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主教理Good Morning】 — 夏志誠主教3分鐘默想

YouthBoilingPoint沸點- 香港天主教青年媒體

[頻道於2024年12月2日更新為「夏主教理Good Morning] 「各位兄弟姊妹,為了福傳,為了我們的信仰成長,我會用這個時段跟大家分享《天主教教理簡編》。希望藉著每天約三分鐘,能加深我們對天主教會基本道理的認識,首先提升我們的理性,對天主的理解和認識;於是也更能夠被祂去使用成為福傳的工具。」--- 夏志誠主教分享|沸點製作|逢星期一至六早上6:30播放

  1. 9月1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9條:「聖事因何見效?」】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9小時前

    9月1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9條:「聖事因何見效?」】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29條,問題是:「聖事因何見效?」 若你一直按《教理簡編》一書進度,便能在第229條中看到一個拉丁文詞語:「ex opere operato」,意思是說,「聖事行動已經完成的事實」,這個行動的事實本身已使聖事見效。 以聖洗聖事為例:如果神父按照教會的要求,說出:「我因父(倒水)及子(倒水)及聖神(倒水)之名給你授洗」,並且用水澆灌或浸入水中,這個聖事就有效了。 「因為是基督在聖事中行動,並通傳聖事所表達的恩寵,無需依靠施行人個人的聖德。」無論他是否犯了重罪,聖事仍然有效,不因他犯了大罪而令援洗無效。為什麼?因為聖事不是神父個人的行動,而是整個教會連同基督奧體──整個教會的頭。 猶記得有一個例子,有關我的會祖聖方濟:有人將一位神父押到他面前,指責他有私生子女,不該受尊重。但是聖方濟親吻了那位神父的雙手,說:「你們說了那麼多,我也不太清楚他是不是真的像你們說的那樣,但既然他是神父,這雙手就代表他祝聖聖體聖血,為我們分送聖體聖血,所以我尊重他。」 聖方濟以一句話成了兩件事:一方面提醒神父,若想要別人尊重,就應該履行好自己被祝聖的使命;另一方面提醒我們作為教友,領受聖事不因神父的品德,而是因為教會聖事本身的效力。 然而,另一方面,接受聖事的人有否準備好,或者說是否具有信德,相信聖事能夠給予恩寵,是非常決定性的。倘若他不信,領受聖事對他也就沒有用。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聖經金句,出自《馬爾谷福音》第16章16節,主耶穌離世升天時對門徒說:「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 讓我們一起背誦這句聖經金句。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洗禮,也適用於所有聖事。只要我們懷著信德去接受聖事,就必定能領受天主的恩寵。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9條:聖事因何見效?//聖事因其本身行動而見效 (ex opere operato:聖事行動已經完成的事實),因為是基督在聖事中行動,並通傳聖事所表達的恩寵,無需依靠施行人個人的聖德。可是,聖事的效果仍要視乎領受聖事者的準備情況。//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3 分鐘
  2. 8月30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8條:「聖事與信德有甚麼關係?」】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15小時前

    8月30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8條:「聖事與信德有甚麼關係?」】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28條,問題是:「聖事與信德有甚麼關係?」 首先,聖事本身「預設已有信德」的存在。無論是執行聖事的人,還是領受聖事的人,都必須懷著信心。 執行的人,固然相信,才會去施行聖事,「藉言語和儀式(行動)來滋養」。每一件聖事均如此,例如聖洗聖事時,施洗者要倒水,並說:「我現在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你授洗。」 主禮必須相信才會施行。而接受者同樣如此,他們相信藉此言語與行動,自己便成為天主的子女。 除了聖洗聖事,每一件聖事也如此。每一件聖事都透過這些言語和行動(即儀式),不僅滋養我們的信德,也加強我們的信德,並且表達我們的信德。 「當教會舉行聖事慶典時,就是宣認受自宗徒的信仰。」這信仰代代相傳。 當然,教會是人的團體,歷史上也不免有不足和罪過。雖然願意走向天父,願意為聖,但不排除且事實上也有很多罪過。而在聖事的舉行上,教會努力遵行天主的吩咐施行聖事。 尤其在聖體聖事中,我們看到保祿說:「我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了:主耶穌在衪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格11:23),道出我們怎樣相信便怎樣祈禱。 這在禮儀聖事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叫做「『祈禱律就是信仰律』(lex orandi, lex credendi)」。當中的「律」指法則、律法、規律,指出祈禱的法則就是信仰的法則,「即是說:教會怎樣祈禱就怎樣相信。」所以我們的祈禱文非常重要。例如,我們向天父祈禱,是藉著耶穌基督,在聖神內,這便是我們的信仰。 這信仰、信德非常重要,我想起《若望一書》的一句話:「得勝世界的勝利武器,就是我們的信德。」 所以,各位兄弟姐妹,無論我們舉行聖事,還是領受聖事,都要懷著這份信德。因為天主自己在聖事中作工,將祂的恩寵與愛分賜給我們。 讓我們再次重複這句聖經金句,好使我們都懷著信德,通過聖事,戰勝世界,體會天主的愛: 「得勝世界的勝利武器,就是我們的信德。」 ── 《若望一書》第5章4節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8條:聖事與信德有甚麼關係?//聖事不僅預設已有信德,而且藉言語和儀式來滋養、加強並表達這信德。當教會舉行聖事慶典時,就是宣認受自宗徒的信仰。因此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祈禱律就是信仰律」(lex orandi, lex credendi),即是說:教會怎樣祈禱就怎樣相信。//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3 分鐘
  3. 8月29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7條:「聖事神印是甚麼?」】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3日前

