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主教理Good Morning】 — 夏志誠主教3分鐘默想

8月4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05條:「隨著死亡,肉身和靈魂會怎樣?」】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05條,問題是:「隨著死亡,肉身和靈魂會怎樣?」

首先,我們來談談肉身的兩個層次。之前提過:一個是基本的層次,即血肉的、物質的身體;另一個層次,是由這個血肉身體與他人及萬物所發生的、維繫連結的關係。



第一層的意義是,這個可見的血肉身體會「隨著死亡和靈魂分離,並墮入腐化的過程」,所謂「塵歸塵,土歸土」(創3:19)。然而,在塵世未死亡之前,透過肉身與他人及世界的關係,是真實存在的。這些關係通過靈魂,即與我們所追尋與天主的關係,到達天主面前接受審判。主會回顧我們整個一生的善惡,並「期待著主再次來臨」。



當主耶穌再次來臨時,所有與他人和萬物的關係,都會置於我們與主的關係當中。假設我們一生為善,在主前毫無瑕疵,這些關係都會置於天主內而受光榮。實際情況如何,當然「超出我們的想像和推理的能力」。不過,我們可以確信,死亡之後,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是能夠統御在一起的。



其實這種關係今天已經存在,但因為我們仍有肉身,許多事我們不清楚。在不明朗之中便會出現可能性,我們會作出選擇,倫理的選擇,但將來天主會在我們面前看得一清二楚。因此,我們唯有將今世現在的生命中所做的、所想的、思言行為,都置於天主的光照之下。



福音當中,特別是在《若望福音》第11章,當瑪爾大與耶穌對話時,耶穌說:「我是復活,我是生命;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就是教導我們,要將所有關係都等同於與主耶穌的關係。如果與主有關係,即使在今世,我們已經開始了來世的生命。面對死亡時,我們不會真正死亡,因為這份與天主的關係緊緊相扣。



各位兄弟姐妹,今日邀請大家與我一同背誦這句聖經金句:「我是復活,我是生命。」來自《若望福音》第11章第25節。讓我們今天開始,與主耶穌建立這份親密的關係,至死不渝。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05條:隨著死亡,肉身和靈魂會怎樣?//肉身隨著死亡和靈魂分離,並墮入腐化的過程,而他不朽的靈魂卻要面對天主的審判,期待著主再次來臨時,與復活及轉化的肉身再度結合。要明白復活如何發生,已是超出我們的想像和推理的能力。//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