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破解四種面試風格,面對任何面試都能脫穎而出《面試的科學 》|天下文化Podcsat 讀本郝書EP32

    3日前

    破解四種面試風格,面對任何面試都能脫穎而出《面試的科學 》|天下文化Podcsat 讀本郝書EP32

    在本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介紹了安娜‧帕帕利亞的《面試的科學》副標題是「破解四種面試風格,每一次升學、求職、績效面談都成功」 這本書是作者以心理學為基礎,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面試本質。書中重點介紹了四種面試風格:魅力型、挑戰型、審視型和和諧型,並用「內向或外向」、「迎合他人或堅持自我」的兩個維度來區分這些風格。郝哥以個人經歷為例,結合書中的觀點,提出了許多實用的見解,無論對面試者還是面試官都具有指導意義。 郝哥首先強調,面試的核心在於「認識自己」。他認為,面試不僅限於升學、求職或績效面談,實際上,每一次溝通都是一種「面試」,是對自我了解和價值展現的過程。因此,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現與價值,是成功的基礎。書中也特別指出,面試不僅是面試者的功課,對於面試官同樣重要,因為好的面試官需要克服偏見,避免因個人喜好或成見而錯失真正的人才。 郝哥提到,作者對「面試偏見」的討論尤其深刻,包括「似我效應」和過早的主觀判斷。例如,研究顯示,面試官往往在面試開始的7秒內,便對面試人產生直覺上的好壞印象,後續的對話只是為了確認或修正這一印象。這種快速判斷容易導致人才錯失,因此面試官需要訓練自己克服成見,客觀地評估候選人的能力與潛力。 針對面試者,郝哥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早期因為不懂得如何在短時間內展示優勢而屢遭挫折,但後來透過不斷嘗試與練習,逐漸掌握了如何表達自身價值。他指出,許多求職者傾向於迎合面試官,但這種迎合可能讓自己失去特色。 因此,面試時除了展現個人魅力,更需要具備客觀的數據與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能力。例如,銷售人員不僅要談與客戶的良好互動,還需要用銷售數據來說明業績成長,這才能真正打動面試官。 除了個人經驗,郝哥也提到他作為主管時的做法。他鼓勵團隊成員每年去參加面試,並協助他們修改履歷。他認為,透過面試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並以此作為衡量當前工作的參考。他舉例說,員工可能因面試發現外部公司開出的薪水更高,這既能幫助員工更清楚自己的價值,也能讓公司有機會檢討薪酬政策,形成雙贏的結果。 郝哥特別解析了魅力型風格,這類人通常外向且迎合他人,擅長察言觀色,並把面試當成表演舞台。然而,他們的挑戰在於過度迎合而忘記表達自己的需求與能力。因此,這類人在面試時需要平衡「魅力」與「資歷」,用具體數據展示自己的價值,避免被認為只是「會說不會做」。 最後,郝哥以他長年參加面試的經驗總結,面試是一種需要練習的技能,不僅幫助個人檢視價值,也讓團隊更清楚每個人的定位。他認為,無論是求職者還是面試官,都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提升面試的質量,實現更好的匹配。這既是對自我價值的探索,也是對專業能力的展現。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1 分鐘
  2. 如何用故事打動人心?讓觀眾無法忘懷的演講技巧|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棚外開講 EP5

    4日前

    如何用故事打動人心?讓觀眾無法忘懷的演講技巧|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棚外開講 EP5