    8月29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7條:「聖事神印是甚麼?」】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27條,問題是:「聖事神印是甚麼?」 「聖事神印」是指三件聖事,它們會給我們「賦予的精神印記」。這三件聖事分別是:聖洗聖事、堅振聖事、聖秩聖事。 這個精神印記雖然看不見,但它道出天主與我們的一份關係。當我們領受這三件聖事時,天主有祂的「許諾和保證」:每一件聖事都是獨特的,且不可逆轉的,是一次而永遠的。 讓我們逐一看看: 聖洗聖事──這是靈性生命的開始,是我們與天主連繫:祂是我們天上的大父,我們是祂的子女。天主的許諾就是這份愛,保證我們終生都是祂的子女。 堅振聖事──如同基督般,與聖洗聖事相連,但更強調聖神的愛、天父的愛,透過堅振聖事讓我們體會得到。這是一份成長的愛,幫助我們靈性成長,使我們如同基督一樣,作天父的勇兵,為天主的愛作見證。 聖秩聖事──這是服務的、承擔的聖事:為教會服務,作公務的司祭職。不單只奉獻生命,更為教會服務,滋養兄弟姊妹,尤其是通過聖事。 這三件聖事分別以不同方式,顯示出當我們領受並體會了天主的愛後,如何在不同身份和使命中活出信仰,成為教會真正的一份子。而且,這是不會逆轉的。領受聖洗後,我們成為天主的子女,不會被撤回,也不需要再重洗;堅振和聖秩聖事同樣,是一次且永遠的。 舉個例子,當信徒改宗到另一個基督宗派,若其聖洗是因著聖三之名並用水施洗,該洗便被教會承認,不需重洗,只需領受堅振即可。但若已領堅振,改宗便需行其他儀式,不需再施行聖洗和堅振,一生只有一次。 這讓我想起一句聖經金句,出自《厄弗所書》第1章13節:「在基督內……受了恩許聖神的印證」。 我們領受的聖事,就是天主愛的印證,是永不改變的保證。只要我們誠心誠意、一心一意跟隨耶穌基督,並還愛於天父,便永遠不會回頭。 「在基督內……受了恩許聖神的印證」──《厄弗所書》第1章13節。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7條:聖事神印是甚麼?//聖事神印是聖洗、堅振和聖秩聖事所賦予的精神印記。它是天主照顧的許諾和保證。信友藉此神印肖似基督,以不同方式,分受基督的司祭職,並按照不同身分與任務,成為教會的一分子,被祝聖去欽崇天主和服務教會。由於神印是永不磨滅的,所以賦予這神印的三件聖事,一生只能領受一次。//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3 分鐘
  4. 8月28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6條:「聖事與教會有何關係?」】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4日前

