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讲 | 古代皇帝们御用的教科书

日讲《大学》之”传文“15节

原文: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日讲原文:

此二节书,是言孝、弟、慈无待强为,而申明教成于国之效也。曾子曰:“孝、弟、慈,即所以事君、事长、使众者,以其理皆出于心之所诚然也。试即以慈言之。昔武王作书以告康叔曰:‘为人君者,保爱百姓,当如慈母之保赤子。’盖以赤子初生,每不能自言其所欲,全赖为母者以至诚真恳之心,多方以求之,而后得焉。当其求之,虽未必一一皆合,然已心慊,必子心亦慊,其亦不甚相远矣。盖此保赤之心,自然而然,人人皆有,不待学习而能。世未有为女子者,先学抚养赤子之法而后嫁者也。保赤如此,所以使众者可知。至事君事长,不又可以类推乎?则所云‘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者,可于此而信,而其效益可见矣。如人君自尽其孝慈之道以教家,使一家父慈子教、相亲相爱而皆仁,则通国上下,莫不观感奋发,而皆兴起于仁。自尽其弟之道以教家,使一家兄友弟恭、有秩有序而皆让,则通国上下,莫不鼓舞效法,而皆兴起于让。设使不然,家无仁让乙化,国鲜仁让之风,一人在上,贪欲戾理,则一国之人皆熏烝濡染,悖乱之事由此而起矣。夫一国之仁让起于一家,而二国之作乱由于一人,此感彼应,其发动之机,真如矢之赴的,不能止遏。所以古语有云:一言之失,便足以败事;一人之正,即足以定国。正此之谓也。为人上者,可不慎审其机,而端立教之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