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美术

23 “我们的听觉审美正在集体退化”|对话一个电影录音师

在遥远的格鲁吉亚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杀青那天我们遇到了很美的落日。

好不容易腾出点时间,和我们这部戏的录音指导也是我的师哥录了一期关于“电影声音”的播客。

工作这么多年我对录音师的工作也是一知半解,所以这次短暂的和师哥录了一期,希望之后能多和师哥聊一聊关于电影声音幕后的故事。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电影声音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

-----------------------------------------------

主持人:海日罕

嘉宾:   师哥(高宇光)

00:20 电影录音师老高的“宿命”起点

02:01 电影声音的创作本质

电影学院考学揭秘:声音如何“反推画面”?

音乐滥用:当配乐成了“情绪绑架犯”

手机观影时代悲哀:“我们正在集体退化听觉品质”

09:07 同期录音VS后期配音:谁偷走了演员的“真实情绪”?

美术组真实案例:因石板路噪音被迫放弃取景地 → 却被回应“后期补”

行业真相:“声音是第一个被牺牲的部门,损失的是表演的不可复制性!”

13:36 录音师工作现场大揭秘

录音师现场控音秘籍:什么是“声音焦点”?

多人对话场景如何选择主次声音(类比摄影焦点)

技术变革:从单轨到多轨录音,“现场判断”仍是不可替代的艺术

18:31 剧组生存法则:录音师能被随意替换吗?

临时换组风险:“新录音师不懂剧本”

吐槽韩国导演:要求全员鞠躬的“文化冲突”

22:31 导演的盲区:为什么剧组忽视声音?

扎心现实:“90%国内剧组缺乏声音价值认知”

声音与演讲艺术共通点:奥巴马如何用“留白”掌控听众

27:51 终极拷问:电影是“造梦”还是“露馅”?

好电影标准:“润物细无声,让你忘记在看电影”

案例推荐:

《悲惨世界》(同期录音教科书)

是枝裕和(用声音拓展画外空间的天才)

-------------------------------------------

最后分享几张在格鲁吉亚拍摄期间拍的一些照片~

夏日炎热,注意避暑~

(夏天就是要喝冰啤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