    8月28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6條:「聖事與教會有何關係?」】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26條,問題是:「聖事與教會有何關係?」 「基督把聖事交託給祂的教會。」當我們說「聖事是『教會的』,有雙重意義」:第一,「聖事『憑教會』而存在」;第二,「聖事也是『為教會』而存在的」。 什麼叫「『憑教會』而存在」呢?就是說,它們是「教會的行動」。具體來說,譬如念經文,尤其是彌撒中的主要經文,如《集禱經》、《獻禮經》、《領聖體後經》、《感恩經》等,這些主要經文,必須按照教會的規定。當然可供選擇,但必須要教會批准。 例如《信友禱文》,神父可以在開始和結束時有些自定內容,但主要和固定的經文禮,不可以由神父隨意更改。不能說:「這台彌撒是我主持的!」便自行改經文或動作。 這些動作非常重要,例如成聖體聖血,有覆手的手勢,神父不能說:「我不喜歡這樣做,這是我的彌撒,我說了算。」 不能這樣,因為聖事是「『憑教會』而存在」,也就是說,這是教會的禮儀,不是某個神父,甚至不是主教的禮儀,要按照禮規的言、行來進行。必須依照既定程序來執行,這就是「憑教會而存在」。 第二點,「『為教會』而存在」,即聖事是為了建設教會團體。譬如聖洗聖事,讓教會有新的成員,新生子女加入教會;當這些子女成長後為教會作證,便需要為他們施行堅振聖事;若子女「肚餓」,靈性上的飢渴,便以聖體聖事滋養教會成員;若有人離開教會,走遠了,或跌倒了,教會會通過修和聖事,重新接納這些迷失的子女。 所有這些聖事都是為了建設教會,建立教會,滋養弟兄姊妹。整體來說,教會透過這些聖事,成為基督在世上的延續。 好吧,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句聖經金句,出自《宗徒大事錄》第2章47節,講述初期教會: 「他們常讚頌天主」,就是如此簡單。希望我們在禮儀中舉行聖事時,都能記得這份心情,可以祈求:求恩、求寬恕。無論如何,因為天主無限量的恩寵降臨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要: 「常讚頌天主」──《宗徒大事錄》第2章47節。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6條:聖事與教會有何關係?//基督把聖事交託給祂的教會。聖事是「教會的」,有雙重意義:聖事「憑教會」而存在,因為它們是教會的行動,而教會本身是基督行動的聖事;聖事也是「為教會」而存在的,因為它們建設教會。//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3 分鐘
  5. 8月27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5條:「聖事與基督有何關係?」】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5日前

    8月27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5條:「聖事與基督有何關係?」】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25條,問題是:「聖事與基督有何關係?」 首先,我們可以說耶穌基督自己就是一件聖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祂是那位取了血肉的聖子,降生為人,來到我們中間。祂是有形的聖事,也是有效的聖事;因為見到祂、接觸祂,我們就能見到天主,並且通過祂接受各種恩寵,彰顯天父對我們的愛。 所以,耶穌基督是七件聖事的根本聖事,祂自己就是聖事的具體呈現。 在祂的生平中,每一個奧蹟、每一件事件,都與聖事息息相關。 例如: #領洗聖事 主耶穌自己曾在約旦河受洗,天父對祂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聖神也降臨在祂身上。如今,我們在領洗時,同樣體會到我們是天父所愛的兒女,天主的愛臨到我們身上。 #堅振聖事 主耶穌派遣聖神。如同昨天與大家分享的,《約翰福音》20章22節說:「你們領受聖神。」堅振聖事即是領受聖神的恩賜。祂也邀請門徒在祂升天前留在耶路撒冷,等待從天上來的能力,就是聖神(參見《路加福音》24章)。 #聖體聖事 這個更不必多說,在最後的晚餐中,主耶穌用餅與酒說:「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這是祂親自留下的聖事。 #懺悔聖事(修和聖事) 在公開傳道時,主耶穌多次赦免罪人,例如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祂派遣門徒出外傳福音時,也吩咐他們:「你們要治好病人,叫死人復活。」 #病人傅油聖事 這聖事使病人得到身心的安慰和力量。 #神品聖事(司鐸聖事) 在五餅二魚的奇蹟中,耶穌先祝福、分餅給門徒,再分給群眾。神品聖事中的司鐸,正是在耶穌的授權下,成為恩寵的分送者。 #婚姻聖事 耶穌也曾參加婚禮,並祝福婚姻。婚姻聖事代表天主與人之間的愛的結合。 各位兄弟姐妹,聖事與基督的生平密不可分,教會聖職人員的基礎也建立在祂身上。 所以說,聖事並不是神父、執事或主禮單獨施行,而是從信仰的角度來看,基督自己親自透過聖事,將祂的恩寵分賜給我們。 讓我們以聖經金句,來理解這位取了血肉的聖子: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他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若望福音》1章14節 因此,耶穌基督本身就是一件活生生的聖事。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5條:聖事與基督有何關係?//基督生平的每個奧跡,均構成現在基督藉教會聖職人員,在聖事中所分施內容的基礎。在我們救主身上有形可見的一切,都已通傳到祂的聖事中(聖大良一世)。//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4 分鐘
  6. 8月26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4條:「聖事是甚麼?有那些聖事?」】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6日前