    這一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是《書房憲場》棚外錄音的第五集。本集的兩位來賓分別是2017 年 TEDx Taipei 講者、護理長吳淋禎 和 台大法律系助理教授陳衍任。在前面的演講中邀請了約 10 位同學上台分享他們的故事,接下來的節目是由主持人、來賓進行分享並提供看法。 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開場就分享:「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與信任感,往往更依賴外形、肢體語言、語調等非語言因素,而內容本身的影響力反而僅占 7%」。也為這一集節目的核心議題定調:說故事的力量以及它為什麼能在人的記憶中佔據如此長久的位置。 來賓吳淋禎第一個討論到的故事是前面同學分享的「生前告別式」。而她也分享的一段真實而震撼的醫院經歷:有位病人在 1 月 15 日生日當天,突然在診所的廁所倒下,最終再也沒能醒來。她描述這位病人的丈夫當時的反應、那天的特殊日子,以及她內心的情感衝擊。這個故事反映了生命的無常,也點出「來不及」這件事,讓聽眾反思:我們是否有在「來不及」之前,好好說出想說的話、做出想做的事? 接著,陳衍任也分享前面同事的故事,提到同學分享如何面對挫折,選擇快速放下「玻璃心」,並學會前腳走、後腳放,讓自己保持輕盈的步伐。他從中提煉出一個重要觀點:當你陷入困境時,停留在「爛泥巴」裡並無法幫助你前進,唯有主動踏出一步,才能迎接下一段旅程。這種應對挫折的智慧和心態,也讓他自己感觸良多。 在後續的討論中,主持人和來賓們特別提到另一位學員的表現,並一致認為他是當天表現最優秀的講者。他的故事不僅語調控制得宜,開場、結尾設計完整,且善用了「道具」——如帶來的日本銀杏,讓聽眾立即有了情境連結。除了稱讚之外憲哥也提出可改進之處:道具展示時間應稍作停留,讓攝影師和觀眾有時間捕捉畫面,並建議他在結尾時與現場活動內容做連結,進一步提升演講的互動性和感染力。 後續兩位嘉賓分別從「技巧」與「結構」兩個層面,進一步解析如何說好一個故事: 吳淋禎 提出「好設情」的概念: 好奇心:開場要引起聽眾的興趣,讓他們對接下來的故事產生期待。 設計:故事的結構需精心安排,例如重複關鍵事件三次來加深印象,並有效鋪陳重點。 情緒:透過情節的波動,激發聽眾的情緒反應,無論是感動、驚喜還是笑聲。 陳衍任則點出演講的「可靠性與顛覆性」: 可靠性:故事內容需真實可信,並提供觀眾一個解決方案或啟發。 顛覆性:透過故事中的衝突或反轉,讓聽眾看到生活中可能的不同選擇,從而產生深刻印象。 節目最後,主持人透過總結帶出一個關鍵觀念:說故事不僅是傳遞資訊,更是創造連結的過程。 好的故事能夠引發共鳴、打動人心,並在觀眾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透過技巧的學習與反覆的練習,每個人都能成為一位優秀的說故事者。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7 分鐘
  3. 股市狂飆下的金融創新大風險?人工智慧浪潮下的賺錢大哉問?|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EP213

    5日前

    股市狂飆下的金融創新大風險?人工智慧浪潮下的賺錢大哉問?|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EP213

    一, 12月11日,以高科技企業為主的美國Nasdaq綜合股價指數第一次突破了2萬點大關。自2020年6月突破1萬點以來,用了四年半時間翻了一倍。 對於近期生成式人工智慧預期引發了股市上漲,有人將其與互聯網普及帶來的IT泡沫期相提並論。雖然相似點是新科技主導了市場行情,但不同點在於股價上漲是否與盈利能力相符合。 2024年最令人驚訝的現象是,儘管全球央行升息從金融系統中抽乾了流動性,但股市卻逆勢大幅上揚。這波股市繁榮到底是科技創新還是投機泡沫,我們應該怎麼解讀? 二, 歲末年終,人工智慧發展卻不見歇停。12月5日x美国人工智慧晶片巨头Nvidia与越南政府签署协议,準備在越南成立人工智慧研发中心与数据中心,希望为促进人工智慧在越南的运用奠定基础。 同時間,12 月 5 日, OpenAI計劃開始了為期12天的shipmas新功能、新產品和演示。其中包括全面推出影片產生工具 Sora 以及寫作和編碼產品 Canvas。 Google不甘示弱,不到一個禮拜的12 月 11 日,推出了一款名為 Gemini 2.0 人工智慧模型,另外還有兩款由這個模型驅動的人工智慧產品增強版,名為 Astra 和 Mariner。它們可以代替用戶採取行動,就是所謂的「Agentic AI人工智慧代理」。 2025年的人工智慧發展看來仍然熱鬧可期,我們應該怎麼解讀這些變化的可能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5 分鐘
  4. 告訴我,你想拿這瘋狂而寶貴的人生怎麼辦?《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EP22

