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咖走進『文學四季』

趨勢教育基金會

藝文咖走進『文學四季』

  1. 04/10/2021

    胡衍南x陳怡蓁|翻轉《金瓶梅》,關於人性與生存的奇書

    被列為中國四大奇書的《金瓶梅》常無法擺脫情色的負面標章,透過衍南老師的解說,將翻轉大眾對此書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它對中國文學史的推進可是演化扮演了相當關鍵地位。《金瓶梅》的故事衍生自《水滸傳》,作者稍微改動下,讓原本該死在武松刀下的姦夫西門慶,搖身一變成為妻妾成群的爆發商人。而書名則取自他身邊的三位女性: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如果單看表面,或許有極大篇幅都在寫情愛歡愉,不過衍南老師提醒,讀作品要讀到角色心裡的細節。西門慶不只活在十五、六世紀的明代,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中西方,他就是一個瞬間致富的人,為了維繫政治實力與財富產生種種迷失與不安全感,他透過追逐聲色犬馬來證明自己的成功,這就是西門慶的心理。而他的妻妾們如《甄嬛傳》一樣耍心機,爭寵愛,重點不在歡愉,而是人的生存意識。 有別於過去強調劇情轉折勝於人物的文學傳統,《金瓶梅》難得可貴的在現實生活中取材,沒有特意怪奇的情節,就此開啟小說的新方向,從此後才慢慢出現栩栩如生的小說人物性格與身歷其境的環境細節。如果重讀對比《水滸傳》和《金瓶梅》,看看潘金蓮與西門慶,會發現他們在《金瓶梅》中成為有血有肉,擁有真正感情與內在的人。 推薦閱讀:《金瓶梅》

    42 分鐘
  2. 12/09/2021

    胡衍南x陳怡蓁|《水滸傳》也許沒那麼俠義

    殺人啦!今天文學四季來談《水滸傳》這部明清小說,聽說女孩兒們特別讀不下去,因為小說裡沒有俊男美女,沒有浪漫愛情,從頭到尾似乎就是打打殺殺,讀者不是看得大快人心,就是氣得義憤填膺。為什麼這部小說會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呢?師大國文系教授胡衍南老師從版本、從作者、從文本分分析帶我們用新的眼光來讀這一百零八條英雄好漢的故事。 明清很多章回小說的起源都是先透過民間說書人穿鑿附會為起源,從北宋、南宋再到元代,經過很長的時間慢慢發展、創造,進而連結,經過代代相傳,故事內容特別充滿畫面與轉折,但與三國演義不同的地方是,《水滸傳》裡面只有宋江是宋史裡可見的歷史人物,其他人物並不可考,但不代表他們不是真實的,這些故事角色的原型應是作者取材於真實的革命造反英雄,但這部書的成書目的並不限於某個朝代,而是總體上談論被逼到極端的庶民如何調整對世界的認知,在精神上關於人的命運的思考。 『官逼民反』常是大家對小說所立下的標準定位,但衍南老師提醒,這樣的定位或許是有問題的,試著從作者的態度與佈局去重讀這部小說,有沒有批判皇帝?這些英雄好漢有造反的意思嗎?再想想,所謂俠義精神、劫富濟貧、四海兄弟、快意恩仇,我們對這些價值的推崇有什麼問題? 參考閱讀:《水滸傳》

    37 分鐘

關於

藝文咖走進『文學四季』

你可能也會喜歡