    8月26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4條:「聖事是甚麼?有那些聖事?」】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24條,問題是:「聖事是甚麼?有那些聖事?」 「聖事是帶來恩寵的有形及有效的標記」。這份恩寵當然是指天主對我們無限且無條件的愛。愛是看不見的,但我們作為人,總需要一些具體的東西來感受,比如摸一摸、聽一聽、聞一聞、看一看等等。 天主深知我們的需要,祂為我們設立了聖事,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聖事是有形且可見的。 舉例來說,領洗聖事中,主禮會傾倒水,並說:「我奉父、子、聖神的名,給你施洗。」主禮的這句話,我們聽到了;水,我們看到了,也感受到了。這就是有形的標記,同時也是有效的標記。 為什麼有效呢?因為耶穌基督親自建立了聖事。聖經中對此有明確的啟示,有些聖事的記載非常清楚,有些則較隱晦。以聖洗聖事為例,非常明顯,以至於今天所有基督宗派,雖然對其他聖事有所不同,仍然都保留了聖洗聖事這一共同信仰。 只要我們懷著信心與信德接受聖事,就必然會有效,領受天主所賜的恩寵。這是基督所建立,教會傳承下來的恩賜,通過聖事將天主的生命賜給我們。 那麼,聖事有幾件呢?在天主教會中,確立有七件聖事。 其中三件被稱為「入門聖事」,分別是: - 聖洗聖事 - 堅振聖事 - 聖體聖事(又稱感恩聖事) 這三件聖事標誌著成為基督徒的開始。通常,領洗後,若是兒童,會在幾年後領受堅振聖事。隨後,基督徒會領受聖體聖事。 另外兩件聖事是針對軟弱中的人,幫助他們恢復和得到力量: - 懺悔聖事(又稱修和聖事)— 在犯罪後領受,恢復靈性的生命。 - 病人傅油聖事 — 在病患或身體軟弱時領受,得到身心的支持與力量。 最後兩件是服務於特定使命的聖事: - 神品聖事(司鐸聖事)— 以前稱為神品聖事,標誌著受召為教會的牧者。 - 婚姻聖事 — 結合夫妻,建立家庭,共同承擔信仰使命。 由於聖事如此普遍,幾乎每個基督宗派都有,直到今天仍然被尊崇和實踐。 最後,我邀請大家背誦一段關於聖洗聖事的聖經金句,這是天主派遣門徒、耶穌委派門徒傳福音的命令:「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奉父、子、聖神的名給他們施洗。」 ——《瑪竇福音》28章19節 讓我們懷著信心,接受天主的恩寵,活出聖事所賜的生命。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4條:聖事是甚麼?有那些聖事?//聖事是帶來恩寵的有形及有效的標記,由基督建立並交託給教會。天主的生命,透過這些聖事分施在我們身上。聖事有七件:聖洗、堅振、感恩(聖體)、懺悔、病人傅油、聖秩及婚姻。//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3 分鐘
  7. 8月25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3條:「聖神怎樣在教會的禮儀中行動?」】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8月24日

    8月25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3條:「聖神怎樣在教會的禮儀中行動?」】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23條,問題是:「聖神怎樣在教會的禮儀中行動?」 我們回顧一下前兩條教理,談到在禮儀中,我們以天父作為根源和終向。比如說,我們的祈禱,禮儀是公開且共同的祈禱,我們向天父祈禱,經過耶穌基督,因為基督是唯一的中保和橋樑。 那麼,我們的動力來自哪裡呢?是向天父祈禱,經過耶穌基督,再在聖神內實現。因此,禮儀中體現了聖神與教會之間非常密切的合作。這種合作是怎樣的呢? 聖神準備我們教會整個信徒團體,使我們能與主相遇,擁有這份愛。聖神是愛的靈,也是天父與聖子的愛的靈。我們參與了父子之間的關係,聖神就是那份愛,來到我們心中,準備我們。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聖神幫助我們在信德中記念耶穌。主耶穌曾說,聖神會幫助我們認識祂,回想祂的教導。為什麼呢?因為在愛中,我們才能理解、深入基督的教導。 聖神與基督一起賜給我們恩典,讓我們能敏銳地發現基督的臨在。 聖神使得基督的奧蹟臨在並得以實現,這在聖體聖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在禮儀中,我們祈求聖神降臨,聖化這些禮品,使餅和酒成為耶穌基督的身體與血,我們藉此得到救恩。 很明顯,我們向天父祈禱,求祂派遣聖神,聖化這些禮品,並使我們能領受聖體聖血,體會天父對我們的愛。 聖神也將教會與基督的生命和使命緊密結合。 耶穌在《若望福音》中說:「你們領受聖神罷!」領受聖神後,祂又派遣門徒出去,如同父派遣祂一樣。只有在聖神內、在天主的愛中,我們才能結出美好的果實。 從另一個角度說,聖神使我們能夠從天主那裡領受恩典,並通過禮儀體驗天主的救恩,使我們誠實信靠。 聖神通過天主的愛,使我們親近祂。 從上而下,天主賜恩給我們;從下而上,我們因得到救恩而感謝天主的大恩大德,向祂獻上讚美。 通過禮儀,我們得到恩寵(從上而下),並以感恩讚美(從下而上)回應天主。這兩方面都需要聖神,這愛的靈連結並維繫了整個信仰生活。 好了,現在邀請大家一起背誦一段聖經金句,這段經文講述禮儀中聖神的賜予: 「你們領受聖神罷!」──《若望福音》20章22節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3條:聖神怎樣在教會的禮儀中行動?//在禮儀中,實現聖神與教會之間極密切的合作。聖神準備教會與主相遇;祂使會眾以信德紀念基督,並把基督彰顯給他們;祂使基督的奧跡臨在並實現;祂把教會與基督的生命和使命結合為一,並使共融之恩,在教會內結出美果。//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4 分鐘
  8. 8月23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2條:基督在禮儀中有甚麼行動?】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8月22日