    12月12日

    告訴我,你想拿這瘋狂而寶貴的人生怎麼辦?《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EP22

    在本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介紹了英國管理大師韓第《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這本書的核心內容,並以個人經驗與故事串聯書中的觀點,讓主題更加鮮活。 他從書名出發,帶出書的副標題「韓第寫給你的21封信」及其核心命題:「你打算拿著瘋狂而寶貴的人生怎麼辦?」書名直接引發郝哥對一個短影音的聯想,該影片以鈔票的價值隱喻人的價值無論遭遇何種對待,都不應被環境或職業所定義。這也為整集節目定下了基調:探索如何在紛繁的生活與工作中,堅守自我價值。 郝哥首先聚焦於「找到內在」,提到韓第提出的三大主軸:黃金種子、工作與價值、美德清單。 第一,黃金種子:發現天賦 郝哥強調,找到自己的天賦就如同找到「黃金種子」。這是一種自然輕鬆但深具價值的能力,也是可以通過反覆嘗試與他人建議挖掘出的特質。 他引用納瓦爾的例子,說明家人或身邊親密的人往往比自己更清楚我們的潛力。郝哥認為,只要投入時間與心力,天賦就能像種子般被培養成一片茂密的森林。但,天賦的發展也不應只停留在利己,善良與誠實更能讓人生更有意義,這種「利己利他」的平衡是最理想的境界。 第二,不被工作綁架:工作不是你 郝哥強調,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應被它定義。他提到一個廣告人的故事,說明人往往會被自己的職業框限,卻忽略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郝哥以自己的經歷為例,說明不同的際遇如何帶來新的職涯機會,如財務課程與鐵人三項,讓他打破了別人對自己的單一認知。他提醒大家,要用自己的態度與方式去賦予工作價值,避免把工作視為「魔鬼契約」。即便生活中充滿現實壓力,我們仍應以心流的方式找到工作中的熱情與意義。 第三,羅列美德清單:追求終極人生 韓第引用亞里斯多德的「12個美德清單」,如勇氣、誠實、幽默等,作為人生價值的指引。 郝哥認為,我們的每個選擇都應服務於自己想成為的樣貌,而不是盲目追逐外在的物質目標。他提到一個長期研究的結果,指出人們最終渴望的並非金錢,而是與世界和解的關係。列出美德清單能讓我們以終為始地活著,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不浪費時間。 郝哥認為,終身學習的核心在於擴張自己的邊界。他提到小時候的學習經驗,讓他不斷體會到「學然後知不足」。好奇心是學習的驅動力,而持續的學習則能讓我們在變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線。郝哥以自己的職涯進化為例,說明隨著新事物的出現,我們的技能與選擇也能不斷更新。 韓第提醒讀者,領導的關鍵不在於控制,而在於影響他人。郝哥認為,真正的領導者是通過以身作則來激勵別人,而非僅僅用規則或權力去約束他人。他提到自己在生活中的領導經驗,如何在平等互助的基礎上創造良好的關係,讓彼此都能更進一步。 最後,郝哥談到一個現代人常見的問題——過度算計得失。他引用韓第的建議,強調要回歸初心,專注於提升自己,而不是僅僅考慮回報。這樣的心態不僅讓生活更有意義,也能幫助我們擁有長遠的發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1 分鐘
  5. 數據不準,政策該怎麼辦?台灣經濟預測與全球不確定性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EP212

    12月10日

    數據不準,政策該怎麼辦?台灣經濟預測與全球不確定性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EP212

