以家用计算机,如BBC Micro、ZX Spectrum和Amstrad CPC系列家用电脑为轴心,国内很多电子游戏研究者会把两者混为一谈,这样的误解也存在于计算机历史的研究中。 [27:00] 我们如何界定计算机历史的“古代”?当我们谈论中国的计算机历史时,应该更关注像小霸王、Laser 310、210时期发生的事情。 [28:24] 复印info从《包豪斯编织理论》(Bauhaus Weaving Theory)选取了第一章的内容来翻译,其中论述了包豪斯通过织造车间把男女性分隔开,并且将编织视作“劳动”,绘画视作“艺术”的历史。而我们今天也存在一方面认为机器制品比手工低级,另一方面又在赋予机器人格,宣扬机器取代人的矛盾。 [33:08] 西方在“女性科技从业者”(women in tech)的讨论语境下,有一些针对女性的科技工作坊和招聘会,而国内的科技相关工作更像是一份体力工作。 [35: 54] 在义乌和诸暨有大量工人来自云贵地区,他们要的工资更低、更能吃苦,所以形成了产业的主体。女性因为在纺织工作中更细致,也是这个产业的大多数。 [38:48] 作品未来的发展计划 “点_字_布”作品现场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关于作品 ●text●tile / 点_字_布是基于性别田野、媒介研究和编织自动

    42 分钟
  4. 传送门10:游戏如何实践关怀社会?(殷艾雯、赵伊人、赵蒙旸)

    2021/09/02

    传送门10:游戏如何实践关怀社会?(殷艾雯、赵伊人、赵蒙旸)

    想象在若干年后,你和数位性别、年龄、职业各异的人生活在同一个社区。随着技术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照护劳动在这里变得高价且稀缺,你需要去和他人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关心彼此的需求,才能保障自己继续身心健康地生活下去。 这是“浮萍定海”游戏的基础设定,其衍生于关怀家互助网络(详情请收听上一期播客“货币作为重思亲密关系的媒介”),自今年在上海双年展正式发布以来,“浮萍定海”已经吸引了北上广两百多位玩家的参与,线上版游戏也在开发中。本期播客邀请到游戏主创“流体愈学”小组,殷艾雯、赵伊人和赵蒙旸,来和我们一起聊一聊游戏设计的相关思考,包括游戏对社会现实的参照、游戏中的技术视角以及游戏作为一种社会参与和玩家共同成长的方式等。 [1:07] 引入不同玩家的现场音频介绍浮萍定海游戏; [6:54] 关怀家和定海桥是如何相遇的; [10:29] 游戏是一种体验性的传播和沟通方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拓展社会讨论的方式。因为桌游更具博弈性,并缺乏即时性和在场性,浮萍定海更偏向剧场性的游戏。 [16:21] 浮萍定海的角色设计参考了当下社会结构的同时,希望推动一个较为理想的社会关系。然而从链接当下和理想未来之间,依然需要作出许多妥协。 [21:06] 玩家对角色的阐释也带入了自身对当下社会的理解,比如富二代出身的外卖骑手、性少数的风险投资人等。 [25:52] 游戏中会故意设计一些看起来“不合理”的事件,并且让角色性别依附于玩家自己的性别认同,这些有利于打开玩家对角色的想象。 [29:31] 技术发展也是关怀家互助网络和浮萍定海考虑照料劳动的一个重要维度。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会有更多人口需要被照护,而自动化技术其实会加重照料劳动内部的不平等。 [35:27] 照护劳动零工化的趋势对照护阶级和人群之间的关系都将有所影响,关怀家和浮萍定海都想放大这一问题。 [39:22] 浮萍定海的线上版希望可以让更多不同城市的玩家加入,另外也想吸引更多时间贫困的人群。 [41:45] 视障玩家其实是团队刻意邀请来参与的,但对于小团队而言,要做到让视障玩家更好地参与还是有较大的成本压力。 [48:43] NPC社群是主创团队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捕捉玩家的需求而逐渐形成的,浮萍定海也希望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被更多人贡献和拥有。 * 玩家音频致谢:紫霞、sirui、弗赖德、燕子 对话中涉及的网络 关怀家互助网络(ReUnion Network)是由一群跨文化背景、多学科实践的独立合作者形成的网络。这些艺术家、学者、工程师受关怀家互助网络提出的,以关怀经济为中心的共同体社会的理念所吸引,而聚在一起去试验、实践并细化这一理念所展现的设计原型,并在互相合作当中发展出了多栖衍生的艺术与社会实践。ReUnion主要在荷兰运作,并自2018年起便受荷兰创意基金会支持。 “浮萍定海”是关怀家互助网络发起并与定海桥互助社合作的项目,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支持。这个项目基于“关怀家”长期研究成型的社会互动系统,以及向定海桥社区的学习和互助社多年的社群互助关怀经验,想象、倡导并试图实践一种流动但又落地的坚韧的支持网络,在空间装置、剧场游戏、研究探讨中预演一种关怀经济导向的社会生活。 嘉宾简介  流体愈学,是一个致力于在艺术行动与社会撬动之间的灰色地带中探索的跨学科组合,由艺术家与设计理论者殷艾雯、科技与劳工研究学者赵蒙旸、以及社区/社群实践与教育工作者赵伊人组成