    8月23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2條:基督在禮儀中有甚麼行動?】夏主教理Good Morning🍋3分鐘默想

    今天我們會分享教理第222條:「基督在禮儀中有甚麼行動?」首先,在我們信仰裡面,主耶穌是唯一的中保,是天人之間的橋樑;於是在禮儀當中,也有這個角色。因此,我們在祈禱裡面,大家要留意一下,我們的祈禱是向天父,因為父是根源,是終向。不過,什麼時候我們向父祈禱,我們到最後會說什麼呢?很多時候會說:「因主耶穌基督之名,為你俯聽我們的祈禱。」所以基督就是中保,總不能離開祂。 基督在教會的禮儀當中,主要是表達及實現祂的逾越奧蹟,即是祂的死而復活,因為這是我們信仰的中心,因此也是我們禮儀的中心。 基督賜給宗徒聖神。我引用一段《若望福音》第20章的經文:當主耶穌從死去中復活,顯現給宗徒時,便向他們噓一口氣,對他們說:「你們領受聖神吧。」接著,祂就說:「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得到赦免;你們保留誰的罪,誰的罪得到保留。」這很明顯,就是後來教會發展以後、發展到今天,成為修和聖事。 另外,領洗聖事也很明顯。在《瑪竇福音》記載,當耶穌離世前一星期,派遣門徒去傳福音,說:「你們要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受洗。」還有,聖體聖血是基督自己的體血,以此來滋養每一位信徒。 因此,基督親臨在聖事當中。剛才我們只舉了幾件重要的聖事,其他的聖事如堅振聖事、婚姻聖事⋯⋯基督都臨在其中,祂親自的行動,為世世代代各地的信徒傳遞天主無限的愛,傳遞這份恩寵! 好,為大家分享一段聖經,也是邀請大家今天去背誦的,就是厄瑪烏兩位門徒的故事。我認為這章節很有象徵意義:主耶穌在路上講解聖經,然後進村後為他們擘餅、祝福,之後,他們認出了耶穌。接著他們彼此說:「當祂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 我邀請大家背誦這段聖經的最後一句,讓我們參與禮儀的時候,經過耶穌基督、藉著耶穌基督,也讓我們體會到:「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這句話來自《路加福音》第24章32節。希望我們的心在人生路上,因著基督,都成為火熱的!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22條:基督在禮儀中有甚麼行動?//基督在教會的禮儀中,主要是表達和實現祂的逾越奧跡。祂賜給宗徒們聖神,賦予他們和他們的繼承人權能,藉舉行感恩祭獻與聖事,來實現救世工程。在禮儀中,基督親自行動,給世世代代各地的信友通傳祂的恩寵。//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4 分鐘
4.9
(滿分 5 分)
25 則評分

關於

[頻道於2024年12月2日更新為「夏主教理Good Morning] 「各位兄弟姊妹,為了福傳,為了我們的信仰成長,我會用這個時段跟大家分享《天主教教理簡編》。希望藉著每天約三分鐘,能加深我們對天主教會基本道理的認識,首先提升我們的理性,對天主的理解和認識;於是也更能夠被祂去使用成為福傳的工具。」--- 夏志誠主教分享|沸點製作|逢星期一至六早上6:30播放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