    一、台灣與美國:經濟預測的準確性挑戰 上週,台灣主計處發布了2025年的經濟成長預測,數字令人振奮:預估經濟成長率達到 3.29%。2024年靠著半導體與人工智慧的帶動,主計處認為台灣出口將保持強勢。然而,面對川普上任後的貿易戰陰影、中東局勢動盪,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這個數字是否過於樂觀?過去幾十年,主計處的樂觀預測多次因無法反映現實情況而被質疑。 例如: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主計處預測經濟成長率6.5%,實際僅為4.2%。2001年網路泡沫:預測6.03%,實際不到1%。2009年金融海嘯:預測2%,結果僅1.93%。 這些案例凸顯了經濟模型的侷限性。模型本身假設了「其他條件不變」,但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這種假設根本站不住腳。舉例來說,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最近公布的11月非農就業數據超出預期,但市場對數據準確性存疑,因為家庭調查與企業調查的結果存在明顯矛盾。這背後暴露了統計方法與基礎數據蒐集上的挑戰。疫情後,全球各國的統計方式正面臨結構性轉型:從問卷調查轉向數位化,但數據品質仍未趕上經濟的複雜變化。 解決方法是什麼? 政府需要撥更多資金強化數據收集。鼓勵統計部門與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大數據提升預測精準度。確保數據透明化,並建立錯誤責任追究機制。 數據的可信度直接影響政策制定者、企業與投資人的決策。2025年這麼多不確定因素,大家更需要的是信心,而不是「過度美化的樂觀數字」。 二、歐洲的挑戰:巴黎聖母院的光輝與政治的陰影 12月7日,巴黎聖母院經過5年修復,斥資7億歐元重新開放,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法國總統馬克宏借此機會展現領袖風采。然而僅僅三天後,法國國會以331票的不信任投票推翻了米歇爾政府,顯示法國政壇動盪不安。這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整個歐洲的縮影。 歐洲的根本問題在於:選民不願面對經濟現實。 美國與亞洲的產業競爭加劇,但歐洲多數國家無法削減福利支出,導致財政惡化。以法國為例,其財政赤字已超過GDP的6%,預計2025年經濟成長率僅1.7%。更諷刺的是,希臘的國債利率已低於法國,這意味著市場對法國政府的信任正快速下降。 法德作為歐盟的核心引擎,卻同時陷入政治與經濟危機: 法國:政治極端化阻礙改革。德國:經濟引擎熄火,總理朔爾茨面對內外困局。 當川普即將上台,他的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成為歐洲的威脅。上週川普公開表示要對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加徵關稅,歐洲自然不會倖免。川普曾形容「關稅是最美的詞彙」,這句話可能預示著更多挑戰。 歐洲的出路在哪裡? 軟硬兼施的談判策略:如布魯塞爾增加購買美國天然氣、農產品與軍事設備,以換取貿易讓步。推進雙邊協議:川普偏好雙邊協商,歐盟應迅速與美國重啟談判。做好反擊準備:如若美國加徵關稅,歐洲需祭出對等措施,保護自身利益。 總結:面對充滿挑戰的2025 2025年將是多事之秋,台灣與歐洲皆是如此。 台灣需要更謹慎地看待官方數據的可信度,避免陷入「樂觀誤區」。歐洲則需在內外困局中,尋求突破口。無論是數據預測還是貿易談判,信心與智慧將成為關鍵。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5 分鐘
  6. 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判斷,減少偏誤帶來的有害影響《雜訊》| 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22

    12月5日

    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判斷,減少偏誤帶來的有害影響《雜訊》| 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22