    54 分钟
  5. 2021/07/28

    传送门 9:货币作为重思亲密关系的媒介(程新皓x殷艾雯)

    我们的播客“传送门”之前多次讨论到区块链和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这次邀请到两位嘉宾殷艾雯和程新皓来探讨以货币为媒介进入婚姻、族群等多元关系的话题。关怀家互助网络试图借用可编程货币(programmable money)来建立新型亲属关系(newkinships),与莽人使用象征性的银元在族群内外所形成的关系,都可以被视作以货币为媒介来发展关系的尝试和实践;前者是随着科技发展而被发明出来的关于亲密关系的实验,而后者则复活了消逝的货币被视为礼物的象征意义的古老传统,在两位创作者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货币在今天如何可以重新思考和建立新的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嘉宾介绍: 程新皓,201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作为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他的作品通常基于长期的田野调查,并均与故乡云南相关。通过身体在场的工作方式,程新皓使用录像、装置、摄影与文字等媒介,体察不同来源的逻辑、 话语、知识与其背后自然、社会、历史,及镶嵌于其中的行动者之间的复调链接。部分个展:“愚人金”(OCAT深圳馆,深圳,2019);“对一条河流的三次摹写”(1903空间,昆明,2019);“陌生地形”(宁波国际摄影周,宁波,2018)。 殷艾雯,实践设计师,艺术家,设计理论家,策略顾问和项目发起人。她主要用写作、思辨设计和时间/实践为基础的艺术来检视行星级传播技术的社会影响。她提倡用关系中心设计来作为重新设计和想象社会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除了广泛出版和展览以外,殷艾雯还为文化机构提供研究和策略顾问服务。 [3:33] 关怀家互助网络缘起于对如何设计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社会的提问,“浮萍定海”游戏作为一种沙盘预演。 [6:57] 生活在中越边境的莽人的身份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在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曾被误认为“拉祜族”,后又被归为“未识别民族”,最终在2009年被归为“布朗族”。 [13:31] 莽人银币其实是法属印度支那为了在东南亚推广银本位的贸易所铸造的银币piaster,在莽人群体中经历了从钱币到象征物的转变过程。 [15:23] 银元在莽人群体中主要使用场合是订婚和结婚,周围其他民族也会因为莽人社群的需求买卖银元给莽人。 [22:12] 在现在的收藏市场中也存在大量低价的假银元,甚至在莽人群体中也有部分假银元,但这些假银元仍具备象征价值。 [26:12] 关怀家系统中个人券和互助币如何推动一对一关系的发展。 [28:25] 关怀家系统中的新型亲属关系(new kinships) 其实参考了历史上或者现在仍在实践的一些突破了血缘和亲缘关系的社群案例,比如广东地区的姑婆屋等。 [36:35] 莽人社群为什么会接受一个已经停止发行的货币,背后有其自身的历史和地理原因。 [43:21] 归属感是一个族群或个体不断追求的,关怀家系统试图以连结而不是排他作为归属感的获得方式,以一对一的连结方式叠加形成群体关系。 对话中涉及的网络: 关怀家互助网络(ReUnion Network)是由一群跨文化背景、多学科实践的独立合作者形成的网络。这些艺术家、学者、工程师受关怀家互助网络提出的,以关怀经济为中心的共同体社会的理念所吸引,而聚在一起去试验、实践并细化这一理念所展现的设计原型,并在互相合作当中发展出了多栖衍生的艺术与社会实践。ReUnion主要在荷兰运作,并自2018年起便受荷兰创意基金会支持。 “浮萍定海”是关怀家互助网络发起并与定海桥互助社合作的项目,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及上海

    46 分钟
  6. 2021/04/30

    传送门 8:仿生货币、病毒认同与区块链潜力(对话李紫彤、南洋放送局)

    这期节目中,我们和来自台湾的南洋放送局一起采访了台湾艺术家李紫彤,谈了她的新作品《帕斯堤货币》。“帕斯堤货币”也是Positive Coin的中文译名,它是一款关于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俗称HIV病毒的仿生电子货币,参与者可以在网络购买这款货币,并且在特定的地方交易它。在交易的过程中,使用者所看到的关于“帕斯特货币”的各种数据包括成长率、交易所和社交影响率等等都跟现有的不同艾滋病传播中出现的四种亚型所设计的,艺术家借用了区块链的方法,把关于病毒的价值认同编码至数字货币中,让其发行和交换,这个过程让使用者对病毒的认同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传播,艺术家以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的方式来建造社群和新的价值认同,作品也把交易所设置成诊所的方式来展示,在交易的过程中“用户”沉浸式地体验病毒所带来的不同面向。这件作品结合了社群运动、病毒的价值认同和数字艺术美学建构的实验,李紫彤的尝试也拓宽了我们对现有区块链、去中心化网络的艺术实践想象,而在面对NFT数字艺术交易盛行的潮流,《帕斯堤货币》也为通证经济的未来提供一种不同的路径。   对话中涉及的展览: “瘟疫的慢性处方”,台北当代艺术馆 2019.10.5-2019.12.1,www.mocataipei.org.tw “城市震盪”是2019空总文化实验场年度大展,总策展人为赖香伶,分成三个子展览。李紫彤的作品属于游崴和汪怡君策划的“污痕”子展览的其中一部分。https://cityflipflop.clab.org.tw/Artworks_-LEE-Tzu-Tung [02:10] NFT迅速进入艺术视野,但多数局限于作为数字资产,《帕斯堤货币》尝试用货币系统来做病毒的叙事。 [04:05] “瘟疫的慢性处方”展览中,观众可以在交易所或者ATM购买帕斯提货币并交易。 [08:42] 《帕斯堤货币》模拟了区块链的交易方式,但没有上公链,不是一个真正的金融产品。 [14:05] 货币还从仿生的角度模拟了艾滋病毒的各种亚型和传播。 [15:05] 参与者在“交易”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疾病被污名化的历史和社会成因。 [18:34] 这件加密货币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在用货币交换的形式去实践艺术行动和社会行动。 [26:22] 区块链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也呼应了挑战主流价值观的中心霸权。 [29:53] 单纯地反抗主流价值是否也陷入了二元对立的价值系统? [34:00] 《远离亲缘》(Far From the Tree)以各种真实故事来表达多元化的生命认同。 [35:11] 《帕斯堤货币》在展出时提供了沉浸式的线下体验,未来是否继续于线上发展有待讨论。 李紫彤 台湾的观念艺术家。其作品结合人类学研究与政治行动,探索人们如何建立政治、性别以及疾病的认同,并因认同而重获自主性。游走于录像、装置、网路艺术、行为表演等艺术形式,他也将各媒材转换成参与式计画,邀请参与者们成为个计画的共同创作者,一齐挑战、解殖当代的艺术、科技与各式权威。李紫彤毕业于台大农经系、获有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创作硕士及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硕士的全额奖学金,其作品在全球各地皆有展出,包括 MOCA Taipei, C-Lab (台湾), Cuchifritos Gallery, Stanford University, Tom Robbinson Gallery (美国), Lisbon University (葡萄牙),  ArtScape(加拿大)等等。李紫彤也是许多政治活动的召集人、艺术家与科技人合作团体的创始人、以及艺术与人类学跨界展览的策展人。   南洋放送局 本节目起点是“群岛资料库”与打开—当代2018年合作的“边境旅行”展览中,以228和平纪念公园(即“新公园”,1935年总督府举办的始政四十年台湾博览会第二会场)为历史语境的声音

    43 分钟
  7. 2021/02/02

    传送门 7:数字荒野中的肤色、算法和差异政治(致颖 对谈 张婷婷)