    在本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介紹了丹尼爾·康納曼等人合著的《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郝哥從丹尼爾·康納曼的成就與背景出發,說明這位心理學家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如何以心理學視角挑戰傳統經濟學對「人類理性」的假設。 他提到康納曼的前作《快思慢想》對心理偏誤的深刻分析,以及《雜訊》作為對此主題的延伸探索。 心理偏誤與雜訊的區別 郝哥借助射擊靶心的比喻,形象解釋偏誤與雜訊的概念:偏誤是子彈集中但偏離靶心,而雜訊是子彈散落靶面,毫無規律。他進一步指出偏誤和雜訊可能同時存在,導致判斷結果既有系統性錯誤,也有隨機性差異。 雜訊的實例與影響 郝哥分享了一個研究案例,顯示保險業務員針對同一客戶的核保報價,誤差竟高達50%,大大超出主管們原先5-10%的預測。這表明雜訊在各類判斷中普遍存在,並對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巨大影響。他以法官為例,指出能力差異、心態偏見和生理狀態如何分別影響判決,造成同案異判的現象。 例如,法官在心情好壞或用餐前後的判決結果可能截然不同,這也反映了人類判斷的不一致性。 減少偏誤與雜訊的方法 郝哥提出「便利貼法」作為有效的討論工具,通過匿名記錄意見,避免從眾效應的幹擾。此外,他進一步講解了書中提出的「決策保健」概念,強調通過明確目標、標準化流程和數據驅動決策,來減少決策過程中的雜訊。 例如,通過定義清晰的評估標準,可避免模棱兩可的描述帶來的理解偏差;利用統計思維對類似案例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幫助決策更加科學。 生活中的決策保健 郝哥以「洗手」降低手術和接生死亡率的歷史例子,說明即使無法完全了解問題根源,只要采取正確的保健措施,就能顯著改善結果。他建議在決策時借助客觀標準,避免因個體差異或情緒波動造成的判斷失準。 例如,他批評缺乏數據支持的「有人說」論斷,強調決策應基於全面的數據和事實,而非單一主觀意見。 最後,《雜訊》與《快思慢想》相輔相成,有助於深入理解人類行為模式和判斷缺陷。聽眾在學習與工作中,可以主動反思自己的偏見與雜訊,並採用書中提供的方法來優化決策流程,進而提升判斷準確性與效率。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1 分鐘
  7. 川普終於任命了新的財政部長,恐慌真的解除了?COP29 落幕,全球領導人態度大不如前,怎麼辦?|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EP211

    12月3日

    川普終於任命了新的財政部長,恐慌真的解除了?COP29 落幕,全球領導人態度大不如前,怎麼辦?|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EP211

    一, 隨著川普就任任期的逼近,新一屆美國政府的畫像也越來越清晰。 11月22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宣布,提名資產管理公司Key Square Group創辦人、避險基金富豪Scott Bessent擔任財政部長;消息傳出後的首個交易日,美股4大指數收漲,市場解讀貝森特是個可靠的選擇。 不過,三天後的11月25日,川普也宣布,他上任第一天就會發布命令,對所有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百分之十關稅;墨西哥與加拿大進口美國的所有商品則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 這兩國的貨幣兌美元匯率當然暴跌。在亞洲股票市場,容易成為貿易戰目標的汽車和半導體相關股票明顯下跌。川普全年無休的隨意發言導致市場混亂——投資人禁不住回想起川普第一次執政時期的痛苦記憶。   但在債券市場上,投資者的情緒波動並不明顯。債券投資者「的安心因素」應該是Scott Bessent的被提名為財政部長。投資人期待貝森特能夠理解華爾街所擔憂的因財政肆意擴張而導致利率上升等情況,並起到一定的遏製作用。 我們怎麼看待川普財經內閣的底定?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二, 11月24日,經過兩周的激烈談判,來自近200個國家的談判代表終於在巴庫(Baku)舉行的COP29氣候峰會上,投票通過了一項協議,同意在2035年前,發達國家每年提供至少3,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美國總統拜登祝賀COP29參與者達成了“一項歷史性協議”。該協議將有助於調動所需資金。拜登同時也謹慎表示,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儘管一些與會代表在COP29全體會議廳里為該協議的達成起立鼓掌,但還有一些國家的代表則批評富裕國家沒有採取更多行動,同時也批評峰會的東道主亞塞拜然倉促地通過了這項有爭議的計劃。 確實這一屆的氣候峰會受到的關注度大不如前,可是全球極端氣候卻是愈演愈烈,我們怎麼解讀COP29 以及未來的全球ESG議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 分鐘
  8. 擺脫困局,超越勝敗情緒的人生觀點《突圍思考》| 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21