    嘉宾:致颖、张婷婷、吴建儒 音乐:《货币》 剪辑:一米 本期传送门从一款在非洲大卖的名为传音(TECNO)的中国产手机开始说起,试图透过艺术家和算法工程师的视角去看看当下生活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和算法。这款国产手机开发商是位于深圳的传音控股,该公司联手台湾半导体公司联发科技所开发的自动检测和调亮黑肤色人群的算法,是这款手机赢得非洲手机市场的重要原因。影像对肤色的曝光是否准确以及如何修正,从柯达胶卷发明开始就存在偏见,标准制定的背后展现的是何种差异政治?在数字模拟技术大规模应用之后,我们存在的选择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我们急需一种数字世界的理论工具来讨论具有公共性的数字工具。 [02:33] 致颖谈他到非洲调研的原因,台湾乃至中国对亚非关系讨论的长期缺失。 [09:05] 中国对非洲的“影响力”体现在哪里,用 “新殖民者”去描述中国对非洲的关系是否准确? [14:32] 致颖的作品《货币》与多哥嘻哈歌手Elom用批判嘻哈乐的形式一起探讨了西非货币在殖民法郎之后的走向。 [23:12] 在非洲大卖的传音(TECNO)手机,搭载了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肤色演算法,由此在非洲收获广大的用户,一方面是扩大了有色人种肤色数据库,另一方面却加深了从殖民时代开始至今的白色至上的种族偏见。 [26:25] 婷婷谈到调亮肤色的算法并不是把黑肤色人拍的更清晰的唯一选择。 [31:27] 我们急需一种数字世界的理论工具来讨论具有公共性的数字工具。 [42:29] 数字产品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时造成了选择的惰性,二进制的世界永远提供的是有限的选择,而失去了丰富性。人类的感官在数字工具的支配下,也许正在会逐步适应数字世界中分类来带的分类感知。 [55:26] 数字世界出现之前的类比(模拟)技术和数字世界之后的类比技术最大的分野在于非延续性的记录,而人类原本的感知是对物理世界有着延续性感知的系统。 [58:35] 数字世界的结果是一个离散的数字化的结果。 [58:55] 结尾的灵魂拷问:技术是中立的吗? *片头片尾音乐是来自作品《货币》,详细介绍参考: https://www.sternberg-press.com/product/the-currency/ 嘉宾介绍 张婷婷,早年从事无线通信算法和音频算法研究,目前在大学讲授交互设计相关课程。 致颖,艺术家,目前居住和工作于台北及柏林。他擅长运用声音及影像等媒材进行创作,以探讨全球资本化时代人类生存语境与环境体系之关联,并多方关注全球南方当代社会之主体性研究与探查。此外,他也经常于艺术刊物撰写文章及评论,并且同时为台湾艺术团体 “复兴汉工作室” 的成员。

    58 分钟
  8. 2020/12/16

    传送门6:对话西蒙·丹尼:数字经济下的剥削者游戏

    Welcome to the #6 of neo-Portal, which is also the first episode that’s conducted in English. This time we invited artist Simon Denny to join us for a discussion about how his practices are related to technology,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Games and Blockchain.   第六期传送门邀请了艺术家西蒙·丹尼来讨论他作品中和游戏、区块链相关的创作,以及它们带来的一系列技术美学。播客由英文进行,中文详细内容请关注广东时代美术馆相关内容。 02:25 Denny speaks about his recent engagement with the tech scene 05:20 Denny made Patagonia Objects out of Margaret Thatcher's scarf and showed them at the Altman Siegel Gallery in January 10:45 Mapping complexity in Denny's works 14:00 The game "Extractor" in Denny's 2019 show called Mine, shown at the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 in Tasmania and followed by an online version in Dusseldorf 26:30 The choice of the online platform Minecraft in displaying Denny's work 27:36 How decentralized finance is taking place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32:30 Denny's recent collaborated project with artist Stephanie Dinkins on racialized AI 38:22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Distributed Gallery, Denny made a reproductioin of auctioned CryptoKittie   Simon Denny (*1982 Auckland/New Zealand, lives in Berlin) is an artist whose work explores the culturesand values behind contemporary technologies. In recent years, Denny has looked at the exploitation ofinformation in data-economies, using his work to visualise systems of compet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visions, interrelationships of labour, capital, developments in technologies, and impacts on the biosphere. He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2005), and the Städelschule, Frankfurt am Main (2009). Denny co-founded the BPA//Berlin Program for Artists, an artist mentoring program in 2016. Since 2018, heis a professor for Time Based Media at the HFBK, Hamburg. 西蒙·丹尼的作品探究了当代技术背后的文化和价值。他致力于对数据经济中的信息进行研究,也对多个方面 —— 政治和经济中的竞争观念、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物圈的影响 —— 进行可视化。他曾就读于奥克兰大学和德国法兰克福的Städelschule。丹尼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他也曾经来过中国,并在2017年的时候在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办过一个名叫“真·万众创业”的个展。丹尼于2016年和其他几位艺术家共同创立了BPA //柏林艺术家计划,并在2018年以来在汉堡美术学院任时间媒介教授。丹尼在以往的艺术实践中讨论了技术圈以及创业文化的很多议题,并在实践当中关注游戏、区块链,以及它们带来的一系列的技术美学。这些作品讨论了企业家的个人效应以及企业文化,并对技术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

    42 分钟

评分及评论

4.6
共 5 分
5 个评分

关于

The podcast is conducted by Media Lab of Times Museum. 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制作的专辑“传送门”将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来共同回应,关于美术馆的数字化未来带来的一系列现象和可能性。

若要收听包含儿童不宜内容的单集,请登录。

关注此节目的最新内容

登录或注册,以关注节目、存储单集,并获取最新更新。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