    11月28日

    擺脫困局,超越勝敗情緒的人生觀點《突圍思考》| 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21

    在本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介紹了曹薰鉉的《突圍思考》,這本書的核心在於如何從圍棋的哲學中學習突圍的思維方式。曹薰鉉是韓國圍棋界的傳奇人物,透過他書中的經歷,可以學習到如何以思考和意志突破人生中的各種困境。 郝哥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深刻啟發,認為這本書不僅僅是圍棋愛好者的傳記,更是給予生活哲理的智慧之書。他將書中的觀點與自己熟知的稻盛和夫《思考之道》、柯維的《與成功有約》等書籍相提並論,認為思考模式直接影響我們的人生軌跡。 郝哥提到圍棋與AI的話題,從AI對圍棋高手的挑戰延伸到思考的本質。他的好友周俊勳指出,第一代AI透過大量棋譜的學習應對人類,而第二代AI則僅需了解規則,依靠算力和思維推理。這讓郝哥聯想到,人類的目標不應是戰勝AI,而是善用AI,將其作為幫助我們突破局限的工具,就像汽車讓我們行動更快捷一樣,AI可以作為訓練的導師,使人類進一步成長。 郝哥進而分析曹薰鉉書中的四種突圍思考模式。 首先是突破規則,郝哥指出曹薰鉉從小打破圍棋的傳統框架,不按棋譜行事,他的圍棋風格被形容為一匹「脫韁的小馬」。這種不拘於形式的風格讓他在年幼時便顯露出非凡的天賦。後來,在面對日本棋士的精湛棋藝時,曹薰鉉意識到自己需要強化基本功,因此重新學習傳統棋譜,但隨著技術進步,他再次回歸創新,自成一派。郝哥引用鄭板橋的經歷來佐證,只有擺脫臨摹和框架,才能找到自己的流派和風格,這就是真正的創新。 第二是突破低谷,曹薰鉉曾被自己一手培養的徒弟李昌鎬擊敗,失去多個棋王頭銜,陷入低潮。然而,他在失敗後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因為不再有失去的恐懼,反而更專注於重新出發的勇氣。郝哥認為這種心態就像圍棋的「覆盤」一樣,讓人不斷地反思調整,以超越自身情緒為目標,進而成長。他提到自己女兒學習國標舞的例子,說明持續參加比賽、習慣輸贏後,便能淡然面對勝敗,真正強者是在每一次挑戰中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第三是突破局限,圍棋的本質在於擴張領土,而要擴展自己的可能性就不能受限於「只能這樣」的想法。郝哥引用他常說的一句話:「悲觀的永遠正確,樂觀的永遠前行。」這種樂觀進取的態度,是突破局限的重要條件。他還以曹薰鉉在日本與韓國兩地的經歷為例,曹薰鉉發現兩地的圍棋文化大不相同,從而學會在不同環境中隨遇而安。郝哥認為這提醒我們,對於不滿的現狀,應先改變自身的主觀認知,並擁抱此時此刻。 最後是突破執著。圍棋作為一個需要耐心和戰略的遊戲,讓曹薰鉉學會了放下對勝負的執著,以平常心應對挑戰。郝哥引用曹薰鉉老師的教誨,說明圍棋並無標準答案,棋士須自己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這與他之前提到的「流派」概念相呼應,真正的強者不僅在於技術,也在於對自我成長的堅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1 分鐘

評分與評論

5
(滿分 5 分)
2 則評分

關於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可能也會喜歡

如要聆聽兒童不宜的單集,請登入。

隨時掌握此節目的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關注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消息。

請選擇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

美國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